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HQ Trivia」到「17好聰明」給我的啟示/詹太太
如果你是電視族,我該這樣問:「八大GTV綜合台的『17好聰明』柯文哲直播,你看了嗎?」如果是你早就不看電視,那麼我該問,「柯文哲上17直播的問答遊戲,你看了嗎?」
台灣的第一次嘗試
先講電視收視率的部分。
4歲以上(4+)收視群,節目平均收視率是0.29;收視高點時段落在21:15–21:30那一段,達到0.39。但若以節目最後的45分鐘(21:15–22:00)來看,平均收視率達到0.34。
至於25–44歲的收視群,節目平均收視率也是0.29。收視高點時段也落在21:15–21:30的15分鐘那一段,達到0.43;也就是從柯市長結婚紀念日的問答部分,直到到美女吳醫生答題的時段止。
但在21:30–21:45的那一段,整個掉下來到0.23,之後再爬回0.33;但若以節目最後的45分鐘(21:15–2200)來看,平均收視率則達到0.33。
接著再來看數位環境下的收看狀況。
Facebook上的「17好聰明」官方粉絲頁擁有近8千個粉絲。總計該直播影片,自2/24日播映完畢後至2/27日,三天內影片累計觀看數達到2.6萬次。
收視高點落在接近節目後段,也就是「柯市長是否記得結婚紀念日」的橋段。之後就往下滑落,直至收播為止。
[facebook url="https://www.facebook.com/17Qtw/videos/534805400209458/" /]
在YouTube上,17 video頻道有1.3萬訂閱者,這支「柯市長踢館17好聰明」影片觀看次數超過1.5萬次。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YouTube影片是同步放送來自app的影片,所以畫面上也記載了app的同時在線人數與互動對話;所以,我們可以藉此觀察「柯市長踢館17好聰明」在app上的收視情況。
鏡面上顯示,app的收視高點位置跟Facebook很不一樣:它落在六年級美女醫生吳若玄的Q&A處,也就是在51:03秒的時候;同時在線人數(CCU)達到5012人,這是全節目CCU最高點。
直到節目播出滿一小時處,也就是潘懷宗陪審團橋段,CCU就跌破4000,之後繼續往下掉。
至於柯市長在鏡頭前答題橋段的app收視高點,是落在45:01處,也就是柯市長的第10題。在他進場之後、08:40問候「大家好」時,CCU約在3691。這一點距離全節目的收視高點(5012),CCU差了一千多。
[embed]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cyCK1ayXHw[/embed]
以星期六晚上同時段、同性質的節目來說,這個成效是可以的。
若是分析內容與觀眾的行為,可以發現:
「柯市長踢館17好聰明」在YouTube與在Facebook的直播鏡面很不一樣。YouTube直接導入app的直播影片,所以鏡面上就可以看到觀眾在聊天室的互動留言;觀眾若是在YouTube上收看,也可以看到app的粉絲互動留言,這個做法是很棒的選擇。因為它克服了YouTube直播聊天室的一大弱點:當直播影片結束變成VOD時,聊天室的對話就會被遮蔽,不再出現於影片頁上;直播結束後,觀眾也就無法重溫直播時的聊天室內容,只有影片下方的留言會存在。所以,製作單位在YouTube上導入app的影片,的確是很聰明的作法;它可以補強YouTube聊天室的缺點:像是互動效能差、直播聊天室精彩互動無法重溫之類的遺憾。
在Facebook上,直播影片的鏡面就比較乾淨,觀眾看不到app聊天室上的對話小字這些東西;觀眾還是可以在FB直播影片下方留言互動,且留言會被保留,所以觀眾互動行為不受影響。但影片留言數三百多則,顯然與app鏡面上不斷刷屏的熱絡程度相去甚遠。那是當然的,因為在Facebook上不能答題搶獎金,只能觀戰、或是隨便說三道四,那與一眾參與者熱烈互動的情況是大不相同的。
若是以電視收視高點的廣告破口,對照「17好聰明」app的CCU來看,電視收看的行為路徑(21:15–21:30足15分鐘收視高點)與「17好聰明」app的收視行為(CCU從4377到5103,再到4446),兩者是相對吻合的。
事實上,「17好聰明」未演先轟動,製作單位強調節目的犀利之處有很多;讀者們可以參考二月初的新聞稿,在此不多贅述。
回顧這種「遊戲節目」(Game show),尤其是益智問答,早已行之有年。像是英國,細數不同年份的「益智問答」電視節目更大約有一百個,但壽命不一。
早期的英美長壽案例
例如英國ITV(獨立電視台)有個叫做「The Chase」的節目就很犀利,主持人Bradley Walsh更是著名的英國電視明星;他比較為台灣觀眾所熟知的角色,應該就是在「Law & Order UK」中飾演的蘇格蘭場警探。
他的另一個知名角色,則是長壽連續肥皂劇(也算是英國的鄉土劇)「加冕街」裡的配角歐吉桑Danny Baldwin。
這檔犀利的「The Chase」,每期有四位參賽者,和另外幾枚競猜王(被稱為Chasers)同台對抗;後來這個節目有了中國版:2014年7月在江西衛視首播的「挑戰文化名人」。
其實ITV還有一個更長壽的問答遊戲,從1998年開播,一直到2014年才結束,那就是「Who Wants to be a Millionaire」(誰想成為億萬富翁)。
它的梗很簡單,就是靠著贏取益智問答來過關斬將,然後衛冕取得高額獎金;它啟發了很多後來的益智節目,包括台灣的「百萬小學堂」。
益智問答節目的歷史,更可以追溯到1976年美國ABC電視台的「Family Feud」(家庭大戰):由兩支各五名家庭成員組成的隊伍進行問答挑戰,最後衛冕者贏取獎金。
有趣的是,在所謂的「新媒體工具」出現之前,益智問答這種節目梗,在過去幾十年來似乎都沒啥變化:單人一對一挑戰、二對二雙打、家族對打、又或者各種各樣排列組合的捉對廝殺。
「HQ Trivia」的崛起
一直到後來,一個叫做「HQ Trivia」的益智問答app在2017年8月出現之後,事情就有了驚人的爆點。
「HQ Trivia」是一個問答遊戲直播app產品;每天在固定時間直播,每天兩場:台灣時間每天早上10點、凌晨4點;每次15分鐘,準時開播。
觀眾如果錯過開播時間,就只能壁上觀戰,不能參賽作答。它與所有社交媒體一樣,都會在開始前推播,通知用戶參賽;觀眾必須立刻打開app等待召集,不然很快就錯過第一題了。
直播問答的每一題都是選擇題,但每一題必須在十秒內完成作答。所以,瞎猜答案也不能猶豫太久,但只要一答錯就淘汰GG。而它的考題其實也沒啥特別,就是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各種常識問答。
我自己下去玩過,有一陣子簡直是玩到令人瘋狂。早上十點正是上班時間,我就躲在有良好收訊的女廁格裡偷玩一局;經常是緊張到腎上腺素飆高,興奮的讓我整個人都醒過來了。
紀錄中我最厲害的一次,是一路戰鬥直到最後三人之一,後來就落敗了;然後我再也沒有打破這個紀錄,直到我刪除這個app為止。(笑)
我相信,正是因為這樣的快節奏、以及高度集中的吸引力,抓住了不少用戶:2017年12月,它在app store總榜上排名27、遊戲類別排名第7。
長期追蹤HQ發展的分析師Jap Kapoor的資料指出:2018年1月7日,「HQ Trivia」已經突破百萬活躍用戶、1月21日繼續攀升到180萬活躍用戶。他在回答版友留言時認為,它目前應該還沒有實現成功獲利,獎金來源應該也是依靠投資人提供的資金。
[embed]https://twitter.com/JayKapoorNYC/status/967970735456247808[/embed]
但值得注意的是,活躍用戶在2月4日達到190萬之後就出現疲態,連續20天無法突破,進入平原期。依照之前以放送獎金吸客的方式,在去年12月下了兩次都很管用;但2月底這一波顯然效用有限。
按照Jap Kapoor及版友們的觀察,2月份無法成功推進的原因,可能與美國版/英國版的技術問題有關,再加上有幾個題目的設計,疑似出現「文化冒犯」,導致玩家反彈。
也就是說,拿捏問題的技巧、直播品質、以及app運行技術順暢度,都是內容設計的核心關鍵。
「app互動+電視節目」的獲利模式
我知道大家最核心的關注點是「獲利模式」。我的想法是:獲利來源除了在節目倒數開始前、以及每回合開始前可以塞入的廣告時段之外,還有就是廣告主提供的內容,可以透過問答常識的方式包裝進去。
我想,這次柯文哲市長在「17好聰明」的露面,就是一個絕佳的案例:台北燈會、以及柯市長連任造勢,這些行銷點經過製作團隊的妙手,全都變成了「益智問答」的內容。
「課金續命」販售虛寶增加製作單位收益,雖是一條獲利之路,但我認為這未必適合;因為,整個節目的設計重點是產生「自然黏著度」,這也包括玩家的自然參與和自然淘汰。
有業界前輩甚至認為,這樣的遊戲場景其實有點像「運動彩票」;所以說,「課金」在這個場景並不適合,而且會讓遊戲行為變得複雜。
新的互動組合
「17好聰明」的柯市長特輯,當然也不是走「HQ Trivia」或其他問答節目那樣的節奏。整個過程中,主持人每問一個問題就與柯市長聊幾句,將整段節目撐到90分鐘。
這樣的操作模式與強調「緊張、刺激、綜藝」的問答遊戲特徵相去甚遠;但這一次「電視綁app」、線上與線下相互連結的雛形已經出現了。
我也相信,之後會有更多電視台或平台會跟進這樣的節目;因為它不貴,而且主流平台和電視台也早就擁有自己的app。
要在既有的app內再架上「問答直播」的功能,複雜度可小可大,但各方成本還是在可控制範圍內的;唯一要注意的,若是一夕爆紅,這網路後端的頻寬等費用,燒起來恐怕很驚人。
未來的發展可能
但我更期待知道的是,之後的節目內容與來賓,若不是像柯市長這樣有話題性的超級意見領袖,整個節目又會是什麼樣子?
說到這裡,我又想起2013年因為收視率不佳而無預警停播的「百萬小學堂」;今天多了數位工具加入,其實它早該復活,變成孩子與父母運用數位工具的「Family Feud」。
但無論是新媒圈或電視圈,「17好聰明」的確給台灣電視圈帶來震撼:這一次,它的確做到了台灣第一。
這是台灣電視圈第一個線上線下串連的互動節目。但接下來,如果今年無法1. 把舊時代的收視行為連結到新時代的收視行為,或是2. 把新的收視方式帶進舊的收視族群,台灣電視圈的轉變,恐怕就會更加辛苦。
因為,新的社群互動技術,從來不等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