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悄然成型的「數位社會評等」制度/陳映竹
在去過餐廳、景點、飯店消費後,會習慣在社群媒體或相關的服務留下評價嗎?你知道自己的數位足跡也有可能成為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嗎?
當我在讀《Creditworthy》這本書時,突然意識到,原來在我們使用信用卡的當下,已經成為了願意被政府、以及財務金融體系追蹤與分析行為的消費者。政府、銀行、以及任何相關一方,都可以透過合法管道取得這些消費記錄、以及我們個人財務的信用評等。
「其他人」建立的信用評等
對於擁有規律收入的民眾來說,信用評等制度同時也決定了個人在金融財務體系的信用等級。它可能決定了申請貸款時的金額、信用卡的額度、甚至影響移民去其他國家的機會⋯⋯。在一般生活情境裡,我們可能都會認同這些財務金融體系的信用查核與稽核。
之後各種電子支付、行動載具,把消費記錄存在服務平台業者、商家、金融業者的資料庫裡,並任這些業者們分析並觀測消費者的消費行為、以及使用偏好。
在網路交易漸漸成為主要消費方式的年代,在許多交易平台、媒合平台上,也建立了所謂的「評等制度」;為了減少「第三方機構」的存在,買賣雙方可以相互評價,並且列在該平台中提供其他買家或賣家參考,以決定是否執行交易。
個人的消費記錄不止可以從銀行體系取得;在電子商務平台(B2C、C2C零售業如拍賣;服務業如共乘服務、叫車服務、外送平台等等)上,幾乎可以公開看到所有的評價記錄。
自己心中建立的信用評等
顧客在消費之前,可以先用相關服務平台看看這個店家在消費者心中的評等如何,並且可能因為頁面上的負面評論過多,而打消了前往消費的意願。此外,在找尋飯店前,我們也經常先去相關的平台,看看顧客的評價,再決定是否訂房消費。
有一天晚上,我使用了叫車平台、並且指定女性司機。對方看了我在上面的信用評價後,要求以電話溝通,確認我也是女性、並且沒有安全疑慮後,才決定執行這次的叫車任務。
此外,也聽過有些公司在聘用員工之前,會藉由email去搜尋社群帳號的使用記錄、或藉由各種方式找出對方的數位足跡。也許大家不會明說,但這些數位足跡或多或少都會影響雇主是否聘用的意願。
這些數位足跡、評等、公開的言論,都構成了一個人、或是一個店家在數位世界中的樣貌。
公開透明的評價或評等資訊,看起來保障了買賣雙方、減少第三方單位的介入,但我們也需要反思:當人權團體都在批評中國的社會信用制度侵犯人權時,網路使用者其實也逐漸依賴著這樣的評等制度。
你也在使用信用評等嗎?
例如在社交平台上,一個陌生從未見過的帳號送出了交友要求,你是否要接受對方?衡量的標準依據是什麼?和你的共同好友數?有無見過面?還有其他公開資訊嗎?
在社群媒體或數位服務評等資訊為零的新進人員,是否也要經歷過一段更辛苦的耕耘期、或是耗費更高的行銷成本?
有些人會認為,如果不使用社群平台,就沒有相關的問題了吧?在如此重度依賴社群平台的年代,沒有提供任何公開資訊的人,是否就被這樣的社會排擠?如果一個人要融入數位社會,第一步是什麼?
我甚至還看過關於男女交往前,先看對方消費評價與記錄的潛規則。也許有些人看過以下這支影片,描述男女朋友交往,但男方卻沒有任何社群帳號,造成了女方的恐慌:
在以往的年代裡,網際網路不是唯一的工具、我們也不需要時時刻刻依賴網路服務;我們隨時可以離開網路,透過其他方式取得資訊,藉由人與人的現實互動建立人際關係。
如何「讓別人探聽」?
所以過去長輩們常會告誡一句話:「名聲要留給人探聽」,也就是要建立個人的好名聲,避免落人口實。在我們成長的年代中,為了保護兒童與青少年,有些網路服務平台還會拒絕13歲以下的兒童註冊帳號。
現代的資訊社會裡,網路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份;對現在與未來的孩童,網路就是生活,任何事情都可以透過網路來協助處理,以提升效率、節省時間。我們為什麼還要過著上一代的生活方式?網路不就是要來幫助大家快速找尋資訊、處理問題、節省時間的嗎?
不同於我這個年代的人,可能到十幾、二十多歲才開始建立自己的數位身份,有些孩子可能一出生就已開始建立自己的數位人格;從父母上傳至網路的照片,到小朋友們透過技巧為自己在社群平台註冊帳號,藉由簡單易用影音平台建立自己的品牌、自己的頻道,他們無時無刻都在創造自己的數位足跡。
記得,請避免孩子們的數位足跡成為長大後的遺憾。
身為家長,要如何和孩子們溝通並開始教導孩子們使用網路、注意自己的數位足跡、建立自己的數位身份,避免成為長大後的遺憾?
在我們高喊保護人權的當下,也不知不覺中藉由這些評等制度建立了自己心中的衡量標準;這大概也是網際網路為人們帶來便利生活之外,也默默的帶來了「評價」、「分級」的效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