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精選:《雲端大腦時代》
編按:本站自即日起與多家出版社合作,由編輯為您精選最近出版的科技相關書籍內容,經授權後小幅改編為文章形式供您閱覽;希望您在繁忙的日常生活中,能以精簡方式吸收新書精華。
以下內容摘自原書,如果您有任何討論或意見,歡迎您在這裡留言,原書資訊請參閱文末介紹。
誰在乎你早餐吃什麼?
這個問題已經變成網路批評裡的陳腔濫調,是對像臉書跟推特這種社群網站不假思索的反應。
而且確實,這個世界最新的文學形式,輕薄短小的「動態描述」之中,的確有某個讓人倒胃口的地方,至少猛一看是這樣;其中包括一百四十字以內關於某名流的推文、臉書上某個你才讀過的煽情新聞連結,或者你家貓咪經過濾鏡處理以後看似嗑藥幻覺的照片。
然後還有「讚」──社交上的一點小動作。當你思索這種東西何等海量以後,你很有可能做出這樣的結論:這進一步的證明了,網際網路讓我們的注意力廣度再度縮水,人類私下的親密關係也被公然揭發。
為什麼我們要貼出這麼多瑣碎的發言?而我們又為什麼這麼急切地要吞下這些東西?
班.海利,西雅圖的一位技術支援專家,在一位朋友的敦促之下,於二〇〇七年首度註冊推特帳號後,就開始思索這個難題。就像許多人一樣,他搞不懂為什麼會有人在意這麼簡短的訊息。
有一位朋友發推描述她生病的過程。另一個人貼出他在讀的故事連結,內容五花八門。然而還有另一位朋友活脫就是無聊動態更新的樣板,這位朋友會描述她的午餐,而且每天都寫。每一則推文都極度簡短,以至於實質上都沒有意義。
不過隨著一個月又一個月過去,有些事情改變了。透過關注他朋友的動態更新,海利開始感覺到他們生活的節奏了。
他發展出一個關於他們在做什麼、甚至想什麼的心理地圖。他可以分辨出他的朋友什麼時候正從病中康復;他可以透過看(有時候真的去讀)他朋友連結的文章,追蹤他執迷於什麼事物。甚至連沒完沒了列舉三明治內容物都變得很引人入勝,可以從中一瞥他朋友生活的韻律,在細節之中有一種諷刺性的幽默,甚至很辛辣。
海利告訴我,這種資訊流開始像是「一種超感應力」,一種隱形向度的資訊,漂浮在日常生活之上。「這就像我可以隔空讀每個人的心,」他補充說明,「我很愛這樣。我覺得像是了解到我朋友某些毫無掩飾的地方。這就像是我有了關於他們的抬頭顯示器。」
這也導致了更貼近真實生活的接觸:在海利所屬的群組裡,有個成員廣播說他打算去酒吧,其他人就會看到,有些人就會順路停留──這是一種專屬的自我組織方式,在年輕人的生活裡變得很常見。
而海利也注意到,當他確實與人面對面社交時,對話有了輕微的改變。他跟他的朋友不必問:「所以說,你最近在幹嘛?」因為他們已經知道了。他們反而開始討論其中一位朋友那天下午貼的某樣東西,就好像從一場對話的中間繼續進行下去。
社會科學家對於這種超感應力有個詞彙可用:「環境覺察」。
他們說,「環境覺察」幾乎就像是跟某人待在同一個房間裡,透過他散發出來的零星訊號得知他的心情與思緒;幾乎是在無意識狀態下,你透過許多小小觀察的結合,逐漸對某個人的內在狀態創造出一個圖像。
伊藤瑞子,一位文化人類學家,在超過十年前研究日本簡訊文化的時候首先注意到這個現象。
伊藤與一些年輕日本情侶談話,他們全都住在不同的公寓裡(在其中一個案例裡,是住在不同城市)。她發現這些情侶會日夜交換簡訊,以便建立一種連結感。
他們會傳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給對方,像是:「我想我現在要去洗澡了」,「剛買了一雙鞋」或者「今天這一集很爛,不是嗎?」有一位年輕的商界人士開玩笑地描述他給女友的簡訊是「喃喃自語」,他接到的回答則是「喃喃自語的回應」。
伊藤發現,結果是他們覺得彼此接近得不尋常。伊藤寫道,他們的共存感「就跟身體上同處一地的時候會有的那種覺察類似……一種進入某人虛擬視野邊緣的方式。」或者就像她對我做的解釋:「就像你在房間裡,而你們以某種方式分享了一聲嘆息,或者一種臉部表情。」
這就是動態更新的悖論。每一則小小的更新意味著每一丁點個別的社會資訊,雖然就其本身而言,相當不重要,甚至平淡乏味。不過經過一段時間以後拼湊起來看,這些片段連接起來,構成你朋友內在生命的一幅畫像,精緻得驚人,就像許多的點形成了一幅點描派的畫作。
「這是一種聚合現象,」馬克.戴維斯,微軟的一位軟體建築師合夥人這樣告訴我,「沒有一個訊息是最重要的單一訊息。」
在現代科技之前,這種覺察是不可能的。
沒有一位朋友會費事地每天打電話給你,仔細描述她吃的三明治、她讀的文章,或者她今天走了多少哩路;說真的,如果她這樣做,你會覺得這樣很煩人又唐突。
可是環境工具把這樣的知識編織到一個你可以偶爾一瞥的織錦畫中,讓這幅畫同時顯得更完整也更有吸引力。不像奪命連環叩,這是選擇性的──所以,就像戴維斯指出的,它吸引你注意,而不是強求你注意。
(或者,就像他補充說明的,其中的差異就像是一九七〇年代一位朋友逼你坐著看完他們又臭又長的度假幻燈片放映會,現在這位朋友會把照片貼在網路上,好讓你在有心想看的時候迅速瀏覽過去。)
就現在來說,如果你專注個幾秒鐘,你或許就能召喚出一張最近的地圖,標出你關注的那些人在做什麼,甚至在想什麼。
我一年只親身跟我的大學時代友人布瑞特講一次話,那是在聖誕節我造訪多倫多的時候。可是我還是知道他現在在幹嘛,其中包括:讀完關於電梯修理的一部小說《直覺主義者》以後,他變得著迷於尋找 YouTube 上的古董電梯影片。
他做了一大堆詭異的烹飪實驗,包括做出經過細緻處理的高檔起司;他最近重新發現了他大學時組的樂團的海報,又開始玩音樂了;看火星上的「好奇號」探測車降落,重新點燃他加拿大精神中對集體政府行動的讚賞。
還有我關注的一些業界同僚,他們將他們的作品「思想廣播」──像是社會學家王聖捷,她花了十七個月遊遍中國貧窮的省份,把照片貼在 Instagram 上(擠滿移工的火車,飢餓的學童收到他們的第一份免費營養午餐)。
而就像許多人一樣,我關注有趣的陌生人:很棒的管理者,爭議性的思想家,或者就只是貼文吸引我的名人。當然,是我對我朋友(還有那些陌生人)的個人興趣,讓他們提供的內容有意義。
如果你瞥一眼我關注的那些人,你只會看到不連貫的訊息。你不會發展出讓每段小小發言都顯得有趣的大圖像。反之亦然:如果我看著你關注的訊息,我只會看到雜訊。就因為這樣,社群媒體的批評者可以這麼輕易就指向任何一則單獨的動態更新,聲稱那只是一段沒有意義的廢話。
少了脈絡,它看起來肯定像廢話。
不過環境覺察的重點,完全在於緩慢累積一個巨大、詳細的脈絡。關注某個人的環境訊號一天,那訊號看起來像是芝麻小事。關注一週,就像是短篇小說。六個月,就是一部長篇小說了。
不過,這不只是對他人在做什麼有某種閒散的興趣。環境覺察也賦予我們種種有時候很讓人震驚的新能力。
當一群又一群的人用這種輕量級的方式「出聲思考」的時候,可以做出驚人的合作認知之舉。科學家知道這件事已經很多年了,因為他們曾經看過這種事情在離線狀態下發生,就在現實世界裡。
《雲端大腦時代》
Smarter than you think: How technology is changing our minds for the better
野人文化出版
作者:Clive Thompson
譯者:吳妍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