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電腦DIY》雜誌停刊的雜想/郭至楨
如果說,今年年初,老鷹合唱團吉他手格林佛萊(Glenn Frey)的病逝,代表著在四、五年級生的青春歲月中,音樂對於青澀生命的一種成長洗禮與記憶,尤其是在《加州陽光》曲末的那一段另人讚嘆不已的吉他solo,已成為一種世代的經典。
對我而言,《第三波》與《電腦DIY》雜誌的相繼停刊,則代表著另一種自我學習「什麼是電腦」過程的結束。
曾經努力擁抱資訊科技、而且見證這個產業竟能如此日新月異,飛快地改變了人類生活的那一段學習的年代與青春記憶,如今已經成為另一種過去式了。
1982–84年間,我正在學校學修電子計算機概論學分,用打孔紙卡寫程式。
1971年,美商Intel公司成功的將電腦中負責處理運算及控制的電子元件,設計到一片VLSI晶片上,開發出「微處理器」,使電腦的體積大幅縮小。
1983年,Intel開始使用8088與8086微處理器;1984年之後,Intel又陸續發展出80286、80386、80486微處理器,終於讓「個人電腦」推向了全世界。
離開學校之後進入職場的1988年,正是Microsoft軟體的全盛時期,Windows作業系統崛起,把IE瀏覽器也捆綁在一起,幾乎綁架了全世界的個人電腦,打趴了藍色巨人IBM,也瞬間消滅了Netscape Navigator網景領航員瀏覽器。
那段時間,Windows作業系統一版又一版的更新,Office套裝軟體更是不停的推陳出新,前一版的功能還來不及學會,Microsoft便已推出更新版本,迫使資訊使用者拼命的追逐,拼命的掏錢奉獻。
那時候,因為軟體版本更新太快,各種應用軟體或作業系統的書籍買了又買,根本來不及消化,馬上就又過時了。當時這些電腦書每本動輒都要300–500元,買到手軟。
後來,發現市售的各種電腦資訊類型雜誌,都會不定期針對各類型的作業系統或作業軟體、甚至各種個人電腦相關的週邊硬體做系列專題式的功能介紹,或是針對硬體產品進行功能與價格評比。
此後,便開始懂得善用這些電腦雜誌,藉由雜誌獲取較新的資訊,而不用一直去買電腦書,傷荷包啊!
從最早期的《第三波》、《0與1科技雜誌/BYTE 中文版》、《新電子科技雜誌》,後來的《電腦DIY》、《PC home》、《PC office》等相關電腦資訊類型的雜誌,都算是相當實用的資訊類型的工具雜誌。
早期的英文版Byte雜誌:「未來的電腦」(Apple Watch?)
《第三波》應該可算是較早期電腦資訊類型雜誌,創刊於1982年九月,共發行了172期,於1999年11月改版為「X-Magazine」。由當時宏碁集團旗下的「第三波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所出版發行;如今的行政院副院長杜紫軍的哥哥杜紫宸,便曾擔任過當時的第三波總經理。
(編按:杜紫宸先前誤為行政院副院長,感謝讀者指正)
《第三波》是我第一本長期訂閱的電腦雜誌,也算是為我敲開探索電腦世界的第一本雜誌;之後也曾間斷性的訂閱或零購其他的電腦雜誌。
當時喜歡買電腦雜誌還有一個重點,那就是當時流行在每期雜誌中附贈光碟;而附贈的光碟裡經常會提供最新的作業軟體或套裝軟體試用版、或是各種免費且實用的應用程式小工具,後來更有電玩試玩帳號或攻略資訊等,相當實用,當然也成為了行銷雜誌的最大賣點。
最近另一則讓我關心的消息,則是英國主要報紙《獨立報》及《星期日獨立報》的母公司ESI媒體集團宣佈,將在2016年3月底停止發行和印刷這兩份報紙,而今年剛好是《獨立報》創刊30週年。
相信此時聽聞這樣的訊息,早已不再讓人感到驚訝;唯一的感覺可能只剩下「喔!又有一家報紙要關門了!」
全球性的平面媒體停刊,或是大量裁員,轉型成網路媒體的訊息,早已多到不計其數了。
光是在台灣,自2005年11月中時晚報宣佈停刊後,相繼有多家報紙也宣佈停刊:《大成報》2006年2月停刊、《中央日報》2006年6月停刊、《民生報》2006年12月停刊。
網路環境的興起,再加上數位內容的革命,直接顛覆了許多產業原本的經營方式;說得更直接些,就是加速了許多傳統產業生命週期的結束。
例如數位相機的誕生,使得曾經陪伴我們走過無數歡樂時光的「伊士曼柯達公司」,因為無法即時隨著數位科技時代的趨勢轉型,最終不得不在2012年依據美國破產法第11章向紐約破產法院申請保護。
如今,《電腦DIY》雜誌的停刊,同樣只是科技數位時代不斷演化過程中的一個微小插曲而已;舊時代的人或許還會為此留下一聲輕嘆,但相信絕大多數的人仍然無視、或是根本不在意它的存在與否。
科技數位時代的快速演進早已徹底改變了人類的思考與生活模式,唯有跟上,否則終將成為歷史和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