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新鮮人如何藉由社團嶄露頭角?/林富元
參加好的社會團體,是年輕人探索門路、學習經歷最好的切入點。現代企業家與創業家除了自己努力以外,最重要的就是盡早培養出整合資源、調和鼎鼐的習慣與能力。
前幾天中秋節,我隸屬的「矽谷玉山科技協會」辦了一場新舊理事團聚晚宴。已有二十餘年歷史的玉山協會,每年一度的這場晚宴都非常温馨;過去的理事長們與理事夫婦都踴躍出席,在宴會中彼此互助佳節愉快、分享故事,也趁機溝通商機。
全球都有玉山科技協會的分會,而這個協會一直也都是公認最高檔的成功科技企業家協會;它經常舉辦各種活動、演講、討論,以及各式各樣的薪火相傳培訓。
當然,還有最盛大的年度大會,包括台積電、鴻海、聯電、宏碁、神通、台達等大集團,長久以來都是固定的贊助廠商。
過去幾年,為了加强新舊理事的聯繫、並提升協會活動的熱度(當然還有個隱藏目標,就是不要讓過去整合的資源又分散流失),我們便開始利用各個佳節,舉辦新舊理事與工作人員的温馨聚餐。
如何分辨真正有價值的社團?
我曾經擔任過全球玉山科技協會的理事長、擔任過華商經貿協會會長,也在民間的台商會、工商會都擔任過理事或顧問,還多次在不同的協會活動中演講。透過這些經歷,我發現其實大家都有一個共同問題。
光是一個矽谷(其實不過就北加州的幾個城市組合),就有數百個不同名目,來自台灣背景的華人協會、商會、同鄉會、校友會;有時候我們參加這數百個協會舉辦的年會,發現其實齊聚一堂的所謂「會員們」都是同樣一些面孔。
什麼貴賓、委員、會員,其實都是同樣一些人繞來繞去,搞各種充滿老套的活動,了無新意;台上的人聲嘶力竭,台下的人各吃各的、各喝各的,誰也沒在聽誰說話。
這也難怪。每個人在社會上都想出人頭地,在異鄉的華僑當然不甘寂寞,都希望在白人與其他族群之中,開拓出屬於華人自己的天地。
就算在以華人為主的亞洲,每個人也都想讓其他人知道自己有成就、不希望被別人以為人生白活;所以,社會上三五成群、集會結社的事情也就天天在發生。
每個人都想利用群體的力量,讓自己在社會上得到話語權,得到嶄露頭角的機會。
這麼多的協會,我們如何區分誰好誰壞?那些協會是有實力的、那些則是空心老倌的組合?
其實大概有幾個標準,可以很快速的分辨協會的輕重:
協會成員的素質:假如一個協會裡頭都是上市公司的老闆,或者是社會上有實際成就、有真正影響力的仕紳名流,大概該協會也差不到那裡去。反過來說,如果一個協會都是找不到路子、或是無法出頭的人在彼此哄抬,或是一堆售貨員想賣東西給其他會員,那你最好避遠一點。
協會的具體目標:我們這裡就特別流行「商會」、「工商會」、「經貿會」,有時候還在頭銜前面加上「台灣」、「中國」、或是某個省份某種鄉親,絕大部分都沒有實際做出什麼功業;更多的是掛羊頭賣狗肉,群聚起來彼此哄抬、彼此刷存在感,每個人都在等別人給他目標、等別人真正做事。在加入這樣的協會之前,拜託先搞清楚他們是玩真的、還是玩假的。反過來說,像「半導體協會」、「工程師協會」,或是「生物科技協會」就具體許多,不會自己人胡亂加官封爵。
協會的實際活動:我看矽谷這超過900個的華人協會,大概90%平常沒在舉辦什麼活動,其中只有大概20%還會覺得不好意思,每年就辦個年會大拜拜,趁機照照相、登上個報端出出風頭。其他的最多就是便宜印堆名片,我也是理事、你也是理事,我也是會長、你也是會長,忽然間叫起來都變得好有份量哦!
成功者的快樂聚會,年輕人要如何進門?
不過,話説回來,參加一個好的社會團體,其實正是年輕人探索門路、學習經歷最好的切入點。
我經常在書籍中或論述裡談到,現代企業家與創業家除了自己努力以外,最重要的就是盡早培養出整合資源、調和鼎鼐的習慣與能力。
常常有年輕朋友問我,他們要成功、要創業、想要取得並整合資源,談何容易?而且又該如何、從何處著手?
我每次都以協會當作例子來鼓勵他們。不一定要參加玉山科技協會,任何優良的協會都可以;只要有心,大大小小的協會都會很歡迎你的。
任何協會的精義,都是提供會員彼此認識、溝通、合作的平台;也許你可以參加職業或本業方面的協會,或許也可以參加嗜好與興趣方面的協會,都沒關係。因為,它們的功效都在於提供一個可以立刻與眾人認識結緣的平台。
但是,也有許多年輕人將「參加協會」這件事情的意義搞錯了。
曾經有不少人問過我,他們參加了很多協會,一天到晚參加晚宴、換名片、與人握手,但為什麼好久了都沒有任何成果?
其實,如果用這種心態和出發點來參與,不管到哪裡、再參加幾十個幾百個協會,都不會有太大的突破。
先付出、再回收,才是年輕人蛻變成社會中堅的途徑
這年頭,還真的有人就是天天到處換名片,收集了一大疊名片之後,就沾沾自喜說這人我也認識、那位我也認識。其實說穿了,只是將自己變成了交際草、變成沒有主題的穿花蝴蝶。
想要在社會上讓人家重視,千萬不能以為只要天天找人喝咖啡、請人吃晚飯就可以了。
有些兜售保險或其他服務的的銷售員,在參加協會之後只想取得會員名單,到處發放銷售文件;其他會員表面不說,內心都是非常不苟同的。對個人來說,這是不堪其擾;對協會來說,則是徹底破壞形象。
參加協會就像結交朋友一樣,第一件事情應該是先付出。
譬如玉山協會之中,就有許多任勞任怨的義工,而且都是年輕朋友。只要充滿熱誠付出、主動做事,大家就會注意到他、也對他充滿感謝與信任。
這遠比天天卑躬屈膝地人打躬作揖要有價值多了。很快的,這些主動服務的朋友就會被賞識、被吸收進理事會或其他委員會中,迅速成為核心份子。
年輕朋友們,社會上到處有結盟交友的機會,也都是你取得資源的場所,就看你自己怎麼做。我在這裡建議大家3個要點:
主動參與(Get Involved);
以實際付出行動來打響自己,不要被動等待(Take Actions);
套用甘迺迪總統的名言:「別問協會能為你做什麼,問自己能為協會做什麼」(Ask not what the association can do for you;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the association.)
如果能用這種心態來參與,那麼你對所有的事情都覺得會更喜歡、做起來也更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