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智慧城市的奧祕/TH Schee
最近和一位朋友聊,聊到「智慧城市」的奧祕要怎麼看。這個主題是測試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的主要標準之一,所以就台灣的城市而言,我們就以目前「討論度」最高的台北市來講好了。
台北談「智慧城市」絕非這三五年的事,但這三五年中確實有比較公開的討論。以下就是我聽了對方知悉的脈絡之後,發表一些以公開資訊為基礎的個人推敲和觀察。
以下就是這些粗淺經驗的彙整。我認為的判斷標準是:
看是誰出來講話、在哪個位置上講話;
看講話的那個地方(例如平台)的背後治理結構、以及這個平台的「上位」和「下位」平台、計畫的治理結構;
這治理結構是怎麼形成的?是法律、法規、還是說誰講了就算?這結構是怎麼來的?
看誰到一定的時間點出來發包、誰最後得標?
瞭解事件的時間順序;
有強烈的利益攸關者 (stakeholder) 概念。
以上就是瞭解一個治理結構(如政府機關、產業平台、國合平台、商業夥伴關係、上市櫃公司董事會等等)的基本功夫。
因為「智慧城市」議題涉及公共領域,所以當然也是公共事務的一環;而基於一個愛好者的角度多加關心,也應該不致於踩到不該踩的界線。
尤其在數位領域對城市治理和生活環境影響更為劇烈的現代,多知道一些也並不是什麼壞事。
另外在所謂智慧城市「模式」的部份,這一段我感覺會比較複雜;除非是長期接觸,否則我習慣採用的這條途徑,可能不容易切入:
本地的治理概念
先有本地都市的整體治理概念,會有助於瞭解「智慧城市」的發展現況。
治理結構的環節如預算、機關位階和員額、行政程序、領域專業分工、產業生態圈、公會、政府捐贈法人、會展、國際會議、特定雜誌期刊(尤其是公單位發行的)等。
但要全部關注這些太難,所以不妨先鎖定幾個和所謂「智慧」有關的城市治理切面,例如交通、都市發展、地政、資訊、研考、民政、警政、衛生等等,會比較快。
瞭解根源
瞭解本地所引用的境外都市治理結構,也會很有幫助。例如聽到有人提出「智慧城市」的阿姆斯特丹「模式」時,就要想到北荷蘭省(Noord-Holland)、大阿姆斯特丹都會區(Groot-Amsterdam)、阿姆斯特丹市、阿姆斯特丹市議會(gemeenteraad),市議員團(college van burgemeester en wethouders)、阿姆斯特丹都會區經濟發展委員會(AEB)、阿姆斯特丹智慧城市(ASC)等結構。
換句話說,如果有人提到京都、深圳、芝加哥、巴塞隆納等,至少要有基本的認識。這年頭網路很發達,花點時間檢索,應該都能摸到敲門磚。
以阿姆斯特丹為例,應瞭解 AEB 的歷史和被賦予解決的權力是什麼,也瞭解 ASC 的成立背景、被賦予要處理的議題,以及合作夥伴的背景等等。
資通訊技術
再來就是至少要對「資通訊技術」(ICT)和網路有基本的理解。資通訊是「資訊」(information)和「通訊」(communication)的總稱,而網路則包含 Internet 和 WWW;至於其他花俏的潮詞,我感覺是不太需要去追求。
然後再加上前面提及的城市治理切面,好歹抓一個切口培養手感:例如交通、都發、地政、資訊、研考、民政、警政、衛生等。有了這些知識的儲備,瞭解各地方政府在強推所謂的「智慧城市」,我相信就比較能容易看出實際上想要做什麼。
洞悉架構差異
如果只是想搭「智慧城市」的風潮做些事,這個目的性跟我上面所說的目的性會不太一樣。但我相信,只要有上面的基本理解架構,多半能很快在三分鐘內聽出台灣媒體所揭載各種「智慧城市」訊息背後的目的。
如果是想在本地有所突破(例如加入地理設計、金融科技、投融業務等),或者只是想在包套之後搭上國際會議的風潮輸出、在國際平台整廠輸出解決方案、或是透過業務體系行銷啟始方案(turnkey solution),那麼還需要更多智慧來洞悉城市奧祕的關鍵。
不過以上都是以台北本位出發,如果把標的城市轉換為阿姆斯特丹、杜拜、或是上海來推敲,整個架構我想會不太一樣。
簡單來說,如果是在台灣,多讀一點書會比看絕大多數媒體的任何報導的幫助都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