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測智慧揚聲器並沒有想像中容易/Jean-Louis Gassée
Apple以剛推出不久的HomePod智慧型揚聲器,在這個新的消費電子產品類別中,投下了一顆震撼彈,也成為最具代表性的音訊運算產品;它的深度運算設計,更不是隨手開箱測試的文章可以窺其全貌的。
由於Apple的新產品多半一上市就炙手可熱,所以相關的評測文章很快就會跟著出現,而且不乏相當毒舌的批評,而作為Apple在「智慧型揚聲器」領域的第一款產品,HomePod當然也不例外。
然而,這些評測文章中有些說法彼此矛盾、忽視許多基本前提、有些則是將個人臆測當做事實來講。
其實,在評鑑智慧揚聲器的時候,我們可以從比較人性的角度(而非只看技術規格)來觀察,而且可以連同雖然不算最新、但已經開始進入消費領域的「音訊運算」(computational audio)科技一同考量。
在本文中,筆者會刻意忽略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技術的角度(另文討論),而把焦點聚集在HomePod內建A8處理器的區域環境音訊處理能力上。
揚聲器的鑒別原則
我在讀中學時,很喜歡玩收音機、擴大機、以及揚聲器之類的東西,並且接觸到第一款可以在店裡買到、以鍺金屬製成的電晶體「OC71」。當時還經常讀的,是Audio Critic雜誌發行人Peter Aczel寫的評論文章。
Peter Aczel經常在文章中,毫不客氣的批評許多「專家」關於發燒擴大機、訊號線、「CD調校」、以及其他種種拐音響玩家花錢的招式,例如「將某款高價位LED數字鐘跟擴大機插上同一個電源,就可以改善輸出音質」之類的說法。
Aczel曾經在他的文章中提到,要真正鑒別出揚聲器的好壞並不容易,同時也提出了我個人至今仍然相信的三個鑒別原則:
必須注意測試用房間、以及揚聲器擺設位置對音質的影響;包括反射材質可能導致聲音破碎、地毯和窗簾可能讓聲音呆滯等等;
所有對揚聲器的測試,都必須是「雙重盲測」,也就是無論是主辦者、或是測試者,都必須不知道正在播音的是哪一款設備;
最重要的是,輸出功率的差異必須列入考量;各款揚聲器的輸出功率,必須仔細等化至1db之內;因為,在任何測試之中,聲音比較響亮的產品「聽起來」一定比較好。
筆者讀最近一些比較HomePod、Sonos、Amazon Echo、以及Google Home的文章時,很懷疑有哪些測試環境符合以上的三條原則。在我看來,David Pogue所寫的這篇〈4款智慧揚聲器盲測記〉(four speakers behind a curtain test)是最接近理想的一篇。
David Pogue的測試
這篇其實已經是Pogue寫的第二篇相關文章。第一篇是他在出席Apple主辦的「知名部落客HomePod試聽會」之後發表,而第二篇則是在前篇遭受到一些批評之後,自己再重新進行測試的結果。
第二篇中提到:
當筆者發表出席Apple測試會的感想時,有不少人提出質疑;因為測試的環境是由Apple所設立的;他們問道:測試的音源是怎麼挑選的?現場無線網路的設定怎麼樣?……等等。既然如此,我就在家裡設定自己的環境,然後再測試一次。
然而,Pogue自家設立的環境也並不完美。他首先表示,各款產品之間的等化設定是「用耳朵做的」,這一點當然會有點問題;而且也不是「雙重盲測」,因為Pogue知道正在發出聲音的是哪一款產品。
雖然講這些有點像是吹毛求疵,但這些設定上的小問題確實可能影響參與測試的聽眾。不過,Pogue所做的測試,品質還是優於大多數的評測者、而且也比Apple本身做的「非盲測」更客觀一些。因為:
Apple甚至會在發聲設備的上面亮起燈號,所以我們當然知道是哪一台。
前面提到,Pogue的第一篇HomePod心得遭到了一些質疑,而他也把這些內容收錄到了第二篇文章中。這些讀者批評中,有一部分針對的是音源問題:
即使隔著簾子,如果你坐在某一台的正對面,聲音當然比較大!
還有一點也很重要,但是很難深入瞭解的:簾子的材質是否會影響揚聲器在房間中的音場特性?Pogue表示,他在掛上簾子之前,先讓HomePod「聽」過房間的音場;但在掛上簾子之後,先前記錄下來的音場特性還適用嗎?
音訊運算
現在,讓我們回頭來看看前面提到的「音訊運算」這個話題。
把聲音和電腦結合起來,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數位音樂創作早在1980年代初期就開始萌芽,諸如4X workstation之類的設備,也早就可以將人聲變成樂器。
我在1990年離開Apple之後,也有機會接觸過一些不同的數位音樂型態;例如電腦音樂先驅Max Mathews,就曾經以一支無線電指揮棒,指揮整個以電腦組成的交響樂團演奏。
[embed]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ZOzUVD4oLg[/embed]
28年之後的現在,音訊運算科技已經進步許多;而現今這些智慧揚聲器之所以擁有(理論上)更好的音質,關鍵之一在於它們有能力「聽」出所在房間的音場特性。
智慧型揚聲器的智慧
這些揚聲器能接收自己發出的聲音,並分析聲音被房間反彈、吸收、甚至強化之後的結果,並用以立即調整後續播放的聲音。舉例來說,如果左前方出現了不必要的共振現象,揚聲器就會減弱往那個方向的輸出。
同樣的,如果房間裡的人變多了、窗簾被打開了、或是出現其他噪音,智慧揚聲器就會自己調整等化器和音場空間特性。簡言之,就是它會根據房間和人員進出狀況來調適聲音。
至於個別產品在這方面可以做到多好,要看它內建幾組麥克風(至少需要兩組才能偵測音場)、幾組揚聲器(HomePod有7組)。理論上揚聲器是越多組越好,因為這樣更容易控制音量輸出的平衡。
由於低頻聲音中所提供的方向性資訊比較少,所以實際上最重要的還是高音喇叭(tweeters);不過如果低頻聲所造成的「震動」太強,系統還是能偵測得到、並且降低對應的輸出功率來改正。
評測揚聲器的困難
上述的原則和方法都蠻簡單明瞭的,但要實際應用在評比各家產品、而又客觀準確,並不是容易的事情。何況除了硬體之外,各家廠商在資料演算法方面也都有自己的不傳之秘,效果好壞更是各說各話。
此外,再加上諸如房間狀況、以及聆聽位置等細微的條件變化,即使是嚴謹的雙重盲測結果,也不一定就等於特定使用者的日常體驗。
技術上的複雜度、以及理想測試環境設定的困難,都讓評測這些新款智慧揚聲器更具挑戰性;所以,有些搶鮮開箱文會有彼此矛盾的說法,也就不足為奇了。
所以究竟哪一款產品最好,還是要等實際用戶再多一些,比較容易歸納出客觀的結果。如同前微軟資深主管Steven Sinofsky所說的:
Apple厲害的地方,在於專攻兩類用戶:一般使用者、以及產品開發者;而這個作法確實減低了「電腦專家」、甚至是企業IT人員的重要性。
長期觀察更重要
用比較粗魯的方式講,美國的消費性產品廣告圈,把喜歡搶鮮的顧客族群叫做「狗」,因為他們看到新出現的食物就會搶著吃吃看;在這個階段,這些顧客所反映的意見意義不大,重要的是觀察之後的長期買氣。
無論是智慧揚聲器、或是其他資訊產品,都得觀察初期熱潮退去、並且經過未來幾個月軟體更新之後的口碑,勝負才見分曉。
作為一位好「狗」,筆者雖然也快快買了一台HomePod,但還是會再等一等,聽聽下一波(算是第三波)其他使用者的看法。雖然我也不知道Apple在這方面的業務量會有多大,但很清楚HomePod在整個Apple生態系中的定位。
但也可以確定的是,HomePod推出得太晚;如果可以早些的話,不需要承諾那麼多功能,就可以超越更多顧客期望,行銷做起來也會比現在輕鬆得多。
(編譯/傅瑞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