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聰明了,但Gogoro的下一步是什麼?/Cathy C
最近三個月左右,電動二輪車Gogoro展開了凌厲的廣告攻勢;其中強打的就是以下這支「可以用各種行動與智慧裝置開車」的廣告:
https://youtu.be/707f6Do_Wes
但我心中的聲音一直想說:
「什麼?因為我變成鑰匙,所以這一切就變得更聰明了?」
有點搞不懂,用鑰匙開車到底是哪邊不聰明、不快速(要是我手機手錶都沒電,難道要罰站在車子前?);但說真的,筆者很樂於看到這波行銷攻勢,因為這代表Gogoro在重新評估輿論批評後,在策略上真的進步了。畢竟從上次(還是被批得很慘)的降價行動後,Gogoro終於做對了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
把焦點放在拓展換電站的網路上。
如果我記得沒錯,這個拓點計畫應該是伴隨著新一波資金進入而來的;也就代表這應該是調整過後、有些提早的計劃。筆者在前一篇文章中就提到過:「沒有動力的話,再怎麼漂亮的交通工具都是廢鐵」。把焦點放在能源上,才是讓使用者能更放心的作法,也才是除了展現設計功力之外最重要的事。
Gogoro的這一波行銷活動,包括跟7–11便利商店合作、往桃園與新竹擴點等等;如此一來,除了讓人更加放心之外,還有兩點好處:
大大增加使用者的地理涵蓋範圍(這不就是交通工具的重點嗎?)
拉開媒體對Gogoro車體設計與車價的質疑,將焦點放到「電動車」換電的方便性與環保議題上
因此這是很好的策略,值得鼓掌!
然而,後續的行銷攻勢和廣告內容,就讓我有點疑惑了。依我猜測,Gogoro的銷售在宣布降價和擴點之後的確有大幅提升,但在廣告活動開始之前,應該就有銷售疲軟的現象;所以才會出現後來看到的這一波廣告戰。
不過說真的,在看到廣告之後,我猜測Gogoro公司內部的「設計派」應該又抬頭了。
好不容易把大家的焦點從車子身上拉開,讓大家想想「電動車的好處」,為什麼又要做一系列「好多顏色」、「好多科技」這種跟電動車基本需求和安全感沒什麼關係的廣告?
也就是說,行銷重點又回到「精品」路線了,順便提醒大家這樣設計佔車子價格的比重?
親愛的(嘆氣)。
Gogoro本身的定價是絕對的致命傷。老實說,除非趕快針對換電系統開發其他可以共用、而且成本低廉的周邊產品,並且持續擴展換電站,否則Gogoro銷售的天花板真的很低、而且難以突破的。
我相信Gogoro的價格也不可能再低了,因為如果再低,就會壓縮、甚至損害未來的發展;因此,與其花時間在廣告促銷上,不如好好計算一下、弄清楚Gogoro產品本身的銷售限制,用剩下的有限資金去發展利潤較高的周邊產品以及擴點,會是比較明智的抉擇。
畢竟要提醒Gogoro團隊的是,當初我們要的就是「乾淨的能源交換系統」,而不是「一台酷炫的電動車」。不要被虛名迷惑了,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怎麼把這個理念在有限的資源之下發揚光大,這才是最難的事。
或許我太嚴苛了,但套句吳導的廣告詞:
做工的人最了解,實在做,才有賺頭,若沒腳踏實地的擔輸贏,再美的夢,也是一場空。
[embed]https://youtu.be/D5zR5DzInRo[/emb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