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惠普和德州儀器的企業文化差異/程天縱
筆者在惠普公司服務了將近20年,在德州儀器公司也服務了10年。這兩家都是總部位於美國,世界知名的高科技跨國企業;因此有很多朋友請我對這兩家公司的價值觀與文化做個比較,並且評論一下哪一家的企業文化比較強。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對這兩家公司的歷史做個回顧,才能夠比較清楚的瞭解兩家公司之間的相同和差異。
由於惠普公司是大家公認的美國矽谷發源地和創始者,所以可能有比較多朋友瞭解它的歷史。因為我在之前的許多文章裡,都提到過惠普公司的兩位創辦人和早期歷史,因此在這裡就不詳細介紹了。
倒是德州儀器的早期歷史,對於大多數朋友來講比較陌生。我就在這裡做個簡單的介紹。
早期的德州儀器
美國德克薩斯州(Texas)簡稱德州,位於美國中南方、與墨西哥為鄰,是一個出產石油的地區。由於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歷史上是兵家必爭之地,因此經歷過六個不同的統治時期,所以是個有「六面國旗」(Six Flags)之稱的一個州。
德州儀器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30年。當時J. Clarence Karcher和Eugene McDermott兩人創建了一家叫做「地球物理服務」(Geophysical Service Incorporated,GSI)的公司,為當地石油工業提供地質探測的服務。
1939年,這個公司重組為「Coronado」公司,GSI則成為Coronado公司的一部分;1941年12月,McDermott和J. Erik Jonsson、Cecil H. Green、以及H. B. Peacock三位GSI雇員買下了GSI公司來獨立經營。
由於石油探勘和地質探測都需要非常先進的訊號處理技術,因此GSI成立了一個「實驗室和製造部門」(Laboratory and Manufacturing,L&M)。1942年起,GSI憑藉著源自石油工業開發的地質探測技術,轉而研發潛艇探測技術和設備,開始進入國防電子領域。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GSI為美國通信部隊和海軍製造了許多電子設備;戰後則延續了這方面的成就,繼續進行電子產品的研發和生產業務。
1951年,L&M部門憑藉著國防工業方面的業務,迅速超越了GSI地理部門的規模;因此,該公司被重新命名為「通用儀器」(General Instrument)。同年,公司又更名為「德州儀器」,也就是它如今的名字。之後,GSI逐漸變成了德州儀器旗下的一家子公司,直到1988年被出售給同樣從事石油探勘服務的Halliburton公司為止。
從1950年代初期開始,德州儀器投入電晶體(Transistor)的研發,同時也製造了世界上第一顆商用電晶體。1958年,在德州儀器新研究實驗室工作的Jack Kilby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款積體電路(Integrated Circuit,IC)。
回顧惠普和德州儀器兩家公司的歷史,重點在於德州儀器的創立並不像惠普公司那麼單純;從1930年創立之後,歷經重組、分拆、管理階層收購(MBO)、轉型,直到1951年正式命名為德州儀器公司。在這21年之間,德州儀器經過了許多經營層與業務型態的轉換。
相同之處
德州儀器和惠普兩家公司,都成立於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的30年代:德州儀器是1930年,惠普公司則是1939年。而兩家成立之初,都專注於儀器的研發和製造。
檢視兩家公司曾經生產過的產品,會發現兩家公司有極大的相似度。測試儀器就不用說了,包括半導體、迷你電腦系統、家用電腦、筆記型電腦、攜帶式計算機、軟體、內建計算機的手錶等等,都是兩家公司曾經生產過的產品。
德州儀器的三大價值觀分別是:Integrity(正直)、Innovation(創新),Commitment(投入);而惠普的五大價值觀之中,有三個和德州儀器相同,另外還增加了Trust and Respect(信任與尊重)和Teamwork(團隊合作)兩項。
相異之處
1. 民風不同
德州儀器創立所在的德州,相對於西海岸的加州而言,民風比較保守;而惠普則創立於移民首選的加州灣區,民風相對比較積極主動、冒險犯難,文化上較為注重創新與創意。
2. 企業文化不同
雖然兩家公司在過去80年的發展上,曾經有許多產品是非常類似的,但由於產業發展和領導人的策略影響,今天的惠普已經成為了一家生產個人電腦和印表機的公司,而德州儀器則是世界著名的半導體公司。
由於產品和產業的不同,這兩家公司的作風也漸行漸遠,造成了文化上的差異。依照我的洋蔥圈模型,這兩家公司的核心價值觀是非常接近的;但在第二圈「策略與願景」、第3圈「目標與管理」、和第四圈「決策與行為」方面,都起了很大的變化。
尤其在1990年代的時候,兩家公司基於技術、產品和產業的不同,可以看出很明顯的文化差異。
當時惠普兩位創辦人仍然在世,對公司的決策仍然有很大的影響力;因此,在儀器和電腦並存的這個時候,整個企業電腦網路的拓樸學(Topology)分布,是採取分散式(Distributed)處理的網路架構。在人的管理上,惠普推崇的是面對面的溝通。
而德州儀器已經是一個全球領先的半導體公司;這個產業裡的晶圓廠,產能是非常巨大的,必須要集中管理晶圓製造廠和封裝測試廠,又能夠讓各產品線利潤中心共享。
在企業電腦網路的拓樸學分布上,德州儀器採取中心式(Star)處理的網路架構;在人的管理上,則普遍採用每週一篇文字報告作為溝通的主要方式。
文字週報主要的好處,就是可以透過郵件、網路,同時傳遞給老闆、屬下、和其他相關部門,加快了信息傳遞的效率;但這個作法卻失去了人與人見面、建立互信和人際關係的機會。
3. 最高管理者型態不同
惠普公司從1939年由Hewllett和Packard創立之後,就由這兩位創辦人擔任董事長和執行長來領導公司,一直到1987年Hewllett退休、1993年Packard退休為止,時間一共長達55年之久。
相對的,德州儀器從1930年其前身GIS創立至今,公司的創始人、董事長、執行長已經換了有十幾位之多。
雖然說兩家公司的價值觀差不多,但是價值觀來自於創辦人的信仰;惠普的兩位創辦人能夠領導公司超過半個世紀,自然根基穩固、文化強大。
德州儀器在過去80多年換了許許多多的領導人,雖說價值觀大致相同,也都一脈傳承;但是不同的領導人在個性上、作風上多多少少會有些差別。因此在文化的強弱上、或是影響力的大小來說,在當時,我覺得惠普遠遠強過德州儀器。
不幸的是,在世紀交替之際,惠普兩位創辦人先後辭世(Packard歿於1996,Hewllett歿於2001),公司也起了巨大的變化;首先是儀器部門和電腦部門分家,前者成立了安捷倫公司,電腦部門則承繼了惠普的名字。
惠普受人尊敬的特有文化,Packard先生把它叫做「HP Way」;當電腦和儀器部門分家的時候,惠普人就流傳一則笑話,說分家時,電腦拿了「HP」,儀器則帶走了「Way」。所以如今要找原來的惠普文化,必須要到安捷倫去才找得到。
隨後電腦和儀器又經過多次的分拆,今天的HP連「五大價值觀」都被修改成為「七個價值觀」了。
至於德州儀器,總部則始終固守在德州達拉斯;經過幾次併購,如今顯得更加強大。以今天的情況來看,我倒覺得德州儀器的企業文化要比惠普公司來得堅實了。
超越國界的企業文化
堅強、統一的核心價值觀,可以規範一個企業的信念,凝聚員工強大的向心力;強大的企業文化,就如同社會的道德和輿論一樣,可以滴水穿石、潛移默化改變人的思想和行為。
當一家公司發展成跨國企業的時候,它的分支機構會遍佈全球,當地員工則會來自不同的種族、社會、宗教、教育等不同的文化背景。
建立強大的企業文化,就能超越各種不同的文化,並影響全球各地不同背景的員工;如此一來,員工就能凝聚力量和信念,朝向共同的企業目標努力。這就是跨國企業能夠永續發展的一個關鍵。
在下一篇文章中,我再來闡述如何建立一個強而有力的企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