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瓶又要裝新酒:從WiMAX到物聯網,政府還要帶台灣走錯路嗎?/TWicic
編按:本文由倪可誠先生執筆,原載於TWicic粉絲團,本站取得授權後編輯刊出。
最近幾天,連續有台灣電信業者宣布物聯網發展計畫。台灣之星說:「我們要成為台灣NB-IoT[footnote]Narrow-Band IoT,是一種窄頻低功率的無線通信規格,強項是可在室內使用。[/footnote]的先驅者」,又說「NB-IoT是物聯網的未來,而LoRa[footnote] 另一種強調低功率、長距離,專為物聯網使用設計的無線通信規格。[/footnote]就是WiMAX」。
隔了兩天,亞太電信大規模邀來幾十個合作夥伴,宣布了物聯雙網解決方案。亞太電信的雙網指的是LoRa網與LTE網,但先動起來的會是LoRa網;亞太電信已經在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布設500個LoRa熱點(基地台),這也是台灣第一個真正可以開始提供服務的物聯網專網。
朋友問我:「台灣之星說LoRa是WiMAX算不算是罵人啊?」,這問題問得好,特別是台灣之星還說:「祝福同業成為唯一發展LoRa的業者」,這算是挑釁嗎?
WiMAX大失敗,教訓不遠
WiMAX可說是台灣產業政策發展歷史上的大敗筆,其中有許多恩怨情仇,有人因此傾家蕩產,有人因此而一蹶不振,也有人因此大發利市。
一直到現在,還有人會挖苦的說,當年沒做WiMAX的,後來都成功了;沒認真做WiMAX、半途落跑的,也還能少輸為贏;而一路認真到底做WiMAX的,都輸慘了。
說「LoRa就是WiMAX」,觸動的是台灣押寶發展WiMAX卻一敗塗地的敏感神經。當年那轟轟烈烈的370億元「M台灣」計畫,如今安在?
回顧WiMAX的發展歷程,當時的產業政策方向是:先在台灣練兵,然後整場(廠)輸出,帶動台灣產業逐鹿全球市場。簡單講,就是先在台灣建立成功的WiMAX應用場域,然後將在台灣成功的解決方案外銷,進而帶動整體產業的成長。
先練兵再整廠輸出的產業發展邏輯,雖然看似合理,但從來沒有成功過。
事實上,這樣的產業政策發展思維延用迄今,不論是物聯網、5G都可以看到同樣的敘述。這樣的產業發展邏輯看似順理成章,但事實是,從來沒有成功過。
投入370億元的M台灣計畫,花了300億元在全台灣挖管埋溝建設光纖網路,到現在十多年過去,有人知道那些管溝裏面埋設了多少光纖嗎?那些光纖開始提供服務了嗎?創造多少價值?改變了什麼問題?70億元的M台灣應用計畫,幾乎每個地方政府都有申請,說要做智慧城市,結果呢?效益是什麼?當時補助的各種應用服務,之後有商業化嗎?有外銷成功嗎?
當時發出六張WiMAX執照,建了五個通訊網,然後呢?台灣有因為一個好技術,所以長出好的應用服務嗎?問題是在技術,還是其他因素?
這些事,難道真的沒有人覺得怪嗎?除了判斷失準、人謀不臧以外,難道沒有人檢討台灣產業政策思維邏輯和推論,是不是太過簡單?這麼多年,難道沒有任何一點進化嗎?
花大錢做大計畫,留下了什麼?
前兩天,國發會副主委龔明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之前提出的國家級投資貿易公司將在九月成立,而物聯網將會是投資發展重點,目的在於讓台灣廠商透過國家級投資貿易公司作為投資平台,進而將尋找可在自家物聯網解決方案開放平台上進行創新應用開發的新創團隊;透過投資與結盟,建立正向的物聯網產業發展循環,同時也可藉此吸引新創團隊來台設立總部據點,讓台灣成為創新創業中心。
這一段論述邏輯,組成元素是「技術+產品+平台+開發者+應用服務」,政策邏輯四平八穩;但就跟「練兵+整場輸出+拓展國際市場」的邏輯一樣,乍看都沒有大錯,但真的執行起來,卻全盤皆墨。
如果真的有這麼容易,那,台灣過去這麼多年,為何都沒有出現過成功的例子?
如果政府當年引導WiMAX主攻非消費性應用,物聯網可能就已經直接長在WiMAX上了。
政府要出100億元參與這個國家級投資貿易公司,再加上其他民間廠商參與,總投資可能有個幾百億元。說實在話,很多台灣公司都有百億元的投資實力,當年宏達電買S3、宏碁買iGware,都花了三億美元上下;這說明台灣公司不是沒有錢,也不需要靠政府出錢壯膽。
如果錢不是問題,那麼成立國家級投資貿易公司的邏輯,就只剩下龔副主委口中說的「創造正向循環」;但這個正向循環之所以無法建立,問題出在哪裏?成立國家級投資貿易公司,會是解決這個問題的良方嗎?
同樣的,當年的WiMAX建立在「練兵+整場輸出+拓展國際市場」,編了預算、寫了專案、架了網路,然後呢?解決方案在哪?應用服務在哪?很多人也許還記得,當年WiMAX政策中有一項,是由國發基金與產業界合資成立國際級的系統整合公司,扮演的就是整廠輸出、拓展國際市場的角色,結果呢?這家系統整合公司,從頭到尾就是個只在報紙上出現的公司,實際上沒有任何角色,就連到底有沒有成立,外界都搞不清楚。
用錯方法解錯題,出來的答案會是對的嗎?WiMAX這個例子正是如此。
當年WiMAX釋照,選的是2600MHz頻段,現在大家都很清楚:2600MHz頻段的高頻、低穿透率,根本不適合用在消費性網路服務,但當時力挺WiMAX的台灣政府有想到這一點嗎?並沒有。於是一堆拿免錢執照的業者,開始推消費性無線寬頻上網服務,然後就死掉了,沒有留下任何有用的東西。
如果一開始政策方向導引的是往非消費性的網路應用服務發展,不論是販賣機還是城市監控、停車位監控等等使用WiMAX技術,現在大家在講的物聯網,不就直接建起來了嗎?果真如此的話,這些WiMAX業者,會淪落到幾乎沒有人用,然後被簡單賜死嗎?台灣現在口口聲聲要發展的物聯網應用服務,不就能直接在WiMAX網路上長出來嗎?
很多人說WiMAX業者可憐,是被政策犧牲的一群;但在筆者看來,這些業者當初就只是想賺容易的錢,去拿政府政策「鼓勵」、幾乎不用錢也沒有任何要求的特許執照,就是最好的證明。
一念之差,十年之恨。從WiMAX到物聯網,台灣的產業政策錯誤遺毒,至今猶存。
同樣的錯誤邏輯,物聯網再套一次
之前TWicic有篇文章提到:「從物聯網到智聯網,嗯,『應用服務』該不會是下一個雞湯塊吧?」。
在我看來,以現在的走法,「應用服務」不會是雞湯塊,而是風味添加物。台灣還沒有搞清楚,要把物聯網、智聯網、或其他大菜煮成什麼味道、要給什麼人吃、什麼人會喜歡吃。因為「應用服務」就只是一個名詞,沒人知道是什麼,只知道加下去可能會有味道。
政府一面高唱發展新領域,法規制度卻完全跟不上。
大家口口聲聲說要鼓勵台灣發展物聯網應用服務,但前不久的一則新聞卻讓人傻眼:有家中華電信轉投資的勤崴國際,發函給負責電信監理的NCC,要求解釋「車聯網」服務是不是屬於二類電信業者;NCC在討論過後,認定這家業者規劃要推出的車聯網服務,因為有向電信業者購買4G SIM卡門號,所以依現在規定就是要按二類電信業者身份申請許可。
這個新聞讓我傻眼的原因有二:第一,這代表許多有意投入物聯網應用的業者,都必須顧慮是否觸碰到到二類電信業限制的規定,不論是既有業者或是新創業者都是如此。一旦被認為是二類電信業者,不論是申請資格、營運監管都必須照章辦事,而台灣現在的電信法規還停留在三十年前的架構與思維,用來管現在的應用會有多荒謬就可想而知。這顯然會大大影響發展物聯網應用服務的活躍程度。
第二個讓我傻眼的原因,來自於這次去函要求解釋的這家勤崴國際,是中華電信持股三成的轉投資公司。有業界人士私下說,這種事不講破都沒事,大家就慢慢做;一旦有人跳出來捅破,NCC就只能表態,到底是有多笨才會去跳這個坑?又或者這公司其實是在幫電信業者圍事?
是的,這就是台灣政府,一邊大張旗鼓要砸錢發展物聯網應用,在另一邊卻往完全相反方向在做,而且還對已經出現的問題毫無知覺。
用錯方法解錯題,再度得到錯的答案,不就是這樣嗎?
之前有媒體報導,現在台灣政府推的物聯網等等政策,有許多參與其中的幕僚團隊,當年都在WiMAX政策團隊之中;難道這些人都沒有從過去的經驗學到教訓嗎?當年的WiMAX是非戰之罪、不是他們的錯嗎?
先搞清楚政府責任,再談要做什麼
政府政策思維的荒謬,不止於此。
前幾年台灣剛開始有人在談開放資料Open Data,我去了一個座談會,在那個座談會上有政府官員、有公協會代表、有剛被注意到的「開放資料」社群代表,我一直都記得那個座談會的氣氛,非常怪異。
因為座談會的主題是「開放資料」,重點應該在於「開放」,也就是要如何讓資料鬆綁開源介接;但那整場座談會談的卻是「資料」,講的是產業化,商業化,專案化。我一直記得有個公協會代表說:「這真的是一個很重要的題目,所以希望政府要重視,希望可以撥更多預算來幫助民間一起研究。」
後來與朋友談到那一場座談會,推動Open Data多年的朋友只給我一句話:「貴國政府眼中只有一件事,就是產業化。」
許多新技術的影響層面擴及整個社會,但政府永遠只看到產業面。
開放資料可以為整體台灣創造的效益,不只是看產業面,也會展現在社會面、政治面、生活面、甚至是更深層的文化塑造;雖然這些都很難算ROI,但這不就是政府該做的嗎?如果政府不做,難道要讓NGO、社群、公民運動來做嗎?
物聯網也是一樣。它只是產業議題或經濟議題嗎?會不會是攸關整體台灣整體未來生活方式、社會結構的問題?不要忘記物聯網只是一個元素,背後更大一層,是無所不在的數位化。
之於經濟、產業、社會、生活、公民,政府的角色到底應該是什麼?
台灣的產業政策,太習慣於用大國思維的那一套,先在本土市場練兵,然後征服全世界。但筆者要真心的說,台灣政府真的很不會這一套。
所以,政府真的不要勉強,就讓專業的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