形塑我思想理論體系的三位作家,和他們的書/程天縱
2016年1月30日,我在Facebook上推薦了我喜歡的一些美國經營管理大師、和他們所寫的書;今天,我就從我喜歡的兩位華人作家談起。
馮馮
馮馮是作家、翻譯家、畫家、紙藝家、作曲家,本名張志雄;後改名馮培德,字士雄,自稱馮馮,人稱馮馮居士。父親為烏克蘭軍官,母親則是廣西壯族人,1935年出生於廣州市,童年生涯顛沛流離,一切憑著自力更生在香港與台灣兩地成長,兼信佛教和天主教;2007年在台北因胰腺癌去世。
在1964年以小說「微曦四部曲」轟動一時,並榮獲第一屆全國十大傑出青年獎;皇冠出版創辦人平鑫濤推崇馮馮為「天才、奇才、鬼才」。馮馮一生神秘而傳奇,連最早出版他作品的平鑫濤都只知他叫「馮馮」,不知全名叫馮士雄。
1964年,我小學六年級,《微曦四部曲》是我最喜歡、而且讀了一遍又一遍的小說;每次重新閱讀都沉浸在故事情節裡,書中的歷史背景和主角的境遇令我心情激動,淚濕眼眶。
這套書就是馮馮的自傳,從他出生到1964年所經過的顛沛流離故事;書中所敘述的歷史背景包含了國共戰爭、國民黨播遷來台、1950年代台灣的經濟疲軟、台北的窮困生活的真實景象。
由於我出生在台北西門町的婦幼醫院,自小在西門町長大,小學唸的是西門國小,所以書中的場景,像是新公園的博物館、西門町街頭、紅樓、淡水河的水門、艋舺等等地方,都是我兒時的回憶;因此我特別有感觸,每個章節都令我幼小的心靈悸動不已。
這套書就是大歷史中的小片段,標題依序名為寒夜、鬱雲、狂飆、微曦,從冰冷流動到躁進平和的四部曲;小說長度約百萬字,是我花了很長時間一再閱讀的長篇。
黃仁宇
黃仁宇1918年生於湖南長沙,2000年1月8日病逝於紐約上州的醫院中,享年82歲。他是美籍華人,但曾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國共內戰期間的國軍擔任軍官;後赴美求學,獲取密歇根大學歷史博士學位,以歷史學家、中國歷史明史專家,「大歷史觀」的倡導者之名而為世人所知。著有《萬曆十五年》、《中國大歷史》、《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等暢銷書。
黃仁宇提出「歷史上長期合理性」(long-term rationality of history)、「數字上管理」(mathematically manageable)等概念,強調技術,以實證主義從技術角度談論歷史,避免產生基於意識形態的爭執。
這種觀念被稱為大歷史觀(macro-history),與英美常用的微觀剖析歷史方法不同;強調不透過對歷史人物生涯探究、或是單一歷史事件分析來研究歷史,而是透過對當時歷史社會整體面貌分析進行歷史研究,以掌握歷史社會結構的特點。
自從1964年小學六年級時讀了《微曦四部曲》之後,引起了我對於歷史人物傳記小說的興趣;在這些小說裡,可以感覺到歷史的片段,宛如用放大鏡在檢驗過去的時空,也彷彿穿越劇?的情節,可以沈浸於歷史的時光裡。
等到1990年,我讀到了黃仁宇1989年出版的《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這本書,才瞭解到「大歷史觀」的理論;於是又仔細研讀了黃仁宇的成名之作──1982年出版的《萬曆十五年》和1988年出版的《中國大歷史》。
《萬曆十五年》這本書融會了他數十年人生經歷與治學體會,首次用「大歷史觀」分析明代社會之癥結,觀察現代中國之來路,給人啓發良多;英文原本推出後,被美國多所大學採用為教科書,並兩次獲得美國書卷獎歷史類好書的提名。
至於《中國大歷史》是黃仁宇體現其「大歷史觀」的一部專著,它旁引了不少研究內容,分析中國歷朝發展的問題,從歐洲的歷史,以至經濟學都有利用。
此書內容和背後的理念,跟傳統的中國史家很不同;傳統的中國史家都傾向於斷代史研究,但黃仁宇卻是以勘破時代與時代間相互關係,剖析中國歷朝社會體制的演變。
關於此書特點如下:
以「大歷史觀」研究中國歷史:黃仁宇在書中前頁中開宗明義地引言,指出這是按著現代經濟學中「宏觀經濟學」的概念,把歷史分作「大歷史」部分,專門勘破各時代間相互關係。
不以歷史人物善惡作評論:黃仁宇認為歷史從來不是批判善惡的歷史,故他在書中也盡量避免這一點;如他講到武則天一段歷史時便指出,武則天之所以大殺群臣,真正原因是傳統君主集權中只有靠皇帝威權才可駕馭臣下。他又常批評,傳統史家「過於強調道德上的議論而忽視技術上的探討」。
以經濟角度剖析歷史:全書中黃仁宇用了很多篇幅說到經濟,如指中國缺少數目字上管理、唐朝以後沒有有效稅收制度、北宋的商業僅服務文官階級、王安石經濟改革超越了該時代限制。
「大歷史觀」指出,時代之宏觀走向及發展狀況,是由無數社會和物質上各種因素共同堆積起來,歷史舞台上某一「關鍵角色」往往只是一個「角色」,讓任何人來扮演都可以,為眾人所熟知的著名歷史人物只是正好在那個時間踏上舞台,坐上歷史早準備好的空缺「角色」席,歷史人物的作爲也無法超出地理、科技、社會結構等方面的「技術性」條件。
喬治.弗列德曼(George Friedman)
2009年,我偶然看到了喬治.弗列德曼(George Friedman)出版的《未來一百年大預測》(The Next 100 Years: A Forecast for the 21st Century)一書。
作者生於匈牙利,父母親是二次大戰時納粹大屠殺事件的生還者;由於政治因素,弗列德曼在三歲時隨同父母移居美國。他對政治與國際關係議題特別感興趣,在紐約市立大學主修政治科學;隨後取得康乃爾大學的博士學位,畢業後在賓州的迪金森學院(Dickinson College)任職二十餘年。
除了政治科學學者與作家兩個身份之外,弗列德曼也是美國民營智庫機構「戰略預測」(Strategic Forecasting Inc.,簡稱「Stratfor」)的創辦人與總裁,此機構為全球首屈一指的情資收集與預測公司,專門提供企業與各國政府關於全球的政經分析與預測。2001年的Barron’s財經雜誌曾稱它為「影子中央情報局」(the shadow CIA)。
《未來一百年大預測》這本書,是從整體的角度來探討未來的國際體系之變化;為了協助讀者理解這本書,作者採用了地緣政治的觀點。地緣政治這個領域裡面認為,過去幾個世紀以來國際體系的基礎是民族國家;在二十一世紀的世界裡,國際的運作也仍然建立在民族國家這個基礎上,因為當代社會具有高度的複雜性,需要有龐大完備的組織才能因應。
作者認為地理位置決定了國力。就算冰島這個國家擁有最聰明的領袖、最完備的意識形態,也永遠無法主導、塑造整個國際體系;同理,美國的總統就算再笨、文化就算再墮落,但光憑著美國在國際體系當中的重要份量,就可以使美國持續位居決定性的地位。
從以上我所介紹的三位作者和他們的成名作,我總結歸納如下:
馮馮的《微曦四部曲》,描述了大時代大動亂之下的人物故事;我姑且稱它為「小歷史」。小歷史充滿了令人熱淚盈眶、感動人心的力量。
黃仁宇的幾本書強調的是「大歷史觀」;書中讓人感覺到氣勢磅礡,有豁然貫通的感覺。
喬治.弗列德曼的「地緣政治學」觀點,則是以民族國家和地緣位置,來解釋過去一百年的政治和戰爭的起因。
如果說「小歷史」就是一個點,「大歷史觀」就延伸成了一條時間線,加上「地緣政治學」,就構成了一個三度空間的思考模型。運用這個模型總結過去的歷史,加以預測未來,《未來一百年大預測》這本書就充滿了爭議。作者是不是真的像算命的一樣,能夠精準預測未來21世紀一百年將要發生的大事?對我來說,這不重要,也不是我的重點。
重要的是,仔細閱讀完這個幾本書之後,我開始用宏觀的角度和三度空間的思考模型,來觀察和思考產業、人生、職場、管理等等的問題。
如果我的臉書朋友有興趣回顧一下我過去發表過的一些文章,就可以看到許多「大歷史觀」的脈絡。
8/26/2016 發表的:〈台灣半導體產業核心競爭力的轉移和改變〉
8/28/2016 發表的:〈美、日、中電子產業的變革,是台灣未來寶貴的一課〉
3/1/2016 發表的:〈「產品4.0」時代:日本再興起的機會〉
8/15/2016 發表的:〈人生的輸贏,在於自我的價值與實現〉
這些文章都是由於我運用「大歷史觀」回顧我40年的高科技產業專業經理人生涯和經歷,然後總結出來的結論。
我花了這麼長的篇幅來說明思考體系和理論基礎的來源,主要目的有兩個:
鼓勵我的朋友們抽空看看這幾本書。我的收穫非常大,我相信對我的臉書朋友們也會有幫助。
接下來我要寫的幾篇文章,同樣會使用「大歷史觀」來談談政治、宗教、管理等話題;所以用這篇文章事先做個舖墊。各位朋友,且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