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運輸的最後一哩──中國共享單車經濟現況/程天縱
今早在報紙上看到一則報導,說的是「共享單車」在大陸當道的事情。由於我最近也正在注意這個事情,因此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去年12月22月我從深圳返回台北。在這之前,深圳就一如既往,沒有什麼大的改變;在街上唯一看得到的租用單車,就是由政府提供的,設置有固定的停車和上鎖裝置,旁邊有個繳費計費的設備,類似台北的Ubike。
這種政府經營的租用單車使用率不高,主要原因是必須從定點到定點、而且停車點也不是很普及,所以對使用者不是很方便。
隨手用、隨手停的共享單車
今年1月6日我再次回到深圳,突然發現滿街到處都是色彩繽紛的共享單車,分屬不同的公司品牌;這些單車隨處亂停,舉凡公車站、地鐵出入口、辦公樓、甚至風景區和一些住宅區旁的街道,都成了停車場,使用者隨手一停就離開了。
這對使用者來說非常方便,隨手一掃單車上的二維條碼,就可以取用車子;可以騎去任何地方,到達以後隨處一停就可以離開了。雖然收費是依照使用時間來來計費,但由於競爭激烈,所以價格非常便宜。
根據報導指出:
短短幾個月時間,大陸的「共享單車」市場形成諸侯爭霸的格局;橙色摩拜單車、藍色小鳴單車、綠色優拜單車,黃色的ofo,各種色彩亮麗的共享單車出現在大陸各大城市,且競爭愈演愈烈:快兔預計2017年完成100萬輛的投放;優拜宣稱未來1年內投放280萬輛車;小鳴單車預計2017年投放400萬輛。
據「2016年中國單車租賃市場分析報告」稱,當年大陸單車租賃市場規模達0.54億元,用戶達425.16萬人,預計2019年市場規模將上升至1.63億元,用戶將達1026.15萬人。
有些熱門的地點,也可以看到單車擺放得整整齊齊,顯然是有人在維修照顧和整理。
令我吃驚的是,離開才短短半個月,這些不計其數的單車就已經在深圳的大街小巷都出現了;對使用者來說,又便宜又方便,但是對於市容來講,就是一種破壞。
大陸的城管是非常有名的,對於隨處擺設的攤販取締不遺餘力,甚至暴力相向,給老百姓留下了非常壞的印象;但城管似乎對這些隨處亂停的單車視而不見。
一夜之間出現的亂象
對於這個幾乎是一夜之間出現的共享單車,我有兩點看法。
這個現象證明,在大陸只要是「政府沒有說不能做」的事,只要不牽涉政治和意識形態都可以做;而台灣正好相反,只要是「政府沒有說可以做」的事情,都不能做。
政府存在的價值,究竟是「為人民服務」、為企業提供發展平台,還是管理人民,管控企業的經營範圍?
政策改變永遠跟不上科技進步的角度;因此政府嘗試著去管控企業的經營活動,只會扼止科技的發展。因為科技進步帶來了新的經營模式,而這些都是政府沒有辦法理解、法律不會事先規範的。
這些新的高科技經營模式,會帶來一些副作用,就像是前面提到的「共用單車」,在沒有管理法令出來之前,勢必會破壞市容;然而,它卻解決了市民在交通上「最後一哩路」的問題。
鐘擺效應
中國有句話說「風水輪流轉」,而西方也有一句類似的話,叫做「鐘擺效應」:當鐘擺盪到最高點時就會往反方向擺,然後周而復始。
以往崇尚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的中國大陸,現在是資本主義當道,努力發展經濟、實現中國夢;以往崇尚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台灣,現在是努力追求民主,實現公平正義和分配平均,反而越來越像社會主義。
歷史的反覆,對於我們小老百姓來說,只能做個無助的旁觀者。
參考閱讀:
當地看法:《这些人说,被共享单车害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