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設備生態系的興起,與PC的終結/Benedict Evans
科技進步的方式之一,是每個世代都帶來規模上的改變。例如過去從大型電腦主機到迷你電腦、到工作站和PC、再到現在的行動裝置,都是規模上的變動;而每一代的規模變動,都重塑了新的生態系和創意核心。
現今iOS和Android智慧型手機的銷售量(不包含平板電腦)已經比PC高出5倍,而且這個數字將會在幾年之內變成10倍;也就是說,這又是一個全新規模的生態系。
每個世代的新產品都會先創造全新的市場,獲得經濟規模,然後再回頭侵蝕上一代的市場;例如PC在以「只是PC」的型態銷售了10年之後,才開始回頭吃掉工作站的市場。行動設備會以相同的方式發展嗎?行動設備會取代PC嗎?如果是的話,會怎麼取代呢?
或者,您終究還是需要一部PC來當做「工作機」?
過去與現在的工作環境
從現在看未來,人們總是會覺得手上的「玩具」不能拿來工作。在1960年代,真正的工作機是這樣一整套的:包括一部打字機、一支電話、以及一部電子機械式加法計算機。
在這張照片裡,每個人都像是試算表裡的一個小格子,而整棟大樓則是一個試算表檔案;每個禮拜,頂樓上的某個主管會按一下「F9」鍵,然後整棟大樓就會動起來、重新計算一次,所謂的「工作」不過就是這樣。
10年之後,這家公司買了大型電腦主機,把計算機全部報廢;到了現在,每週都有成千上萬的企業主管從公司系統下載資料到Excel裡做圖表,然後把圖表貼到PowerPoint裡、加上一些重點資料,然後寄給更大的主管或股東。
然而,他們工作的重點其實不是做簡報檔,PowerPoint只是工具,重點是做事;未來,他們的簡報工具應該是一個顯示即時資料的SaaS儀錶板。
也就是說,所謂「工作」的型態是隨著新工具與時俱進的:首先是工具去配合工作內容,然後工作內容又會轉型去配合工具(關於這一點,請參閱筆者先前寫的另外一篇文章)。
同時,那些原本被認為「上不了檯盤」的玩具也一直在進步。在2000年前後,如果我們要做個「應該沒辦法搬上網頁來做的工作」列表,CAD(電腦輔助設計)和影片剪輯應該都會名列其中。
但現在「Onshape」服務已經讓使用者在網頁上不只可以做CAD,還能做雲端資料管理和版本追蹤;也就是說,不僅能做套裝軟體版的工作,而且還做得更好。
Onshape的創辦人其實在業界已經很久了。久到什麼程度呢?別說CAD不能在網頁上做了,過去還有人信誓旦旦跟他說CAD不能在Windows系統上、甚至不能在PC上做,而且PC還只是玩具而已。
同樣的,「frame.io」服務現在也讓使用者在網頁上就可以做影片剪輯。換言之,所謂「只在套裝軟體上才能做的事」已經慢慢在減少之中。筆者先前其實在其他文章中就已經提過:
現在該是我們轉換心態,把PC(而非智慧手機)當做「功能有限的設備」來重新思考的時候了。
從這個觀點來看,每一種新的運算設備都不可能馬上適應當時的工作型態,但隨著時間推移,這些設備也會進化、而原有的工作型態也會自己調適,慢慢轉移到這些新的設備上。
在科技的領域中,「不可能」的時效看來只有5到10年,而「很快」也差不多就是這樣。
所以我們說,工具是會改變的,而行動設備也是工具的一種,也會改變。但這句話背後的意義是什麼?所謂「行動設備」的意義又是什麼?
PC是「個人電腦」(personal computer)的意思,所以其實涵蓋的範圍很廣;先撇開提款機或工廠機具這類用途不說,試問地球上的15億部電腦之中,有多少真的屬於「個人」,而不是在家庭中分享、或者其實是公司名下的資產?大概也有幾億部吧?
同樣的,其實「行動設備」也是個頗有疑義的名詞。
「行動設備」到底是什麼?
首先,「行動設備」並不完全是那麼「行動」;舉例來說,其實有很多這類設備都還是必須依賴(相對固定的)WiFi無線網路。人們在使用智慧手機的時候,身邊多半還有一部筆記型電腦;相對來說,在街上走路、或是在咖啡店等外帶時上網的機率則稍微少些。
如果「行動」不能代表你的狀態、或者不是你使用的網路,那麼它又是什麼?
要定義「行動」,曾經有過一種比較簡單的標準:沒有全尺寸鍵盤、小螢幕、作業系統不是全多工;但是這年頭的行動設備很多有鍵盤、螢幕不小、而且系統還可以多工。
Steve Jobs曾經告訴蘋果團隊「iPad只是大螢幕的iPhone」。但是問題來了:那麼iPad Pro和Surface Pro之間的差異又是什麼?它們都算是PC的一種嗎?我們當然知道這兩者是不同的,但它們之間的不同有那麼重要嗎?它們和MacBook筆電又不同在哪裡?
它們和跑Windows 10的Lumia手機插上鍵盤,又有什麼不同?Lumia和插上鍵盤和螢幕的Mac Mini不一樣嗎?為什麼?
總之,PC和行動設備之間的差異,並不在於螢幕大小、或是有沒有鍵盤。
效能也不是重點(或者說,很快就不會是重點了)。iPhone 6S在某些方面的效能比Macbook更強,iPad Air的速度也比之前的微軟Surface平板電腦快,iPad Pro比起最新的Surface也在伯仲之間。摩爾定律(Moore’s Law)現在可以說適用於任何一種裝了電池的設備上。
同樣的道理,在軟體的領域裡也是一樣的;光是看能不能多工、或是有沒有視窗,都已經不能用來區別PC和行動設備。軟體就是軟體,軟體是會改變的。
只是排列組合的問題
從另一方面看,一些外觀型態上的差異,跟設備本身的特質也沒有絕對關係,只是排列組合的問題而已;如果我把鍵盤用強力膠黏在iPad上、然後安裝一套Office,它就是一部筆電嗎?全世界15億部PC上執行的軟體,有多少是iPad上一定沒有的類型?而且如同前面問過的,這些「一定沒有」的軟體有多少人是「一定要用」的?
如果我想辦法在Surface上裝Android系統、然後再裝上Office,我會得到什麼、又失去什麼?「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之間的差異,會比兩部分別接上大螢幕和小螢幕的PC更大嗎?
從這個角度來看,與其將「平板電腦和智慧手機」歸在一類、「各種PC」歸在另一類,不如用「螢幕比較大」和「螢幕比較小」的分法。也就是說,有一種設備是你會隨身攜帶的(例如手機),而在使用時是否搭配家中或辦公室的大螢幕設備都可以。
過去,我們做選擇的對象可能是「筆記型電腦」或「桌上型電腦」,而現在我們的選項還可以加上「平板電腦」,差異在於您想用它做什麼事。也就是說,平板電腦應該和前兩種電腦歸在同一類。
如果您認為,未來這些設備的區別都會逐漸模糊,差異只在螢幕大小、有沒有鍵盤(其實這些都算不上真正的差異),那麼或許Windows 10會是您的選擇。如果我們不將「電腦」這個詞限縮在特定的形態上,只要功能類似就可以,那麼「行動設備」和「PC」甚至可以看成是同一個類別。
在這個前提下,讓它們使用同一個作業系統似乎是個好主意;因為如此一來,舊有的生態系就可以拓展到新型態的設備上,只要稍微調整操作介面來配合觸控功能即可。
大概吧。
滿足過去,還是未來?
這是一部1983年時的IBM XT/370,跑的是微軟的MS-DOS系統;但在加上一片介面卡之後,也可以執行1970年代S/370大型電腦的指令。這個組合賣得不錯,很多顧客都非常喜歡,但它顯然不是針對未來設計的解決方案。
這個比方不是很完美,因為Lumia確實可以執行跟PC版一樣的Windows 10程式碼,而不是同時支援兩種不同的系統;而執行Windows 10的Lumia或Surface都屬於這個生態系。所以,我們或許真的可以將舊的生態系放在新型態的設備上、也有人會買這樣的組合,但這會是未來嗎?
這會像是老車改新款,雖然滿足了眾多死忠車迷,卻可能讓他們忽略了未來的電動車、甚至無人駕駛汽車嗎?
讓我們再來看看更古老的例子──一款叫做Republic Rainbow的飛機。
在二次大戰結束同時開發的這款飛機,一直是同級尺寸活塞引擎機種中的速度冠軍。它發揮了活塞引擎技術的一切潛力,效率甚至比當時的噴射引擎更高。
但我們都知道,噴射引擎才是未來,而活塞引擎已經達到了它的極限。
每個世代的技術發展,都會經過一道「S」形的曲線:首先是一些缺乏實用性的產品慢慢改進,然後在一些基本障礙解決之後急速發展,最後在繼續精進、解決剩餘問題的過程中逐漸趨緩。
PC目前已經在最後的平緩階段,就像是當年的Rainbow飛機一樣。它們之所以能趨於完美,是因為我們一直在改進過去發明的技術,而最近的創新則還在萌芽之中(就像當時Rainbow利用排氣來當作額外推力一樣)、而且暫時還沒有什麼大的突破可以讓大家去挑剔。
新的生態系已經逐漸成形,舊有的創新發展已經變得平緩,而且新舊曲線也已經出現交錯;而這樣的新舊交錯,正是不同世代的產品看起來相像的原因。
例如Surface Pro和iPad Pro或許看起來很像,那是因為它們正處在不同曲線的同一點上;iPad或許現在的位置還比較低,但它的走向是往上爬的。
也就是說,在這個交叉點上,你可以做「看起來像是新的,但利用的是舊生態系」的產品,或是反過來也行;而這兩者之間的差異,在於新的生態系可能有10倍大的市場,而且在新技術起飛的同時,舊市場卻已經日薄西山。
結語
回頭來看,如果跟鍵盤、螢幕大小、多工系統都沒有關係,那「行動設備」到底是什麼?筆者認為有4個條件可以看:
首先,iOS或Android在易用性方面都優於Windows和Mac OS,微軟在這方面或許也還不錯;但如果是在PC上,則還是得保留對於舊型態的支援(例如對不同硬體配置的相容性)。如果你喜歡把自己的電腦改來改去,這種「優點」或許不適合您;就像習慣以文字指令操作電腦的人,可能會不喜歡圖形介面一樣。但簡單的操作方式,確實可以吸引更多人來使用。
其次,iOS、ChromeOS、以及(不一定每個人都同意的)Android在安全防護方面的基礎都比較好;但隨著安全而來的,就是比較低的開放程度。但現在主要的安全顧慮來源,並不是染上病毒的遊戲磁碟片,而是在不知名的外國有一群人試著入侵貴公司財務長的小孩的電腦,然後發出釣魚郵件來騙取資訊,因為這樣做的C/P值更高。
ARM架構處理器(編按:多數iOS和Android行動設備的選擇)的基本耗電量遠比x86更低、願意投資在上面的企業也比較多。
更重要的是,ARM/iOS/Android所組成的生態系,商品銷售的速度比Wintel(Windows系統加上Intel處理器)生態系快了10倍,就像是20年前Wintel銷售速度比使用PowerPC的Mac電腦快10倍一樣。因為創新多半都出現在半導體、組件、以及軟體的領域──現在應該已經沒有人會開一家做Win32規格軟體的新公司了吧。(不過,企業用的Windows軟體還是會生存一段蠻長的時間,就像是過去的大型電腦軟體一樣。)
所以,如果要用簡單的方式來回答這個複雜的問題,就是當我們說「行動設備」的時候,不一定真的指「行動」,就像我們說「個人電腦」的時候不一定真的指「個人」一樣。
這跟螢幕大小、鍵盤、或是使用的地點都沒有絕對關係,重點在於規模已經達到Wintel系統10倍的ARM、iOS、以及Android系統將會成為未來運算工具的核心。
這個新的生態系、再加上資料中心的服務,將會成為物聯網(IoT)和穿戴式設備等領域的主流,而且將會挺進到傳統上由桌上型電腦主宰的領域。換言之,智慧型手機將會是未來運算環境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