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細明體:早該被時代革除的審美遺毒/許瀚文
有人說:「原來新細明體看起來也還不錯呀」,這證明了我們社會的美感教育失敗。
我們沒辦法相信自己的直覺,好壞顛倒不分。只要民眾還沒有完完全全打從心裡討厭新細明體,把新細明體背後敗壞字體業務、敗壞審美、敗壞明體形象等看清楚,想要把新細明體完全根除於世上,也只是徒勞而已。
對於新細明體,我是很激進的。
從根本看新細明體
新細明體邪惡的性質,要從它的製法說起。
新細明體的本尊,是東京照相排版打字機和字體大廠「寫研」公司的著名設計「本蘭明朝L」;它開創了中宮外張、內白平衡的現代字體審美先河。原設計為了讓字型在6pt左右的字典內文裡還是可以看得清楚,所以設計上比較細、中宮也比較寬。
也由於照相排版打字機比金屬活字機有更大的容許度,讓它也可以被放大用在標題上,只是廠商、植字操作員一般不會建議這樣做,這是有專家替字體和排版把關的重要性。
新細明體的本尊是日本寫研公司的「本蘭明朝L」。
在那時候,由於電腦環境是全新的平台,把印刷平台上用的植字字型設計搬移到新的平台上(編按:此處指電腦螢幕顯示)並不算是任何「罪行」;所以,就有廠商把「本蘭明朝L」掃描成數位字型檔,以應付爆炸性的個人電腦系統需要。
這套字型在完全沒有對掃描稿做任何修改的狀況下,便成為今天的細明體、以及後來修整過筆劃的新細明體,而這就是新細明體本身來自「盜取」的邪惡本質。[footnote]筆者註:詳細歷史筆者並不算清楚,在整體不影響我的批評下,這部分希望讓其他研究者修正和補充,感謝。[/footnote]
後來,筆者在學習字體設計的過程中得知,這一類主要為了植字機的視覺補償而設計得特別細的字型(拍照時,字體會加粗,並把尖角微微圓潤化,這是照排機的特性),老師傅們稱它為「排骨字」;意指這一類設計字體骨瘦嶙峋,不修正的話,視覺上一點都不討喜。
而那時候主流的 300dpi 解析度雷射印表機也會把字體印粗,所以新細明體還是勉強可以用。
細明體扭曲了審美觀
我認為新細明體最邪惡的部分,在於它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散播審美毒藥。在那個 PostScript、數位字型生產力爆發的年代,其實全世界所有語言也面對廠商爭先恐後做數位字體、導致品質不佳的問題。
就歐洲語系的文字來說,那時候有像 Scala、Charter 之類以數位平台、雷射印表機作為設計出發點的字型;而且一位又一位字體設計專家,努力透過論述和高品質的字體把局面扭轉過來,才建立了今天相對健康的歐文字型生態圈。
相反地,在同一時期,礙於「天將降大任於斯人」、反動兼創新思維極弱,會自我合理化現狀的華人這一個族群,新細明體所造成的問題便特別嚴重。
它誤導了很多人認為「新細明體就是明體字、宋體字應該有的模樣」;每次談到明體字都會有人表示「是新細明體吧?這很醜耶!」。當時沒進大學的自己也是同樣的想法,所以這部分感覺特別深刻。這讓本來可以優美好看的明體,竟然被這字型所代表、甚至加上「醜」的標籤,十分可惜。
來源不求其正、美學不求甚解
而且當時像「植字字型複製到電腦平台不犯法」、「重製一次不犯法」的惡習在中港台大流行,寫研有不少的日語漢字字型先後被數位複製、補字成中文字型,開了很壞的先例。
新細明體的問題,在於它反映了社會上最醜陋的某些面貌。
再說,日語漢字設計根本沒有考慮中文排版,日本設計師就有說過,那日語漢字其實非常不適合中文排版用;事實上也是,方形呆板的設計,日本書法大家石川九楊也很討厭它。
這裡所造成的問題有多根深蒂固,相信大家都可以想像得到。字體一直開發、技術一路發展,卻有很多製造者沒有跟上時代。
新細明體該從高解析度時代退休了
新的明體字推出來還是很細很細,可是膠版(offset)、1200dpi 雷射印表機橫行、還有今天像 Retina 顯示器的高解析度時代來臨,這些過渡時期開發的「排骨」字體,其中包括新細明體,完全變得過時。
新細明體的問題,不只是它表面上的醜,還有它背後所代表的速食文化、對美學不求甚解、不尊重專業等缺失,而這正是我們社會上最醜陋的某些面貌。
如果真的要跟新細明體交手、而且要有好的效果,不僅必須經過長期訓練、還得有專家在場陪同。
參考閱讀
https://tuna.press/?p=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