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想創業的年輕朋友:創業前你可以做的事情
筆者在演講中分享過《六分鐘的戰場,新創募資簡報》之後,已經不只一次有學生會走到我身邊問這兩個問題:「老師我想創業,但是我該怎麼準備?」或是「老師其實我有幾個題目,想聽聽你的意見」。
每次聽到這樣的問題,我都覺得這兩個非常有意思,因為這完全是兩個不同關鍵面向;這基本上是在探討「什麼叫創業?」和「創業題目的挑選」,這也是我覺得應該要寫出來,跟想創業的年輕人分享的原因。
「老師我想創業,但是我該怎麼準備?」
這是個有趣的問題,而我最近在聽到這樣的問題時,我都會反問「什麼叫做創業?是公司申請好的那一刻才叫創業嗎?」。學生們聽到這反問時,大多有點意外,心中可能想著「不是這樣嗎?」
這讓我想到,資訊產業的專案有一種開發模式叫做「敏捷式開發」,而相對於敏捷式開發的,則是傳統的「瀑布式開發」。在概念上最簡單的差異,就是過往的「瀑布式開發」是在初期與客戶談好需求,然後就開始製作產品;直到產品要完工之際,才給客戶看產品並進行驗收。
勇敢的跟現實碰撞,認識現實的商業運作。
過去,這樣的結果往往並不如意;而「敏捷式開發」則是在開發的過程中,週期性的不斷與客戶溝通,包括接收一些因應市場變化、或是客戶需求變動的調整;整個過程中,開發商不斷得抓住客戶的需求。
我會把不斷抓住客戶需求這一點,看做是「不斷探索現實的世界」;要是你想創業,你可以準備什麼?你可以不斷的探索現實世界──從商業模式中去訪談上中下游廠商或消費者,看看他們對你的合作方案或產品是否有興趣。
我看過很多「想像中的需求」,很多創業家都覺得對方會需要他的服務,或是覺得他提出的合作方式很吸引人,但是卻從來沒有真正跟對方實際的討論過、接觸過。很多創業者真的是在團隊、產品都已經製作完成之後,才開始去面對客戶,而客戶一句話「我不需要」就可以把團隊搞得兵荒馬亂。
你可以這樣準備,去問問想像中運作環結上的每一個單位:
產品需求驗證:你是否解決了什麼痛點?這痛點痛到值得付費嗎?
商業運作驗證:合作規模他們可以接受嗎?量產大小與建置成本、甚至資金需求是什麼?
商業策略驗證:你提出的合作方案,有沒有牴觸他們的業界文化?
人脈資產驗證:甚至你找不找得到這些人談,都是一個很關鍵的事情。
這是產品需求面與商業運作策略的驗證,在你還沒有創業(申請公司)前你就可以做的事情。也相信這些驗證的動作其實也是很多新創公司一直缺乏或是太晚去執行的事情,所以如果你問我,在創業前有什麼可以準備的?我會這樣建議你:「勇敢的跟現實碰撞,認識現實的商業運作」。
而假如你想聽學理的建議或是更進一步已經有產品出來時怎麼驗證市場,你可以去看這幾篇文章:
「老師其實我有幾個題目想做」
相信很多人聽到這樣的問題都會反問「那你自己最想做的是哪個?」這的確是一個關鍵的問題,也是創業者的動機是否充足、而且會不會分心或是想像太過於天馬行空的關鍵之一。
但是我想再多提出三個小觀點(畢竟自己最想做的和是否值得做是兩回事)給想創業的朋友們思考。
1. 盤點商業模式中的成功因素:
盤點題目的所需的成功因素,再從成功因素看哪一個題目準備的最充分?別人沒有看到的洞察?超強的產品?關鍵的人脈?既有的通路?
2. 最可行與快接觸市場:
哪一個題目在短期內,你最容易可以有獲利或是具體產出?已經有潛在客戶名單了嗎?你知道可以在哪邊行銷到對的族群嗎(獲得第一個「100位客戶」)?
3. 差異化服務與延伸性服務:
只要有實際作為,你就在創業的路上了。
市面上已經有主要的競爭者了嗎?如果有的話,你和他們的差異在哪裡?這個差異點,會是吸引人們來使用產品或是服務的要素嗎?
而這三個方向,其實是在幫忙衡量出「好的時機與大環境之間的關係」。當然包含上一個問題所提到的驗證的概念,都是我們在創業或是成立公司之前都可以做的事情。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當你「想」創業的時候,是不會有任何意義的,你也根本想不出什麼;但是,只要你開始真實的接觸市場、消費者、可能的合作夥伴,其實也就已經在創業的路上了。
補記:
有人問我是否有寫給「不年輕」創業家看的文章;這個族群我只能解讀為「年紀稍長的創業家」(工作資歷五年以上)。這樣的創業家,可以參考〈離職前你可以做的三件事〉這篇文章。它雖然不是專門寫給創業家看的,但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最關鍵的概念,就是你是否有利用你的工作來累積未來的潛在客戶、創業團隊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