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PChome與M17的案例,看台灣資本市場國際化的問題/余宛如
日前網家PChome旗下商店街從台股下市轉赴海外IPO,而M17 Entertainment也遠赴美國IPO儘管匆匆喊停;這都顯示台灣資本市場跟不上「數位新經濟」的腳步。
台灣從新創業者心態、台股結構體質、籌資的能力經驗,都仍與國際市場脫節,存在一段不小的差距,必須急起直追。
「網路家庭PChome商店街」與「M17 Entertainment」都是數位新經濟領域(以下簡稱新經濟)的新創業者;從台灣起步、放眼國際市場,但都苦嚐敗績。
前者遭遇蝦皮購物(Shopee)補貼戰攻勢,資金後援不足,只好棄守台灣資本市場,成為電商類股首個下市案例;後者因不熟悉美國IPO市場,戲劇化喊停引起金融圈議論。
台灣資本市場的問題
從上述兩個案例來看,試問「台灣的資本市場,養不起新經濟新創業者嗎?」,答案恐怕是如此,台灣必須真實面對。
新經濟的特性,是一種「C2B」的商業模式,由消費者主導企業,開發出符合需求的產品,強調的是「用戶體驗」;但消費者對於產品的黏著度和停留周期都很淺碟,仍然以新鮮感第一。
因此,企業必須抱持的創業思維,就是縮短產品的壽命週期,快速的推陳出新;但又要有獨家的商業模式與數位技術,才能滿足消費市場。
另一方面,企業必須在短時間內養出足夠的用戶數量,才能取得市場位置;導致創業初期一定會虧損,但卻能成功衝出市占率。
更重要的是,這樣的新經濟消費市場,不僅是一種「時間戰」,更是一種國際盤的商戰市場。
新經濟的創業家們,需要以更快速的方式取得資金或發債;不只企業的成員要國際化,金主的組成結構必須國際化,以不斷電的方式提供後援,才能打得起這種商戰。
然而,台灣的資本市場結構還是老派的製造業經濟思維,習慣「B2C」的線性硬體製造,與新經濟的軟體服務大相逕庭;而且上市櫃企業的規模仍以中小企業為主,產業分類對新經濟的著墨不多。
投資方無論是法人或一般散戶,偏愛「眼見為憑」的成熟產業,習慣入袋為安;在台灣自家主場自給自足,對風險性投資的承受力有限。此外,台股的資金規模也不夠大;一家新創企業若要在一個月內募得新台幣30億元,恐怕會排擠到其他企業的資金需求。
台股的「三缺」症狀
今年4月,我曾經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對金管會主委顧立雄質詢過台股嚴重的「三缺」老化問題:
缺乏知名企業在台掛牌;
缺乏新創公司;
缺乏軟體服務、AI等新經濟。
若思考PChome的「蝦皮之役」、M17「美國IPO之恥」為台灣上了一堂甚麼寶貴的課,我認為從新創業者心態、台股結構體質、到籌資的能力與經驗,仍然與國際市場脫節。
放引國際資金
對台灣新創業者來說,不管是透過IPO或私募,首要之務是能夠圈住國際性資金,藉由他們登高望遠、借力使力,以便打入國際市場。所以,想打國際盃的新創業者,必須重視與國際資本市場的溝通。
然而,這類國際級投資人多屬法人機構,欣賞「膽大心細」(有創意、有遠見但沉穩謹慎)的企業CEO,偏愛有中長期投資潛力的新企業;他們希望聽到一個好故事(商業模式),但對法遵的要求也一絲不苟,不能便宜行事。
若要幫助新創業者圈住國際性資金,台灣的資本市場一定要國際化;但現在國外資金不願意進來台灣,也使得整個金融業不夠國際化。這樣的惡性循環,不僅讓金融人才流失,也讓發展新經濟的重要金融支柱跛腳。
政府和大企業的角色
對於台灣的資本市場,政府若有決心要發展新經濟,必須改變資本市場封閉、台股的老化問題;透過鬆綁法規,來打造出歡迎獨角獸企業的籌資環境,包括開放「同股不同權」、即使沒有獲利也可以掛牌等,給新創企業更大的自由度。
再者,因為資本市場封閉、台股老化,台灣已經多年沒有吸引國際資金的好標的出現了。政府不妨思考繼續推動國營事業民營化,就像當年中華電信一樣,吸引國際資金、同時扮演母雞帶小雞的角色,結合新創來佈局東南亞國家。
另外,過去政府用租稅各方面的優惠,造就了許多成功的半導體產業;即使到現在,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全球市佔率仍有至少四分之一強。
這些產業的獲利者或是經營者,能不能提供資金佈局下個世代的產業、來支持台灣的新創企業?這也都是國際化新經濟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