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口袋到腦袋,行動設備的典範轉移/傅瑞德
先是「iPhone 6C」,現在是「iPhone 5se」,稱呼越來越多、號稱真憑實據的流出消息也越來越多,總之就是一部4吋螢幕、iPhone 5尺寸、iPhone 6線條、理論上比旗艦機種便宜些的小螢幕機種。
或許這樣的機種有其市場考量,但說真的,以我的立場不能去猜測它是不是真的;但即使真的有,除非價格相當驚人(例如台幣萬元以下),否則它在旗艦機還賣得動的第一線和第二線(Tier 1/2)市場應該不會成為主流。
(告訴我,您在路上看過幾部彩色版iPhone 5C?)
或者換個方式說,這個機種不是不好,而是作為一個商業策略下的武器,在創新方面應該不會有太令人意外的表現、有些可以拿出來談的USP(獨特賣點)也多半是在行銷語言和設計風格方面。
而我比較想看到的,是手機(即使不是iPhone,也可以是他牌手機或平板)在改變整個運算環境上所扮演的角色。
舉例來說,有人認為iPad Pro的A9X處理器在效能上已經超過低階Intel Core M處理器,那麼或許蘋果會推出使用A9X(或更高等級同系列處理器)的筆電;這一點我在〈蘋果會做「比較快」的Ax處理器筆電嗎?〉一文中已經表示疑問,但如果不是筆電呢?
在前幾天的〈行動設備生態系的興起,與PC的終結〉這篇文章中,作者Benedict Evans花了很多篇幅說明,下個世代的工作機已經不是用「有沒有鍵盤」、「系統有沒有視窗」來區分,而是看工作型態、以及需要的螢幕大小而定。
由於許多一般性的工作如文書處理、試算表,甚至電腦輔助設計和影片剪接,現在都可以在瀏覽器中進行,而電子郵件、遊戲、讀書、新聞等等更早就已經搬上網的用途,更是不在話下。
所以,如果下一代的iPhone或其他類似產品,可以在接上藍牙無線鍵盤滑鼠(已經可以了)、再接上螢幕(現在也可以透過Apple TV或ChromeCast做到,只要改為支援一般電腦螢幕比例即可)之後,成為一般用途的「桌上型」電腦。
也就是說,這些用法目前都已經可以間接做到,但還沒有整合(或是最佳化)到一個「原廠正式支援」的形態;以iOS來說,只要:
同時支援觸控和滑鼠游標;
系統支援可變螢幕解析度(目前一般市售顯示器的解析度大多比iPhone/iPad解析度低,所以應該是推得動的);
加上一個兼具立架、供電、額外Lightning接口功能,或許再提供HDMI視訊轉接介面的擴充座。
以您目前在手機/平板上常做的事情(例如瀏覽網頁)而言,如果同樣的效能換到這樣的「手機電腦」上,您覺得可以接受嗎?
如果您已經把很多系統工作(例如儲存檔案)轉移到iCloud、Dropbox、或是Google Drive這類的雲端服務上,而且電腦上只裝了128G容量的SSD磁碟但還夠用,那麼這樣的轉換對您應該就不是問題才對。
事實上,Google先前(應該說是「先前」嗎?)推出的Chromebook筆電就是這樣的概念,但並不是相當成功;原因可能是:
筆電構型: 我們對於「筆電構型」的電腦都會有些預設的期望,像是CPU在什麼等級以上、記憶體最好有4G、磁碟最少要128G等等,而Chromebook雖然比較便宜,但難以突破「規格在門檻以下」的心理障礙。
系統不熟: Chromebook使用的ChromeOS作業系統不如其他系統普及、也相對缺乏大量使用者的實用驗證;例如在中文環境中,一般用戶如果對內建輸入法不熟悉,要另外安裝順手的輸入法就不見得容易。
原生軟體不多: 相對於已經相當成熟的iOS或Android系統app商店,ChromeOS的選擇就顯得比較少一些。
換個方式說,這樣的規格在現在的筆電市場就顯得有點小遜(Acer Chromebook):
處理器:Tegra K1 CD570M-A1 Cortex-A15
記憶體:4G
硬碟:32GB
螢幕:13.3吋
……甚至快要比你的手機或平板還差一點(價格可能也不一樣就是)。
這裡並不是要說Chromebook有多差,究竟是不同成本、思維、售價之下的產品。重點在於,如果你的手機某些規格已經比它好、軟體比它多,而且系統介面、檔案管理(非階層式檔案系統,或者說根本看不到檔案系統)、輸入法等方面也已經習慣(雖然改到實體鍵盤上可能需要重新學習一下,但至少你已經懂它的選字邏輯);而且如前所述,連結外接設備實際上已經可以做到,那麼它為什麼不可以是你的「工作機」?
「為什麼不可以」有很多理由,有一些是自我調適的問題、有一些是廠商希不希望你這樣做的問題;如果未來的創新方向、以及工作型態隨著設備進化(或是反過來)都已經往這個方向走,廠商又何必拘泥於現有賣「傳統電腦」的利益而在趨勢中落後?
這裡舉幾個例子,都是廠商在往這個方向探索的嘗試:
經營Ubuntu Linux的Canonical公司,採用西班牙BQ公司製造的Aquaris M10平板電腦(10.1吋螢幕、16G容量、2G記憶體,算是普通的平板規格)加上行動版Ubuntu系統;在接上外接螢幕等周邊設備時,系統會自動在行動模式和桌面模式之間切換。
目前這款產品只在歐洲銷售。雖然Ubuntu系統相當成熟、在硬派用戶之中也有相當高的支持度,但在主流商業市場還是得面對先前提到Chromebook的三個問題(尤其是系統和原生軟體),所以前途還有待觀察。
在前一篇〈微軟 Surface 年銷 600 萬部的觀察〉的結論中,我們也提到:
微軟除了在不計較數量、暫且安於「當季營業額提高29%」的成績之外,是把重點放在透過Surface(包括Surface 4平板和Surface Book變形筆電)主導改變未來行動電腦的趨勢上。
也就是說,除了堅守「與桌上型電腦相同的Windows 10體驗」之外,微軟幾乎不在休閒用途方面和iOS或Android直接競爭,而是直接跳級攻略小型Windows筆電的市場。
這點很難在短期之內收效,但有助於微軟取得下一代行動電腦「轉型融合」時的主導權。
就目前的發展來看,iPad Pro方面除了精緻的觸控筆、以及直接和機身連線傳輸訊號(非藍牙)的摺疊鍵盤之外,系統本身還看不出針對「桌面化」(暫時這樣形容)所做的改變。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隨著iPad Pro和觸控筆組合的出現,有不少令人驚豔的新應用方式出現,例如Shapr3D:
[embed]https://youtu.be/JPvsK2WEY34[/embed]
……而這類的「工作」型態,又是跟微軟稍微不同的發展方向。
而說了這麼多,這也是我自己在下一次、或是再下一次iOS/iPhone/iPad改版時希望看到的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雖然我不太喜歡用這個已經有點浮濫的詞,但好像暫時找不到其他更適當的說法),而不是在「iPhone 5的頭接iPhone 6的腳」這類瑣碎的市場策略設計上打轉。
我沒說4吋iPhone不重要或沒必要或一定賣不掉(其實這是完全不同層面的問題),只是我期待更深層而基本、甚至可能改變未來工作風貌的創新。
如同Canonical公司執行長Jane Silber針對「工作平板」這方面所說的:
我們和微軟英雄所見略同;他們對於未來個人電腦領域的期待,跟我們相當類似……。我們在某方面當然是彼此競爭,但這樣的競爭也讓我們更加確信,未來是有機會的。
重點在最後兩句:新領域中的競爭越激烈,代表機會越大(當然也可能代表大家都走錯路),但看來行動設備和包括筆電在內的傳統電腦之間,彼此轉換和聚合(而不全然是誰取代誰)的時機已經逐漸成熟,而這個轉變也將會牽動穿戴式設備、物聯網、行動網路等平行發展趨勢之間的布局。
我在前幾天〈微軟為什麼要把資料中心搬到海裡?〉這篇文章的結尾時開了一個玩笑:
到了那個時代,我們還會需要「資料中心」嗎?還是我們就生活在由每個人口袋裡的處理器組成的「母體」之中?
現在回想起來,說不定還真不是開玩笑。
參考閱讀
https://tuna.press/?p=3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