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你解說區塊鏈應用:以太坊、以太幣、智慧合約/許明恩
在前一篇文章中,筆者解讀了中本聰在2008年發表的比特幣論文,介紹比特幣這種以區塊鏈技術為基礎所發行的虛擬加密貨幣;然而,區塊鏈的應用遠遠不只是發行一組「可靠的虛擬貨幣」而已。
就如同只把網際網路用於寄送 Email,那就太過狹隘了;所以接下來筆者會開啟一個新的主題:也就是以區塊鏈為基礎的「以太坊」(Ethereum)、「以太幣」(Ether)和「智慧合約」(smart contract)。
以太坊 :打造區塊鏈應用的工廠
即便讀完中本聰的比特幣論文,開發者想從頭到尾建構一個類似比特幣這樣的區塊鏈應用(通稱DApp,Decentralized Application),仍然是非常困難的。
以太坊最主要的價值,就是提供DApp開發者必要的材料、工具和基礎設施,降低DApp的開發門檻與成本。
以工廠來理解以太坊,是最簡單的方式。以太坊提供開發者開發DApp時所需用到的資源,而且這些資源必須盡可能模組化才方便DApp日後的擴充、維護。
以太坊除了便於開發者打造DApp之外,也讓各種DApp直接運行在以太坊平台上,並且根據使用量來收取服務費。用來支付服務費的貨幣,就是以太幣。
以太幣:工廠內的代幣
以太幣是運行在以太坊上的DApp之一,他主要用途是讓開發者支付以太坊內的服務費,同時也能當作比特幣用在一般的P2P交易場景。
以太幣的產生方式和比特幣相似,都是透過挖礦協助運算、維護區塊鏈運行,進而獲取獎勵。
不同的是,以太幣改進了比特幣的主要缺點,將帳本同步的時間縮短到15秒,並且設計了對抗ASIC挖礦機的演算法,以避免ASIC破壞區塊鏈分散式架構的運作。
智慧合約
所謂智慧合約,可以簡單的理解為「結合區塊鏈的防偽機制,用程式碼撰寫合約內文,並交由電腦執行的數位合約內容」。
把合約放在區塊鏈上的好處,是合約不會因為受到干預而被任意修改、中斷;而且約定的行為也無需透過人、而是透過電腦自動執行,可以避免各種因人為因素而起的糾紛,當然也會比人來執行合約內容更有效率。
舉例來說,租房的契約就可以訂為「每月1號,從房客的帳戶一萬元的租金到房東的帳戶」;如果可以串接家電設備的話,就可以在合約內加上「一旦遲交房租的話,房內的燈光亮度會自動減半」之類的條文。
智慧合約中,區塊鏈技術就是負責串連世界各地的電腦,以協助加密、紀錄、並且驗證這份智慧合約;藉由區塊鏈技術,來確保這份合約不會被惡意偽造或修改。
因此,在保險、樂透彩券、Airbnb 租屋領域的不同應用上,都可以用智慧合約來撰寫,並在滿足條件之後自動理賠、兌獎、或是開鎖。
比起現在的紙本人工作業,智慧合約更能避免惡意冒領或理賠糾紛。
音樂幣 : 其他收費模式的「類以太坊」
有了以太坊按服務使用量收費的成功案例後,音樂幣(Musicoin)則是把收費方式改為按播放次數收費(Pay-Per-Play,PPP),並自己建立了一間類似於以太坊的工廠。其中,音樂幣類似於以太幣,也是專門用於自家工廠的支付貨幣。
音樂幣要解決的問題,是讓音樂人跳過唱片公司,直接和聽眾簽訂智慧合約。如果音樂是以智慧合約的方式提供,那麼創作者就可以在音樂被播放的當下,馬上收到按比例分配的報酬。
類似的邏輯,也可以應用在任何可複製的數位內容上;例如攝影師所拍的照片、專欄作家所寫的文章等等。
以太幣ICO
以太坊基金會(後簡稱基金會)開發以太坊平台需要錢;另一方面,投資者也希望未來能使用以太坊上的各種DApp;而媒合兩者的方式就是發行貨幣,也就是ICO(Initial Coin Offerings,首次貨幣眾籌/群眾募資)。
基金會用自己發行的以太幣,換取投資人手上的比特幣。而投資人獲得以太幣之後,就可以使用以太坊上所提供的智慧合約服務。
ICO 和 Kickstarter 募資網站的眾籌模式很像,不過因為數位貨幣基本上只是數字,所以可以即時交付。3年前,基金會藉著以太幣ICO,只花了42天就迅速籌集到總值近6億新台幣的比特幣。
ICO市場混亂
市場上投資區塊鏈的人,遠比理解區塊鏈的人多。基本上只要準備一份白皮書,說明公司要解決市場上什麼樣的問題、貨幣的使用方式、以及匯率資訊,就可以開始ICO了。
正在募資的ICO專案通常都只有概念,距離建構出實際的服務還有一段不小的距離。最有名的例子,是ICO籌資金額創歷史次高的 Bancor 專案;它被爆料當時只憑著概念和40行程式碼,就在3小時內募集了39萬以太幣。
這個募資案規模之大,甚至讓當時的以太幣價格從 200 美金翻倍暴漲到 400 美金。
現在已經有類似Kickstarter的ICO平台「ICObazaar」,也有一些選擇在自家網站募資的ICO專案。在CoinDesk的ICO Tracker上,可以找到許多目前正在進行的ICO專案。
人人皆創投
Kickstarter上的募資專案,通常都是看得見摸得著的物體;但ICO發行的只是意義各有不同的數位貨幣,有的可以用來兌換未來的服務、有的則是獲得股權分紅,端看白皮書上怎麼寫。
要判別哪個ICO專案值得投資之所以困難,是因為每個ICO的應用領域你我不一定都懂。例如最近有個專案叫「Decentraland」,就是將區塊鏈應用在虛擬實境領域。
然而,筆者本身除了玩過虛擬實境頭盔之外,還真不知道這領域有什麼亟待改善的問題;更遑論要看懂這份白皮書打算怎麼以區塊鏈來解決問題。這一定需要做大量的功課,除非大家都只是「買樂透彩券」的心態隨便撒錢,期望只要押寶押對一次,就可以通通回本。
此外,多數的ICO專案都是開放原始碼,但真正去看的人很少。如果仔細看懂,說不定你會發現這些專案所宣稱的「問題」,可能根本不需要用區塊鏈解決;或者這些專案只是複製了其他專案的程式碼、再加上區塊鏈的關鍵字,就能讓投資者失去判斷力,爭先恐後地投錢進來。
好消息是,上個月美國證監會宣布將ICO列入監管;這樣一來,應該可以減少一些粗製濫造的偽區塊鏈 ICO 專案才是。
在這裡,推薦大家兩個專寫區塊鏈的科技網站CoinDesk和Bitcoin Magazine,如果有興趣可以參考一下。
接下來,筆者會寫一些相關新聞的評析,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