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在美國投資100億美元的目的與意義/Hua Chunhao
關於鴻海計畫投資100億美元在美國蓋面板廠的新聞,許多專家都有一些評論;而筆者這邊有些不太一樣的觀點,提供給大家參考。
為何要投資100億美元在美國蓋面板廠?
首先出於政治因素,做人情送給川普跟共和黨,當然是一個政治投資;譬如最近鴻海想入主東芝記憶體,或許在這之後可能會少一些政治干擾。
雖然在搶購東芝的案子中,鴻海的併購出價較高,但是日本「產業革新機構」(INCJ)擔心東芝的技術透過鴻海外流中國;但也有人認為作為對手的韓國SK Hynix,其合作夥伴貝恩資本(Bain Capital)的政治影響力,在競爭過程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再來是在今年初,川普先是宣布退出TPP(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再來計畫對NAFTA(北美自由貿易協議)裡的墨西哥,提高20%進口關稅(但目前還沒有下文)。
如果美國真的對墨西哥實施20%進口稅,那系統廠從中國以SKD/CKD(全/半散裝料)到墨西哥組裝,再進入美國以後,就沒有免關稅的優惠。如果墨西哥對美國的零關稅不再、中美貿易協定又不可能太快談定,那麼鴻海先到美國「圈地」、並且宣布合作,就是一枚活棋。
至於為什麼是面板廠,而不是系統組裝廠之類的其他的工廠?主要是8K大尺寸面板技術,是現在鴻海最拿得出手的東西。如果要做面子給美國,最適合的當然就是最新最好的8K大尺寸面板了。
面板從哪裡來,往哪裡去?
面板廠下游會有一大串供應鏈;面板必須送到系統組裝廠組成整機,才能送到通路端;但目前看來上下游都還沒有到位,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觀察未來上下游廠商的動向。
只要看看之後實際上鴻海會怎麼做,就知道現在說的面板廠投資會不會真的實現了。
投資抵免?
本次投資目的地的美國威斯康辛州州長華克(Scott Walker)表示,他將提供高達30億美元(逾900億元台幣)的投資優惠方案;但前提是,如果鴻海達到一定的工人聘用目標,州政府的這套投資優惠方案將會分20年支付。
從這一點手法來看,美國人也還是很精明的。
在美國設廠有成本優勢?
墨西哥製造業的員工時薪在US$2.2上下。因為NAFTA協議的關係,大部分從墨西哥運到美國的產品都是免關稅。
以出口美國的電視為例,系統廠都是這幾點來考量:
運費與運送效率;
零組件進入墨西哥時的關稅;
中國和墨西哥兩邊生產的效率與成本。
除非美國對墨西哥關稅的成本提高幅度,高過於兩邊人力成本的差異,不然美國是很難有製造成本優勢的。
光是部分的系統組裝,人力支出就已經不敷成本,更遑論整個面板上下游產業都移到美國的話,這人力成本的問題有多大;至於所謂「智慧製造」跟「工業4.0」是否就能解決人力成本,筆者推薦大家去看程天縱老師之前關於工業4.0的文章。
台灣應該怎麼看製造業?
以主流的電子產品,像是手機、筆電、消費型電子而言,台灣廠商最大的難處在於本地市場極小、而且競爭激烈,而作為對照組的中國、韓國,都是相對保護本國品牌、而且消費者民族意識強烈的地方。
在這樣艱困的環境下,台灣過去的做法,是先切入門檻低的系統代工,接有量的「國際訂單」,培養研發跟設計能力;一方面往供應鏈去找關鍵零組件的機會,另外一方面也朝自行研發設計、經營品牌的機會嘗試。
從系統廠的設計代工切入新產業,是台灣廠商過去的做法,從筆電代工到手機都是;所以才會有整個手機、筆電、消費型電子的供應鏈,包括半導體和面板的上下游產業鏈等等。甚至有些廠商就往做品牌發展,從某種角度來說,這種上下游產業鏈也是一種生態系(Ecosystem)。
像是HTC、華碩、宏碁這些「做品牌」的公司,也都是從代工起家轉型品牌。過去這十年來,智慧型手機全球市佔前三名的品牌,都只來自台灣、韓國、美國、中國;而同樣這十年來筆電市佔率五名的國家,也只有來自台灣、美國、中國。
所以我們可以說,台灣過去在資通訊(ICT)產業的表現算是全球的前段班。
其中,鴻海更是台灣製造業的經典案例。橫向多角化的客戶、產品代工發展、加上垂直供應鏈整合都很驚人;對於關鍵零組件的整併也很有策略,鴻海讓大家明白,如果把製造做到極致,再加上策略正確和執行力強,就可以贏過台灣所有做品牌的廠商。
總結
企業必須努力的從自己本業之中,發展出該產業的競爭優勢,並且跟上產業的變遷(最好再加上政治風向)。
而國家的產業政策也是如此,不能老覺得別人碗裡的東西比較好吃;也不要等鴻海都宣布要去美國投資3000億台幣,才在檢討台灣產業環境的問題。
一點淺見拋磚引玉,請讀者多多指教,當然也歡迎進一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