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台灣網路治理論壇」與會後記
2017年06月17日,第一次以 MSG(Multi-Stakeholder Groups,多方利害關係人團體,簡稱MSG )機制舉辦的「台灣網路治理論壇」(Taiwan Internet Governance Forum, 簡稱 TWIGF )圓滿結束。筆者全程參與這次會議,以下是一些筆者個人的觀察與思考。
[embed]https://medium.com/@rocketcafeonline/yingchu-90462750d3f3[/embed]
三大討論主軸:人權、經濟、安全
與資訊相關的展覽與會議活動,在台灣並不算少;今年的資安年會也都辦得十分盛大。如何在議題上與資安年會,或是其他的相關單一議題座談會有所差異化,將會是這次會議的挑戰之一。
本屆TWIGF的發起成員來自各方;這些成員除了自身的專業領域外,對網路治理相關議題也都有高度的興趣,且不少成員都有參與國際會議的經驗。
去年筆者參與APrIGF的經驗,可以明顯感受到台灣政府與民間真對於網路治理議題較不敏感;所以這一次的舉辦,是透過 MSG成員提案,再投票選出會議中的討論議題。
在幾次的會議中,我們定出了三大主軸:數位經濟、網路安全、網路人權。這三大主軸,大致上也符合之後由「開放知識基金會-台灣」所整理的「台灣網路事件與網路治理議題」中,歷來在台發生過的網路治理相關新聞事件統計,這前三大議題類別為:人權、經濟、安全。這三大主軸,正是台灣在網路治理領域中需要注意的重要議題。
再進一步,依照NII定義的37項網路治理議題,統計這些網路新聞,可以得知台灣在網路治理議題裡需要關注的前三大議題為隱私與資料保護、電子商務、網路安全。在網路治理議題中,這三大議題也是台灣媒體較常報導的,其他較新興或是具技術性的議題,較不常出現一般大眾媒體報導中。
另一個特點是,台灣在女性上網權的議題是偏低且為正面報導的新聞,也顯示了台灣的女性在「上網權」有較高的評價,較無需擔心性別不平等的議題。
會議參與感想
IGF本身就是一個以「討論」為主的活動,重點在於各界、各方人士透過多方利害關係人機制,在這樣的場合中集中意見討論,不見得會有什麼「解決方案」;但藉由這樣的交流,可以得到許多不同的意見交流與反思。
過去筆者曾經憂心,這樣選出來的議題還是太過狹隘;但常參與國際IGF會議的友人指出,地區性的IGF正應反應當地在網路治理上的實況,再進一步加以討論,筆者才稍微釋懷,畢竟我也沒參與過其他國家的IGF,區域型的IGF也只參加過一屆,還很挑食的只選自己有興趣的資訊安全、人權、數位經濟相關議題。
在這次的TWIGF會議期間裡,我幾乎都在轉貼Twitter上的轉播貼文,並且注意Twitter上的社群反應,中間又去參與了 TechGirls活動,直到三點才回到會場;所以較能專心參與的會議大概只有下面這三場:從去中心化來看各行業及法規衝擊與人才需求、台灣網路交換中心的議題與挑戰、如何讓更多人理解網路治理議題。
從去中心化來看各行業及法規衝擊與人才需求
「Decentralization」這個字在中文有三種釋義:去中心化、去中介化、分權化。在目前很夯的區塊鏈(Blockchain)議題裡,就是主張「Decentralize」,透過Blockchain技術去除擁有過多資訊、操弄資訊落差的第三方驗證機構,試圖重新建立人與人之間的信任。
國外的群眾募資平台、P2P借貸平台,都是目前大家熟知的直接金融,不再透過銀行或是其他身分、信用驗證單位去驗證身分,可以直接借貸。由於台灣法令著重於保護善意第三人,於是以各種監管法規與程序,樹立許多難以跨越的門檻,扼殺國內新創業者的生存空間,讓許多創新服務難以大展身手。
台灣在「創新服務」上,因為各種法規限制,大幅落後其他國家;除了直接金融、叫車服務之外,跨境電子商務的貨物進出口、關稅與貿易條件的協商與談判、倉儲物流的利用與開發,都落後中國與各東南亞國家。原本電子商務理論上可以達成點對點直接交易,然而一旦落入傳統國際貿易的架構之下,各國的關務及法規間,都有許多無法跨越的障礙。
在這場工作坊中,最後也談到了區塊鏈的應用。在Don Tapscott和Alex Tapscott所著的《區塊鏈革命》一書中,也提到一個重點:過去的網際網路曾經讓所有人都能站在同樣的基準線上發言,彼此平等;但當大企業以其龐大的資本掌控網路架構、社會脈動,取得網路的控制權後,現在我們不得不重新思考「Decentralization」這件事。
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三所的林所長,在最後也提到,區塊鏈的現今發展,已有大型商業資本開始投入相關研究。區塊鏈的發展是需要社會高度注意,除了私鑰如何保存、擁有、公鑰的比對、個人資料的加密、公私有鏈裡對資料的定義、使用者對於自身資料的掌握程度,乃至於政府如何管轄避免不法,都要謹慎以對。
同樣在《Blockchain Revolution》一書中,作者也提到了:
If we get this wrong, blockchain technology, which holds so much promise, will be constrained or even crushed. Worse, it could become a tool powerful institutions use to entrench their wealth or, if hacked by governments, a platform for some kind of new surveillance society.
區塊錬技術如此強大,如果無法善加利用,這項技術將會受限甚至崩壞。更糟的是,區塊鍊技術可能成為掌權者的利器,甚至成為政府用以監控人民,讓社會處於全新監控形態下的統治工具。
Don Tapscott & Alex Tapscott, 《Blockchain Revolution》, p.24
在這一場工作坊裡,除了有四位參與者上台發言之外,網友也可以利用Sli.do平台提問,共有14則意見:
所以金管會或是銀行談 FinTech 我們可以說他們就是玩假的嗎?
若去中心化的議題以世界潮流與由下而上的賦權為根本,那麼如何影響、說服政府和傳統利害關係人進行改變或甚至管制開放?
在提供去中心化發展機會的過程中,有哪些基本的管制原則是必要的底限?
在現行的網路服務中,我們常認為需要有法令來做服務提供者,與服務使用者的權益保護。但是這樣的保護,應該做到什麼程度?例如之前的金融風暴,其實在現有的法令下,依然無法有效保護消費者。
所以,其實針對所有的不同創新模式,我們都該先盤點現有服務與管理模式?我們是否該相信,創新的服務是否可以用資訊技術等方法帶來更好的管理模式?
但是銀行業不就是一種中間人?現在我們要談去中間化時,是真的去中間化嗎?還是降低成為中間人的門檻?
那,是否金管會本身就該重新改組了?政府除了法令,在制度與組織上真的有準備好要面對這些新的挑戰(競爭者)嗎?
政策上,可以提供何種機制或流程,協助去中心化的新模式實驗與展開?
去中心化的結果是指無政府?會否助團化?政府角色為何?
網路帶來的改變,真的有影響到實體法令的規範嗎?UBER或airbnb不還是一樣是現有法規在規範?新的差異應該只是中間仲介的管理?
呼叫小黃等於是現有程序的「優化」?在這樣的優化過程中,會跟現行法律有衝突的地方嗎?
與其說是「去中心化」,或許「多重選擇」會是更好的形容?
台灣不是第一,是騙人的第一,那是有考題後有人去回答。
開放資料的最大問題是在國家數位化和資料管理上沒有人要處理。結果馬上就要跳到開放資料這一塊。台灣很多問題不也是一樣,都不處理該處理的問題,反而去處理不該處理的。
筆者在整理這些Slido上的問題時,想到在《Blockchain Revolution》一書中,共同作者對於「共享經濟」(Sharing Economy)的看法:
Pundits often refer to Airbnb, Uber, Lyft, TaskRabbit, and others as platforms for the “sharing economy.” It’s a nice notion — that peers create and share in value. But these businesses have little to do with sharing. In fact, they are successful precisely because they do not share — they aggregate. It is an aggregating economy.
許多論者都說Airbnb、Uber、Lyft、TaskRabbit和其他平台是所謂「共享經濟」,這是一種很好的說法,因為用戶彼此分享創作與價值。但說到這些企業本身,就和分享沒有任何關係;事實上,這些平台獲得如此的成功,正是因為不分享;他們做的是匯集。所以本質上這是「匯集經濟」。
P.17
作者甚至認為在未來,這些整合資訊的服務平台將會消失:
Instead of putting the taxi driver out of a job, blockchain puts Uber out of a job and lets the taxi drivers work with the customer directly.
區塊鍊技術不會讓計程車司機失去飯碗,反倒會讓Uber沒飯可吃,因為區塊鍊能讓司機直接服務顧客。
~P.18
這些在未來都會成為網路治理上的重要議題,諸如工作權、AI可能會取代人類的工作,都有待大家一同討論。
台灣網路交換中心的議題與挑戰
由於參加TechGirls活動,筆者回到會場時,這場討論已經進行一陣子,而且對我來說,這是難度較高的議題。
在談論數位經濟、電子商務,甚至是如何縮小數位落差時,都免不了要面對一個現實:台灣網路環境其實不算太好。筆者過去幾次透過遠端網路連線參與各種會議,多少都會遇到斷訊、無法即時表達自己意見的狀況。在台灣這樣的科技島,竟然還有網路基礎建設不足的問題,實在不可思議,連網路會議都無法穩定進行,實在荒謬。
這場談的內容偏向技術層面,所以我比較難聽懂這樣的議題內容。唯一讓我有感覺得就是:我就是每年付800元台幣註冊.tw網域名稱的笨蛋。
如何讓更多人理解網路治理議題
這個議題不只是各國的IGF,連APrIGF,大家都在討論這個議題。在APrIGF 中,大家討論的是如何讓政府與官員更積極主動地參與網路治理議題,在台灣則是希望能讓全民都能參與,並且擴散相關知識。
如何讓更多人理解網路治理議題
除了各種網路治理與技術的相關專有名詞讓人卻步外,網路治理的資訊落差也是問題。台灣是個高度自由且對人民高度保護的國家,所以人民在使用網路時,並不擔心自己的個人資料會如何為第三方使用,或是隱私如何不當曝露。事實上,台灣經常發生個資與隱私外洩問題,但一般民眾大概只在發現自己權益受損時,才會有所反應。歷年來發生這麼多個資與隱私外洩的案件,大概也只有幾次集體求償成功。
網路治理是否需要全民參與?這點筆者持保留態度。如同不需要全民瘋政治一樣,我認為只要對網路治理有興趣的人參與就好;但相關的利害關係人,如政策制訂者、業者等等,則需要更加積極主動參與討論。一般民眾該注意的,是如何為自己爭取對等的權益。
本次會議的觀察與建議
今年的TWIGF在經費極為拮据的狀況下,讓所有的議題集中於一天討論,還安排了TechGirls對談。會議當天適逢大雨,但令我意外的是,現場參與的人數並不算少,也有人透過網路直播線上參與。
訊息發佈管道
在國外,不論是哪種等級的IGF會議,除了現場的討論外,在Twitter也有熱烈的即時討論;但由於台灣人比較不愛用Twitter,所以相較下,Twitter上的TWIGF相關討論很少,而且只有少數Twitter用戶和國外人士參與討論。
另一方面,台灣用戶甚多的Facebook上,也有不少TWIGF相關討論;但由於較為封閉的系統架構,加上台灣人使用hashtag的習慣,在Facebook上較難收集與會議相關的訊息與討論。
這其實反應了台灣人使用網路服務的特性:國際間較常用來交換訊息的Twitter,台灣用戶的使用度較低,討論集中於少數使用者;台灣一般民眾對封閉性較高的Facebook與LINE有較高的黏著度,以致於在會議訊息傳遞上,過度集中在這兩個服務平台。
這可以探討的議題層面很廣,例如:
如果要進行國際交流,除了Twitter之外還有什麼服務可用?
如何突破語言上的限制?
在Twitter上如果要進行國際交流,一定得使用英文,也得使用hashtag才能引起注意。以下是我當天在Twitter上被轉貼最多次的訊息;這不是因為#TechGirls,而是因為我們在開始之前談了Blockchain和如何挖礦,這些關鍵字引起了相關族群的注意,所以轉貼這則訊息,或是因這則訊息而追蹤我帳號的人,多是與Bitcoin、挖礦有關的帳號。
Talking about #Ethereum, #Bitcoin, #Blockchain, #miners in #TechGirls pic.twitter.com/97SEBdlsZ2
— YingChu Chen (@yinchuchen) June 17, 2017
直播與逐字稿與其他
由於預算和人力的限制,這次會議僅能在某一會場進行直播,也僅透過Facebook 直播,但每場討論均全程錄影,日後也會公開。國際級的IGF會議,如APrIGF都提供現場逐字稿,但此次也因為人不足未能提供;未來後續撥空聽打或是由志工協助。
在會議籌備期間,也由於場地和時間的限制,而將原本分開提出的議題加以合併;在此也要感謝NII秘書處全力協助。
未來的期待
今年的TWIGF因為時程的關係,來不及將會議討論的結論整理送到七月於泰國舉辦的APrIGF中;但也有MSG成員會以個人身分參與泰國的APrIGF年會。未來TWIGF的舉辦時程應該配合APrIGF,才能將台灣的會議經驗與結論,在亞太區的APrIGF中提出。
去年的APrIGF,在一般會議之外,也針對青少年學子辦理yIGF;除了亞洲其他國家之外,台灣也有不少學生參與活動,了解亞太諸國在網路治理上的議題與意見,更學習到國際會議的開會方法。如果經費允許的話,希望明年的TWIGF也可以開設yIGF,除了讓大人了解年輕一代對於「網路治理」的想像,更可以讓對網路治理議題有興趣,卻不知該如何著手的年輕人,透過yIGF實際參與。畢竟他們是未來網路的主人。
[embed]https://medium.com/@rocketcafeonline/yingchu-90462750d3f3[/emb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