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型和平板電腦即將融合了嗎?/傅瑞德
在一篇昨天由Independent.ie網站發表、標題為「Tim Cook:蘋果不會融合MacBook和iPad」的訪談中,蘋果執行長Tim Cook表示:
我們強烈覺得,顧客想要的並不是一部融合Mac電腦和iPad的設備。……因為這樣一來的結果可能正如同我們擔心的,就是兩方面的使用體驗都不好、都無法滿足顧客的需要。
所以我們想要的,是做出全世界最好的平板電腦、以及全世界最好的Mac電腦;若把兩者硬湊在一起,結果將會是兩面不討好,在各方面都不得不妥協。
大約一個多月前,市場上開始出現像是「iPhone 6s 跑分贏 MacBook,蘋果的 ARM 筆電不遠矣?」這類的臆測文章,以所謂分析師的角度看測試數據,從iPhone 6s所使用的A9處理器的運算能力優異,就衍生出「蘋果可能會做ARM處理器筆電」的結論。
而我當時也以〈蘋果會做「比較快」的AX處理器筆電嗎?〉這篇文章回應,從整個產品面來思考同一個問題。當時我們的想法是:
Mac OS X(或任何電腦作業系統)一般來說都必須面對相對繁複的操作介面、檔案系統、輸出入介面,同時還要因應不同硬體配置的變化,而iOS要應付的則是相對簡潔封閉、而且經過最佳化的環境,所以要表現出色也比較容易一些。……即使兩者交換,彼此都不是能夠有效發揮的環境。
也就是說,即使以最簡化的商業決策來看,除了硬體效能之外,至少還要看兩件事情:1. 作業系統的適用性,2. 特定產品的預期使用體驗。
我們在前一篇文章中講了第一件事,而Tim Cook則講了第二件事。
Tim Cook在訪談中還談到了他們的解決方案:
X86個人電腦處理器和iPad用的Ax處理器,現在的差異已經越來越小;而我們現在做的則是找出同時擁有iOS和Mac的使用者,並且將某些功能做得在兩個平台之間運作更加順暢。例如Handoff功能,就能讓使用者在一部蘋果產品上工作,還可以在另一部上繼續。
最近由於大尺寸平板電腦iPad Pro的問世,再加上搭配鍵盤和觸控筆的設計,又讓很多人開始詢問上述的組合「會不會取代筆記型電腦」。
或許題目應該訂為「什麼樣的用戶會考慮用iPad Pro(或者微軟的Surface 4等同級產品)取代筆電」,會比大尺寸平板這個「類別」能不能取代筆電這個「類別」更有意義。
如果問題的目標是「A類車子能不能取代B類」,或許分析師們都會理智起來,先告訴你「問題不是這樣問的」;他們的第一個問題應該是「是誰要買」、第二個問題是「買來做什麼」、或許再加上「你有多少預算」、「有沒有特別中意的品牌」,最後告訴你A類可能比較適合你,而且A類中的X牌產品比Y牌更加超值。
如果Tim Cook以上的說法不是開玩笑、我們的想法也沒錯的話,「大尺寸平板(現在)能不能取代筆電」就完全是個假議題,而像微軟Surface Book這樣的跨界筆電即使設計創新、品質良好,但這樣的概念在市場上究竟有沒有生存空間,就相當值得思考。
可以在筆電和平板之間迅速轉換、兼具觸控和鍵盤操作方式的產品並不新奇。微軟早在2002年就已經有過稱為TabletPC的產品,但是並不算成功;過去十多年也一直有人在嘗試類似的概念,例如2006年的Origami PC(或稱為UMPC),雖然把話題炒熱的一陣子,但仍然沒有造成後續的風潮。
這些產品不好嗎?不見得。落伍嗎?都是當時幾家大廠努力研發的最新概念和技術。
那問題是什麼?簡單的說有兩個不同層面的答案,一個是「不是時候」、另一個是「只是廠商/工程師/產品經理自爽,認為有供給就會創造需求」。
在這方面,蘋果毋寧是比較「保守」的。在我們昨天刊出的「AR和VR的過去與現在,還有我們的未來」這篇文章中,剛好也提到這一點:
他們(蘋果)往往會刻意繞過大多數廠商都在走的路(像是頭戴式設備),而在將來的某個時間點上以性質和技術類似、但遊戲規則完全不同的產品,跳過整個產品世代認為「理所當然」的路徑,以難以預測的手法另闢戰場。
或者換個比較通俗的方式來說,蘋果會秘密進行一些關鍵技術的研發,但在產品形式方面讓別人先走,等即將水到渠成的時候再出來狂割稻尾。
如果撇開1994年的Newton PDA不談,蘋果可以說醞釀了將近整整十年才推出一鳴驚人的iPhone、以及之後的iPad,也一直等到iPad Pro的上市,才開始認真加上鍵盤和觸控筆,讓外界覺得好像是要變成「另一種筆電」的樣子。
幫iPad加上觸控筆或許不像是蘋果會做的事情,但如果知道曾經在它之前出現、用途類似、而且很可能被搶走整批用戶的Wacom Cintiq繪圖板,就一點都不令人意外了。至於Steve Jobs曾經在2007年說過的「誰會想用觸控筆啊」,雖然有很多技術上的原因可以緩頰,但也就是此一時也彼一時也了。
言歸正傳:筆電會跟平板融合嗎?
說不定有一天會,就像當年吉普車和貨車忽然結婚生出休旅車一樣,沒有人知道;但不會是分析師只看硬體就猜的那樣,也不會是在沒有考慮使用體驗和實質需求之下,只是因為能做所以就做了、但過了一年卻整個「類別」都不見去的失敗作品。
補記
幾乎與本文撰寫同時,網路上就出現了比較iPad Pro和Wacom Cintiq繪圖板的影片,請有興趣的讀者參考。
[embed]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8xZedh_hUQ[/emb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