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誤聯網、還是勿聯網?談IoT的問題與方向/Jean-Louis Gassée
在一切都照理論完美運作的理想世界裡,我們可以讓生活中的每一個物件都彼此連線。我們有感應器、有無線網路、還有強大的處理器,還有什麼做不到?
但在現實世界裡,為什麼物聯網的進展那麼慢、說不定還已經走錯方向;為什麼?
就在剛好20年前,專講電子佈告欄系統(BBS,還有人記得這個嗎?)的技術宅雜誌《Boardwatch》讓留著鬍子的「Internet祖師爺」Vint Cerf登上了封面:
「萬物可連網」
Cerf所說的「萬物可連網」(IP On Everything),是個簡單明瞭、而且後勁很強的預言;意思就是說,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物件,有一天都將具備連接網路的能力[footnote]編按:原文為「All objects in our lives will someday feature an IP Stack」,也就是具備符合網路協定的架構與能力。[/footnote]。
20年之後,現在的狀況又是怎麼樣?根據摩爾定律所說,現在的處理器在運算能力方面已經比當時強了2的10到13次方,也就是1,000倍到8,000倍;到處都有、也幾乎人人都有智慧手機或筆記型電腦,上面努力跑著用來玩或用來工作的軟體。
(順帶一提,智慧手機應該是史上擴展最快、廣度也最大的產品;有人說,以後可能不會再出現任何這麼厲害的東西。那些一直在鼓吹「下一個偉大產品」的假先知和大老闆們可以思考一下這個說法。)
既然處理器的運算能力已經增長了上千倍、又有成熟而普及的無線網路,我們當然可以幫身邊每件東西都裝上感測器和處理器,然後連上神奇的網路,對吧?但奇怪的是,為什麼已經這麼久了,我們還是沒有真正「有用」的物聯網產品?
在進一步討論之前,我會推薦大家關注「The Internet of Shit」這個Twitter帳號,你一定不會後悔。
這個帳號有超過2,000則推文和13萬關注者;如果您也在關注最近的物聯網發展,這裡保證讓您眼界大開。這裡先來一則開胃小菜──智慧型烤麵包機:
或是這部定價700美金、發明者自認為是「果汁機界賈伯斯」的網路連線果汁機:
還有很多很多你想像得到(或是不忍心去想像)的發明。
物聯網的問題:不確定性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連網裝置都可以拿來開玩笑。有些真的是用心開發出來的,像是家庭保全、空調、或是幾乎每一種廚房家電(包括前面說的「智慧型果汁機」在內);然而,現在的問題不在於物聯網觀念不對,而是更糟糕的狀況:它有時候行、有時候不行,你不知道它什麼時候會穩定下來。
這些設備有時候會當掉、或是自己無故重新開機;這時候我們得去開一點支援都沒有的支援網頁、或是打「我們重視您的意見」服務電話(而且有時候還是機器接的)。如果您覺得我說的有點誇張,不妨自己搜尋一下「Nest trouble」或「smart bulbs trouble」就知道了。
至於原因所在,其實很明顯:消費性電子產品的利潤原本就非常微薄,而要從這些利潤中再變出文章,其中就有不少值得觀察的地方。
由於許多消費性電子產品廠商,無論在預算上、或是軟體方面的技術能力都相當有限,所以當高層發出「快點搭上物聯網列車!」的指令時,只好採購最便宜的處理器、拼湊一些開放原始碼軟體、設計一套勉強可用的介面,然後大致測試一下就出貨了。
產品正式上市之後,往往才是真正歡樂的開始。
也因為利潤微薄,所以廠商沒辦法提供太好的使用說明和顧客支援,而有時候甚至產品本身的設計就很詭異。
筆者在擔任某公司董事的時候,該公司曾經認真想併購一家做家庭網路的公司;但在進行「盡職調查」(due diligence)的時候,卻發現這家公司的軟體都是從另外一家偷來的──不是開放原始碼,而是把別人的東西整碗端來。而且說實在話,我懷疑這並不是單一事件。
其實,產品正式上市之後,往往才是真正歡樂的開始。舉例來說吧,當你想打開智慧鎖進家門、或是開著智慧車正要去赴十萬火急的約,剛好碰到「軟體更新」這件事情就會讓事情變得非常無力。
另外一個問題,則是「複雜度」。當網路慢到受不了的時候,去重開一下路由器是不怎麼困難,但如果家裡有十幾二十個、甚至二三十個諸如智慧燈泡、智慧鎖、智慧蓮蓬頭之類的連網小東西時(有些還需要跑特別的通訊協定、使用特殊的橋接器),如果哪裡出了問題,就不是那麼簡單可以抓得出來的了。
這種複雜程度,有時候連技術專家都得投降:
在每10次裡面,總有一次我上了車之後,我的手機無法跟車子的音響系統連線,而且完全找不出原因。
──WiFi無線網路專家Cees Links
資料傳輸的安全疑慮
接下來才是最糟糕的部份:安全(或者說「缺乏安全」)。廠商在軟體方面漫不經心(這是客氣的說法)的態度,讓有心人士只要坐在門外的車上,就可以抓到透過WiFi網路以明碼傳輸的密碼內容;或是讓我們見識到1億輛福斯汽車對WiFi駭客門戶洞開的壯觀景象。
如果我們用「一隻蟑螂」的理論來推想,還有多少其他品牌的車子可能是不安全的?
編按:「一隻蟑螂」是一個市場理論,表示如果一家公司對大眾宣布了一個壞消息,代表還有更多壞消息還沒有曝光;理論的由來是當家裡出現一隻蟑螂,代表有更多的蟑螂還沒被發現。
說到汽車,Apple的「CarPlay」儼然是這方面的領先指標。在長久的等待之後(CarPlay在2010年就已經發表),現在在福特、本田、飛雅特克萊斯勒、通用等品牌的「特定車款」上已經可以看到它的蹤跡。根據早期的使用者回應,它還不錯、但還稱不上棒。
當然,CarPlay只是各家車廠資訊娛樂系統的「介面軟體層」,也就是說Apple並沒有辦法完全掌握所有的軟硬體組合,就像Windows之於各家的PC硬體、或是Android系統之於各家手機一樣。
智慧電視出廠兩年處理器就已經過時,但螢幕卻可以用10年。
如果我們再來看看所謂的「智慧型電視」的市場,就可以看到剛才所說的「消費性電子產品問題」重演;在這些電視出廠之後兩年之內,裡面所使用的處理器就已經過時、也沒辦法升級,但螢幕本身卻可能可以看個10年以上。軟體升級?即使真的有,也不要期望太高。
今天,「口碑」仍然是最好的宣傳工具,尤其是產品不好用的時候。兩年前, Apple推出了「讓使用者用來控制和聯繫家中各種設備」的HomeKit架構;現在,看看市面上究竟有多少採用HomeKit的家用設備。數量很少、也沒有在增加;有些產品確實曾經曇花一現,但是在退貨比例太高、客服電話太多的狀況下,只能黯然消失。
成功的物聯網產品需要投入
往好處想,成功的物聯網產品案例還是有的,但目前僅限於工業用版本:現在的許多新大樓確實配置了不少感測器,以及彼此連線的空調、保全、以及電力管理系統。但這些裝置的成本遠高於所謂家用產品,因為它們一定要有效、也必須耐用,而且通常也有專業的技術團隊來安裝、維護、營運整個系統。
換言之,這是消費性電子產品廠商必須學到的一課:有效的物聯網產品不能是便宜貨、不能只靠cost down生存。在這一點上,Amazon出品的Echo裝置就是最好的例子:
Echo是一款以WiFi或藍牙連線、具備揚聲器和麥克風功能與「Alexa」語音助理的家用設備;它能回答語音問題、播放音樂、控制其他設備、甚至幫您發動(某些特定款式的)車子。
有效的物聯網產品不能是便宜貨、不能只靠cost down生存。
Amazon對於花在研發和支援Echo上的費用毫不手軟,而市場上的好評也讓這些錢花得十分值得;跟大多數狂摳成本的消費性電子產品相較,Echo正好成為一個明顯的對比。
Amazon是一家有錢的公司、有豐富的雲端技術作為後盾、以及Kindle閱讀器的成功經驗,而最重要的是,產品背後有創辦人Jeff Bezos親自領軍、而且完全投入的團隊(或許這些因素還可以再加上「Fire」智慧手機的失敗經驗)。
說到產品支援,Echo的用戶們(筆者也是其中之一)每週都會收到一封電子報,介紹最新的功能和使用訣竅。雖然我自己是習慣每週寫一篇稿子的專欄作家沒錯,但有多少公司願意每週幫他們的產品生出一份電子報?
我相信,確實是Amazon Echo的成功激發了「Google Home」這個產品的誕生(雖然目前還只在展示階段),而我也希望有更多廠商急起直追,給我更多精彩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