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研發費用」的盲點、觀察與謬思/Jack Dai
最近在其他媒體上有一則頗熱門的新聞〈【台灣拿什麼跟中國比競爭?】高喊要創新,宏碁研發費卻低到我嚇歪〉,引起眾多轉載;讀著讀著我有些困惑,我看到了觀點、盲點與誤解,於是腦袋瓜開始轉啊轉,忍不住把想法寫了下來。
首先讓筆者為大家摘錄幾小段原文、再加上自己的理解,最後再來談我的觀念。
原文的論點和筆者的理解
1. 大陸某新聞媒體說「台灣前五大科技公司的研發支出不及華為一家」
我的理解:原作者解析台灣各家大廠研發經費的多寡與比重:大陸很高,台灣不夠高。
2. 台積電的核心競爭力:研發佔營收比重 7% 以上
我的理解:從台積電的成功,倒果為因地推測成功的原因是因為研發投入夠多。
3. 宏碁投入研發的費用,低到讓人無法置信
我的理解:原作認為宏碁的失敗是由於研發不足。
4. 「研發」對於以代工製造為主的台灣來講,代表什麼意義?
我的理解:把研發區分為「研究」與「發展」,推論代工業沒什麼好研究,而是投資於為客戶的產品服務的「發展」。
5. 「研發」對於以代工製造為主的台灣來講,代表什麼意義?
我的理解:完全沒有闡述,只強調華為一家的研發費用超過台灣製造業前五名的總額。
6. 台灣公司研發支出其實有在增加。
我的理解:提出研發投資金額上升的數據,告訴你台灣有在努力研發。
讀到這裡恭喜,你已經把原文讀完了;接下來請看我的解析。
論研發費用的盲點與問題
原文很認真地查證了各種數據事實,並試圖從台積電和一些市場領先者的研發經費來暗示「不提高研發金額,勢必失敗」,然而我認為:是如此、也未必如此,為什麼呢?
從小到大,三項可以作為反證的客觀事實
中小型企業能夠投入的研發經費比重,不可能像大企業這麼高;但那些成為獨角獸或黑天鵝的中小企業,創新能力是否就低於那些大企業呢?
2015年Apple的研發經費是45億美金、三星是134億美金,三星的鉅額研發投資是否有讓他拉近與Apple間的距離?
2007年iPhone問世,當年NOKIA的研發費用是56.67億歐元;同時十年總計,NOKIA的研發投資費用佔芬蘭全國研發支出的30%
所以……
「規模領先企業」的研發投資,與「技術領先企業」的研發投資有很大的不同;
「市場領先企業」與「試圖破壞市場的後進」的研發投資也不同;
「仍有現金壓力的企業」研發投資與「營運已穩定的企業」相比更是不一樣。
小結
研發費用的多寡,並不等於競爭優勢,而是攸關於企業的發展階段、企業在市場的階段、企業的文化與組織、產品別,以及企業對研發投入的「沈沒成本」的忍受程度,不同前提有不同的策略與解讀。
唯一不變的是:不研發,長期沒搞頭。
研發什麼?產生什麼費用?
承前文,所謂的研發有很多種,例如:
維持或拉開技術領先:台積電的半導體奈米製程馬拉松。
抓住未來商機(=降低黑天鵝出現時的風險)的研發投資:Google、Facebook、Amazon與Tesla所做的種種瘋狂發展都屬於這一類。
業務導向思考研發投資:用下一代規格或產能來綁定客戶訂單,其中鴻海可以說是典範。
創造新藍海:與1.類似,但又不一樣;典範是投資多年、成功壟斷全球70%癌症標靶藥物的瑞士巨人羅氏藥廠。
由上述舉例的四種,可以看出一樣是研發,目的不同,意義不同。再者,所謂「研發投入的費用」到底是什麼費用呢?我可以快速想到的有:
人力:研發人員
設備:研發設備
材料:研發用材料
場地:研發需要的場地
技術授權金:研發需要用到的技術授權金
其他:公關、教育訓練、外部合作成本等費用
姑且不論投入這產出的轉換率,不同產業就會產生出截然不同的費用結構。所以金額多寡不是絕對值。
研發費用真的是作為研發使用嗎?
我直接描述兩個可能的現象:
研發費用「抵稅」的扭曲
這幾年,中國從地方到中央陸續實行了「研發費用抵稅」的措施,這造成了一種變相的投機行為:許多企業將R&D、工程、以及所有可能跟「研發」沾上邊的費用,統統想辦法認列在研發投資上;這造成了名目研發費用極高、但實質研發投入其實沒這麼高的真相。
研發費用「申請補助」的扭曲
政府對於國家指標產業。往往會祭出各種補助,而這就產生了另一類的投機:政策風向往哪,就成立這個部門或併購一間小企業,來研發、來領取補助。
也就是說,沒有真的投入多少,只是策略性為了吸吸國家的奶水來「研發」。
小結
這就像媽媽怕你找不到老婆、祭出獎勵:「去健身房減肥給零用金」。如果你是為了零用金而勉強去健身房,在健身房裡也只顧著看人、沒有真的鍛鍊,那麼即使健身時數越積越高,也很難真的變壯。
總結
說了這麼多,請恕我冒昧做個總結:
研發費用多寡,不等於競爭優勢;
檢討台灣企業的研發投資,不是看比重與金額;
評估企業研發費用的投入程度,是看「經營現狀 x 策略目的 x 執行效率」的加權總和;
唯一不變的事:不研發,肯定難以維持優勢。
以上淺見,如果有思路錯誤之處,當然也歡迎指教。
另外提一下,偶然看見謝榮雅先生對於這篇文章的最後一段感想,倒是很真實:
趁產業能量還在,我仍寄望新創公司能以不同的思維和DNA改變產業生態,投資於此會比改造舊包袱還來得快又有效益,但要押對寶仍得憑這些資本家長期所缺乏的想像力和眼光……所以好矛盾><!
這段話好真實,我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