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古時間] WiFi分享的美好時代/傅瑞德
大家記得上圖這個可以裝在鑰匙鍊上的小盒子是什麼嗎?從前有很長一段時間,只要帶著筆電出門工作,就得把這個小盒子帶在身邊;如果沒有它,可能就沒辦法順利工作。
這是知名周邊廠商Kensington出品的「WiFi Finder」,顧名思義就是「用來找WiFi網路訊號的工具」;當時定價US$40,但入手的時候記得是US$29.99的特價。
為什麼需要WiFi Finder?
現在的使用者對於這個東西的用途,可能會有點莫名其妙:「不是把手機拿出來掃瞄一下就好了嗎?」
確實是沒錯,但在它剛出來的時候,無線網路的環境跟現在可是很不一樣的。
現在大家所熟知的WiFi無線網路,是從2000年前後開始較為普及;蘋果在當時出品的筆記型電腦上,都將802.11b無線網卡列為標準配備、也大約在同時推出了價格和操作方面都比較親民的AirPort「飛碟」無線基地台,都是主要的原因之一。
在2000年代初期,還沒有現在的iPhone或Android智慧手機,連Nokia N/E/9500系列、以及Sony Ericsson的P900系列等早期智慧型手機也都還沒有問世,沒有4G、沒有3G(或許有人有速度慢又很貴的WAP上網),而且擁有WiFi基地台的用戶也不多。
順道一提:
當時行動上網最方便、速度也快的選擇,是速度為每秒64K的大眾電信PHS,不過僅限於以台北市區為主的都會中心,而且移動時速超過約40公里就會失效;
雖然1996年的Nokia 9000 Communicator就已經可以上網,但還沒有WiFi功能。
所以當你帶著筆電在街上走,想要找家咖啡館坐下來工作,但又想先確定附近有沒有WiFi訊號(以免坐下來點了咖啡,結果發現沒有網路可用),就只能先在路邊找個地方坐下、拿出筆電、把它開機或叫醒、看看有沒有可用的網路。
如果有的話,再先把電腦收起來、走進咖啡店、再確認一次信號(也可能一進咖啡店訊號就沒了),然後再點好飲料、打開電腦開始工作。
連得上,就可以用
那個年代的好處是,WiFi訊號不是那麼好找,但只要找得到,絕大多數都沒有上鎖;也就是看得到就連得上、如果連得上就多半可以用。
像現在一樣,隨便往街上一站就二三十個基地台、但幾乎全部都上鎖,偶爾看到沒上鎖的都是「Taipei-Free」之類幾乎連不上的基地台,是很多年以後的事情了。
所以,當時就有「WiFi Finder」這樣的簡單工具誕生。沒有智慧手機?沒問題。電腦?不用拿出來,只要站在街上、或是咖啡店門口按下按鈕,看看燈號強度,就知道附近有沒有無線網路基地台、訊號強度大致如何。
而且前面說過,有訊號多半都沒鎖,所以只要WiFi Finder上亮一個燈就可以進咖啡店坐下了。
從行動上網方式的改變看見
為了介紹WiFi Finder這個東西,其實前面已經把從WAP到現在的4G上網歷史簡單瀏覽了一遍;大家可能也已經發現,無線上網從古至今在成本、速度、便利性、以及普及度方面的改變,再加上行動設備功能的進步,不僅改變了我們的行動工作方式,甚至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習慣、社群關係、以及溝通方式。
我們在先前的〈從口袋到腦袋:行動設備的典範轉移〉一文之中,對這樣的現象和趨勢有更加深入的探討,歡迎大家參考。
這支WiFi Finder在閒置十年之後,按下按鈕,它還是忠實的偵測到了(雖然是自己家的)無線網路訊號,這一點相當令人高興;但因為現在已經有了智慧手機、而且手機本身就能提供4G上網,所以要走進咖啡館完全不必猶豫(只是「提供無線網路」也變得不能算是店家的賣點了)。
而且古老的WiFi Finder應該只能偵測2.4GHz頻段的802.11b/g訊號,至於後來才出現的5GHz頻段和802.11n/ac規格,大概就無能為力了,所以即使還能偵測,但實用性應該就很有限了。
對於我們這樣的重度網路用戶來說,如果先不深究背後的法理,「行動上網是基本人權」的說法是很受歡迎的;然而技術上怎麼實踐,卻是個很大的問題。過去曾經有過「網路新都」之類雷聲大雨點小的計畫、也有一些看得到但連不上的公共網路,但最後還是只能自己乖乖付錢買上網吃到飽方案,等待這個「基本人權」實現那天的到來。
不過,有時候還是會想起那個看得到就連得上、而且大多數人用了都不太會作惡、也到處有訊號可以分享的美好時代。
(關於「到處有訊號可以分享」這件事,又令人想到幾年前曾經熱鬧一時的「FON無線網路分享計畫」;之後有時間再來寫這件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