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Radiohead被說成「窮人版Coldplay」說起/Monkey Sun
我對於音樂資訊之於網路世界的想法。
如是我聞,這件事情要從幾天前說起。福斯新聞網早上有個談話性節目「Greg Gutfeld Show」,暫且讓我稱它「GG秀」。
他們在後段談到「Radiohead」(一般常被稱為「收音機頭」)這個1980年代末出現、1993年唱出膾炙人口的成名曲「Creep」,到了2017年還是英國極具代表性的樂團(他們對我來說已經不算是搖滾樂團了,這部分容後再說)。
我們先來看看這個片段:
https://youtu.be/TKXhgOx-mo4
當中有個藝名Kat Timpf的搞笑藝人Katherine Clare Timpf ,說收音機頭這個樂團的音樂只是「只是一直該該叫、做了一堆嗡嗡嗡叫的電話鈴聲」,然後說人家看起來營養不良,但她還是一直很愛收音機頭。
接下來主持人Greg Gutfeld補了一刀很大刀:
你知道嗎。收音機頭是個好樂團,但他全部都是偷Coldplay的;收音機頭根本就是「窮人版的Coldplay」。
啊?完全搞錯了吧?
後面這件事情大條了,難道他們不知道,收音機頭出道的時候Coldplay還不知道在哪裡嗎?
按照Discogs上面的資料,Coldplay在1998年成軍,但收音機頭1986年就已經出道,一直到現在整整31年,團員從來沒有換過,而且收音機頭唱Creep是1992年的事情。
對於我這種樂迷來說,這輩子沒見過有那麼大的電視台新聞主持人說出這樣子顛倒是非的狀況。
如果網路上的音樂資訊在傳遞中發生了誤導,那連鎖反應會是極其強烈。
我大概解釋一下,為什麼我對這件事情反應會這麼大。
當初聽到Radiohead是高中時代,那時英搖剛崛起,但Radiohead不屬於Brit-Pop那一掛,反而是有種Emo(容我在這裡用中文解釋成「廢文青」,但比廢文青還廢接近魯蛇的狀態)的味道,那時我挺愛這種感覺的。
結果Coldplay出現了,我那時一聽就覺得,根本是循Radiohead模式出道啊,而且還是同一家Parlophone公司發行的。
所以很抱歉,當時Coldplay因為編曲太「流行」,導致被那時太憤青的我打入冷宮,到現在還沒有機會翻身。重點是,為什麼那麼明顯的例子,在17年後的今日,還是會出現這種莫名其妙的資訊傳遞?
先不多說,各位來聽聽收音機頭的成名曲「Creep」:
https://youtu.be/XFkzRNyygfk
然後來聽聽Coldplay成名曲「Yellow」:
https://youtu.be/yKNxeF4KMsY
然後再用YouTube粗略比較一下觀看次數:
有太多太多的音樂專輯和音樂作品,是完全沒有出現在網路上的;就算有,很多也是殘缺不全的,甚至在網路上的資訊是被錯置的。
用YouTube的數據來看,Radiohead這首成名曲Creep被播放的次數,超過Coldplay成名曲Yellow將近4,700萬次。
對的,你沒看錯,Creep從有YouTube以來,已經被播放了兩億四千六百二十三萬六千多次,再怎樣Coldplay也是要叫一聲學長好。
媒體和網路服務不該提供誤導訊息
但現在的媒體並沒有做到該做的事情,讓一堆幾乎不熟悉這些領域的人,在大眾媒體上作出評論、或者是提供錯誤的訊息;我在之前的〈21世紀的實體唱片行該不該死〉一文中,就提出過Apple Music音樂資料庫錯誤百出這件事情。
而現在GG秀主持人說「收音機頭偷Coldplay音樂」這件新聞,更顯示出如果樂迷沒有去挖掘真實的資訊,接下來的年輕世代、甚至我們周遭的朋友們,都會被這些媒體或者網路訊息誤導,而導致資訊傳遞越來越錯誤。
對我來說,這是難以想像的狀態。我無法想像過了幾年之後,有人當著我的面跟我說「Radiohead都是抄襲Coldplay」時,我的反應會是怎樣。
那我們這些愛聽音樂的樂迷該怎麼辦?
來說說聽另類搖滾和電子音樂的經驗
我高中時英文不好,當然現在也沒有多好,但那時為了聽很新的另類音樂,從台灣訂了一份1978年創刊、叫做《CMJ》(全名College Media Journal)的美國大學音樂排行榜雜誌。
這份月刊後來在1982年改名為《CMJ New Music Report》。為什麼我會訂《CMJ》不訂更「主流」的《Rolling Stone》或者《NME》呢?這是因為《CMJ》當時只賣285元新台幣,後來漲價也不過330元。
但重點是,它每期都有附上一張CD,其中是當期雜誌選出他們推薦給樂迷聽的新歌,但並不是排行榜;當然,也多少有點置入行銷打歌的概念。
我從《CMJ》吸取了當時1990年代很多地下另類音樂、以及電子音樂的養分;因為讀者可以邊聽音樂邊看文章,而在聽到有興趣的歌曲時,就可以往下挖掘。
這就回到了前面提到的「挖掘」這件事情:你會瘋狂的跑唱片行,看看你喜歡的專輯有沒有進台灣;你會跑去二手店,看有沒有人釋出你要的專輯。當你買到一張很愛的專輯,打開唱片內頁小冊一首一首聽之餘,就會把所有製作團隊成員瀏覽過一次;久了之後,心中就畫出了一張張樹狀圖。
這樣的「連連看」是一種極大的樂趣。因為你會不斷發現美麗的新世界,而這一張張唱片、以及音樂創作者的資訊都鑲嵌在你腦海中,大部分很難是錯誤的;因為你可以隨時拿出唱片來仔細端詳、聆聽、研究。
但現在的網路世界裡,是即使你想挖,還不一定可以挖到想要的東西,甚至有時候還挖到錯誤的訊息,然後你就被搞混了。
對我來說,我反倒比較相信當時紙本雜誌的音樂資訊,因為如果一本雜誌亂寫、然後出錯,要付出的成本相較於網路媒體是很高的,
不要太相信串流音樂資料庫上面的資訊
以「音樂專輯的出品年代」這件事來舉例:因為有太多音樂專輯經常再版,但網路資料庫卻無法把每個版本都放在網路上供人聆聽比較,所以我們會常常看到某人在1970年代發行的專輯,在網路上卻是2002年的版本。
知道的人會懂,這是2002年remaster過的版本;但年輕世代如果沒有去實際找資料、或者是有足夠的興趣去挖這位音樂創作者的所有作品,可能就會認為這個1970年代的專輯,其實是2002年的創作,那可真的不太好笑。
再舉個例子,比如串流資料庫一直都沒辦法把合輯這個分類分得好,永遠都很難找,永遠被歸類在Compliation或者整個被打散在每個音樂創作的資料庫裡,這樣我倒不如直接去我架上拿唱片出來聽還比較快。
網路上可以找資料,但奇珍異寶還是得自己出門去挖。
有時候,要想辦法利用網路挖掘出更多自己喜歡的音樂,然後出門去晃晃,看看有沒有奇珍異寶;要不然,就會少了好多好多聽音樂的樂趣。
我覺得不只是音樂,文學、藝術、設計作品等等,很多都可以透過網路發現更多美麗新世界,但要有辦法去挖掘。
我現在也透過串流音樂,找到了很多喜歡的音樂新作;但說實在話,網路世界中的東西,你找得到,別人也找得到,有時就不好玩了。但當你手上有一張實體專輯,在網路上怎麼查都查不到資料的時候,那種感覺其實還蠻開心的。
好啦,我虛榮心很重。祝大家都能挖到自己喜歡的音樂寶藏,Pe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