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創業了嗎?這裡是一些創業前該有的準備:下篇/CP
本文繼前篇提到的品牌設定、產品開發等事項之外,繼續提出了商業模式構思,以及家庭、心理、體力等各方面往往被創業者忽略的細節,更以母親和職業婦女的觀點來看創業這件事;最後介紹了一些有價值的參考書籍供大家參考。
歡迎讀者先參閱本文前篇:
https://tuna.press/?p=970
回想還沒有開始創業的時候,曾經興致勃勃去買了好幾本創業書來看;什麼開店前的準備啦、創業規劃等等(書名都忘了),結果一本都沒看。
憑著我是電子商務重度使用者,就擅自決定要上網賣東西;幸好我有會計師執照,開公司、記帳、庫存管理、開發票、申報營業稅、發薪水、看合約對我來說都不會太難,我要學的是修圖、關鍵字廣告、上架、行銷。
修圖不是我擅長的事,速度也實在太慢;於是請了一個小幫手來修圖上架,我才有時間包貨搞進銷存。每個月結帳一次,憑著我Excel功力還不錯,就用它搞定上千個項目的庫存管理與記帳。
「代理」是一個進入門檻較低的行業,不用費心去思考產品怎麼做、圖片怎麼拍,原廠都有;不過經營了一兩年,我覺得代理業太慢。畢竟我薪水還不錯,如果要全職創業,一定要有超額報酬才划得來。
於是我開始思考新的商業模式,想創造出前所未有的價值、與幾千倍的回報。什麼是商業模式?例如Uber、Airbnb、Facebook這種沒有人做過的商業模式,就是我想要的。
大量練習構思商業模式
當時我一邊思考創業題目,一邊開始參加各種創業活動,例如台大創業週;也因此,我認識了對走向全職創業之路至關重要的Whoscall創辦人Jackie Cheng。
那時候Whoscall剛被Google執行長施密特點名,在新創圈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此外,還有一個朋友對新的商業模式很有熱情,我們經常討論各種商業模式──要怎麼做?憑什麼是我們做?
我們會去看國外已經有的新創,討論複製到台灣的可能性。在那一年之中,我們討論了至少數十個題目;透過這樣的大量練習,我學到了很多。包括判斷什麼是「我能做的」、什麼是「我不能做的」、什麼是我「有機會做的」、什麼是「我做了,別人很快就會超越我」。
我認為,找朋友進行這樣的練習蠻有用的,可以幫助你思考自己不足的地方,檢視你已經有了、或者是可以拿到的資源;做好這樣的思想準備再來創業,比較不會左支右絀。
有創業中的朋友很重要
2013年我參加了SLP(Startup Leadership Program),認識一大堆在創業的人。因為創業者很孤單,而在上班的朋友又不會瞭解這些煩惱困惑,因此擁有創業中的朋友非常重要。
在那之前,我一直很猶豫到底要不要全職創業,這一想就是三年(可見我人多龜毛);身邊在上班的朋友全都勸我不要創業,畢竟我有房貸、有小孩,又有一份還不錯的工作,但我已經創業的朋友們全都鼓勵我創業,很有趣吧?
世界分裂成兩半,你該聽誰的呢?其實人生沒有對錯,選擇自己喜歡的就可以,難就難在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
SLP還沒畢業,我就決定全職創業了;因為人生無法重來,我怕自己老了會後悔。當時我選擇全職創業做新的商業模式,而且還是科技創業;至於為何我後來改賣有機面膜,那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有當老闆的朋友好處多多,畢竟創業者不可能跟員工討論所有煩惱,但是可以跟其他老闆討論;如果朋友已經遇過類似的事情,你的問題很快就會獲得解答。
執行,永遠比點子重要
請注意,只有當你開始做了,真的去執行了,才會知道困難到底在哪裡。如果你都還沒有開始做,就大量的紙上談兵、長期的紙上談兵,永遠都沒有一個開始,你也永遠學不會創業這件事。
回憶錄先寫到這裡,也許你已經發現創業前的準備到底包含哪些。
創業前的思想準備
你想做什麼?
很多人的問題都在這裡:想創業,卻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
創業不是跟流行,更不是因為創業很酷。創業必須先有敏銳的觀察力,觀察生活周遭有什麼痛點(問題)是還沒有被解決的,然後再思考這件事情能不能成為一個商機、能不能讓你賺到錢。
什麼事情是你不做會死的?
其實這世界上可以做的事情很多;當你的觀察夠敏銳,就會發現很多商機。但是你只有兩隻手、一天也就24個小時,不可能每件事情都做,這個時候就必須要有所取捨。
「什麼事情是你不做會死的?」這是一個很好的判斷標準;因為創業太煩太累,熱情不夠就會覺得超級痛苦,會撐不下去。
晚上睡覺之前,請好好問自己這件事情:一定要創業嗎?不能當上班族就好嗎?這件事情不做會覺得後悔一輩子嗎?
憑什麼是你做?
創業的人常說,如果所有人都想做某一件事,最好不要做,除非你有別人沒有的優勢;如果你爸是胡定吾,你就可以勇敢跟Line Pay對幹。
如果所有人都不看好某一件事,那也很危險。最好的狀況是,某件事情,有些人覺得可以做、有些人覺得不能做,這就是機會。
除此之外,你也要思考自己到底具備哪一些條件,從事這個題目會比別人有利。
你打算怎麼執行?
當然你也可以先衝再說,畢竟有些事情做了才會知道。不過在創業之前最好還是思考一下:
這個商業模式要怎麼賺錢?
你大概要投入多少資金?
預期多久會賺錢?
如果事情不如你想像中順利,停損點在哪裡?
創業是一件風險非常高的事情,你可以放棄自己原本的工作,但不能讓小孩餓肚子。
不夠樂觀,會死在路上
在創業的路上,你會聽到非常多意見:勸你不要做,說你不會成功;罵你還有小孩要養,不要這麼衝動。面膜競爭者這麼多,憑什麼是你?還說「消費者根本不會在乎有機,你一定要降價,不然賣不出去」。
就我觀察過的創業家,大部分都非常樂觀,擁有強大的信心,尋常人等根本打擊不了他們。不然創業路上的困難這麼多,因為旁邊的人隨便講句話就動搖,那也撐不到雲開月明。
如果當年我聽進了某些人的好心勸告(他們真的是好心),今天也不會有「童顏有機」這個全台灣第一個拿到EWG+COSMOS雙認證的品牌。創業除了要有執行力,要夠樂觀、還要有「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決心。
樂觀其實也是缺點。創業者很可能會因為過度自信、聽不進旁人的勸告,反而掉進坑裡好幾年出不來;明明是個屎坑,還以為能挖到黃金。
所以到底怎麼做才是正確的呢?沒人知道。這個社會往往認為,「當你成功的時候,你做的事情才是正確的」。然而,有時候失敗只是欠缺一點運氣。
創業前的其他準備
小孩誰顧
大家都好愛問我這一題,可是我覺得有小孩跟創業根本就不衝突。不論男女創業,都非常需要家人跟另一半的支持,才能好好衝刺。
為何女性在這一題上面遇到特別多的困擾?大家都覺得小孩是女生的事,不是男生的事,可是小孩不是兩個人一起生的嗎?
的確有些人創業是焚膏繼晷、不眠不休、六親不認,但我年紀比較大,體力不像二十幾歲的人那麼好,沒有辦法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所以我能做到的,就是盡量利用零碎時間來工作、想辦法有效率的工作。
當上班族不也是這樣嗎?工作一直來一直來的時候,除了跟老闆說能不能找別人幫忙之外,剩下的還是要自己想辦法在時間內完成。
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把工作做好,並不是只有創業者要面對的事情。
所以,真的需要家人幫忙顧小孩的時候是:
出差(人就不在台灣能怎樣)
重要會議又喬不到別的時段
必要的應酬
我覺得創業還蠻適合媽媽的(但並沒有要特別鼓勵媽媽創業的意思),因為很有彈性。有一陣子我四點多就下班接小孩,六點全家就可以吃晚飯,這樣蠻好的啊;當上班族哪有辦法這麼早就煮好飯?吃飽飯再繼續工作就好。
如果家人跟另一半都不支持你創業,那你會非常辛苦,所以想辦法先說服他們。我父親跟我先生都贊成我創業,但我媽媽就很不贊同;他覺得我是會計師、又有一份很穩定的工作,為什麼要創業?小孩怎麼辦?這正是社會上絕大多數人的想法。
問題是,到底誰規定小孩跟創業不能同時進行?這問題根本不存在我的腦袋裡。大家都知道說服長輩真的很累,所以我根本沒花力氣說服我媽,反正我不求他幫我帶小孩,兩歲半就送去幼幼班。
工作最重要的是效率,不是工時長就贏。
時至今日,我媽跟團坐華航出國旅遊,會跟團友炫耀華航機上雜誌裡面的童顏有機:「是我女兒做的哦!」。我想,我已經不需要再說服他了?
結論:創業者不要在乎社會期待,把自己該做的事情搞定就好。
體力要好
雖然我上面說沒辦法連續工作很長的時間,但我認為創業者不能沒有體力(健康),因為不能隨便生病。
上班族請假會有代理人幫忙,老闆請假要找誰幫忙?如果沒有合夥人的話(又或者合夥人出差),你還是得靠自己。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生病,生病回家也沒力氣顧小孩,累上加累。
我們有一群電商老闆組成三鐵社團,每天曬跑步成績互相激勵。老闆要先有健康的身體,公司才有美好的未來。
最後,列一些在創業過程中對我很有幫助的書。
推薦書單
這些是必看的:
這些是選看的:
《創投世家德雷珀》(看完會更瞭解創投這個行業是怎麼運作的)
《創業之初你不可不知的融資知識》(這我之前有推薦過,是募資聖經;沒有募資打算的人,也可以看一下裡面關於營運計畫的部分)
《給你十分鐘,證明全世界都買單!》(Y Combinator的故事)
《爆品戰略》(誰不想打造爆品?)
《成長駭客》(這本書我邊讀邊想;讀完一本,也想了數十個可以用在公司的點子)
《文案訓練手冊》(這本是聖經啊……。文案不是只有行銷才要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