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雲端加速技術看台灣高階人才培育問題#19:務實建構科技生態系/洪士灝
上一篇中談到,高科技業轉型的道路不只一條,成功的案例應該還有很多;但萬事起頭難,成功往往都伴隨著艱難和風險。我所指的「艱難」,不是胼手胝足、勒緊褲帶那類的艱難,而是以建構「優質的高科技產學生態系」為目標,從教育、研發、產銷三方面,去思考相互配套的策略,然後進行根本上的改革。
有多艱難呢?以政府來說,教育、研發、產銷各自歸教育部、科技部、經濟部所管,而這三個部門是否能充分思考相互配套的策略呢?筆者用「充分」這個詞,表示我知道他們有做,但做得夠不夠好。才是重點。
科技部成立,對教育、研發、產銷,並未發揮整合功效
國家在2014年成立科技部,當時有記者問我有何期待,我說,希望科技部能好好地整合與科技相關、但原本各自為政的教育、研發、產銷三頭馬車。
然而科技部成立之後,教育部仍然掌握高等教育,經濟部仍然掌控高科技產業補助,以及工研院、資策會等法人機構,過去各自為政的情況依然沒有太大變化。
行政院雖然有科技會報,但科技會報只是負責協調、整合的幕僚單位,很難做大幅與根本上的改革,除非行政院長的強力主導。
然而,沒有足夠的人力和體制,即便是待過Google的張善政擔任行政院長,想推動一些工作,還是孤掌難鳴、曲高和寡,有些事情到了底下就發散或變質了。
政府必須引進新的、正確的思維,花時間真正搞懂新科技,才能有不同的作為。
去年新政府成立,幾位懂資訊科技的人入閣,包括陳良基(教育部政次,現已轉任科技部長)、郭耀煌(行政院科技會報執行秘書)、唐鳳(行政院政務委員),政府在行事作風上似乎開始有所轉變。
不過呢,我只期待政府能夠開始做「對的事情」,真的不期待政府在短期內能夠做出什麼好成績。因為積弊已深,怎麼可能在一時之間去除?況且政府有那麼多單位和公務員,如何讓他們的想法和能力也跟著轉型提升,更是大問題。
因此,我在一些會議上發言支持新作法的同時,往往也會同時強調「不要只想在短期做出成績」、「要設法建構能永續經營的高科技生態系」。這樣的話並不中聽,但某些長官和單位開始聽得進去了。政府本身必須引進新的、正確的思維,花時間真正搞懂新科技,才有辦法推陳出新,否則只是新瓶裝舊酒。
不想離開舒適圈,就難以真正轉型
公司或個人想轉型,也是如此。我們在各個角落都需要更多想轉型、躍昇的人,也需要建構一個能讓這些人真正交流、合作的生態系;但這絕對不是多辦幾場座談、研討會、競賽、多建幾個新創基地就行的,更不是多補助幾件新創案就能做好的。所以,拿這些數字當作KPI,有很大的意義嗎?
真正的問題是,我們辦再多的活動,都很難影響到那些「日子還過得可以的從業人員」以及「日子過得很不錯的主管」。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大半都太忙了,寧可花時間去確保那些「雖然低但還是賺得到的利潤」,不想跳出舒適圈;除非舒適圈已不存在。
更嚴重的問題是,我們辦再多的活動,即便影響到學生、年輕人,但是這些人一旦進到抱著舊思維的業界,可能也只能面對現實,花大部分時間去確保那些「雖然低但還是賺得到的利潤」。
從這個角度來看,如果不改變業界原有的、非常大的慣性,我們對年輕人所能造成的影響,以及所能給的機會,還是極為有限。
許多公司與人忙於確保「雖然低但還是賺得到的利潤」,不願脫離舒適圈。
舉例來說,我在1/24舉辦的「產業經驗分享」活動中,邀請了凌華科技(ADLINK)的鄧震球研發副總(VP of Engineering),來談他協助公司轉型的心得。
鄧副總是我在大學就認識的學長,在去年被凌華網羅,執掌多達400人的研發部門之前,在Intel度過長達17年的職場歲月。從矽谷到台灣,再到上海,無論是解決疑難雜症或是創立工程部門,鄧震球總是使命必達。這樣的人才,受到Intel積極栽培、寄予厚望,為何要離開經營多年的舒適圈(Comfort Zone)?
「離開舒適圈」是鄧副總演講中首先探討的議題。如果公司想轉型,但是幹部們都還待在自己的舒適圈內,那麼公司怎麼轉來轉去,恐怕還是繞著幹部轉圈圈,無濟於事。所謂的「舒適圈」,指的是心理的狀態;如果一個人天天加班工作12小時,累得要命,但覺得生活還過得去,不願轉換工作,那也是在舒適圈內,即便有危機意識,也無所作為。
因此,鄧副總想提升公司的研發水準,首先面對的,是一道文化上無形的高牆,其次才是技術和管理面。他在凌華的這一年來,在公司高層的強力支持下,花了極大的力氣去改變既有的研發文化。
試想,一個經營還不錯的公司,各部門原本對自己在行的硬體技術感到很自豪,歷年為公司立下許多汗馬功勞,要說服這些部門方面跳脫其舒適圈,轉而發展軟體,談何容易?
尤其是在轉型的過程中,公司的盈餘下降,上至董事會、下至員工,是否都能認同?原本靠收益與盈餘來評估部門與員工的表現,在轉型、學習、改造的過程中,要靠什麼來評鑑?
能夠有效解決這些轉型中所需面對的實務面問題,尤其是研發文化,才是真的轉型。鄧副總的投影片可以在此下載或檢視;其演講的內容,就我個人記憶所得,略加整理一下,記錄於此。
年輕人要發光發熱,需要產業改變,提供舞台,否則只好出走
幾天前讀到一篇《從竹科與矽谷今昔談人才的再價值化》,作者楊光磊學長去年跟我聊過幾次,他想找尋一些能從業界提升人才培育與運用的作法,因此除了在自身所在的台積電內部嘗試做點工作,近來也在媒體上撰寫一系列文章。
在他這篇文章中,很明確地指出我所談到產業界的問題,他說:「可惜的是,當今新竹園區的職場環境只求短期的成效,並不重視職場教育的創新人才培養。成功的科技公司,因為要求安全,只能培養一些避免犯錯、遵循既有標準作業流程的工程人員。
所以長期下來,年輕有能力的科技人,只能在不容錯的環境裡,如溫水煮青蛙似地,慢慢地失去創新的動力,自然無法培養創新的思維和能力。」
他並且指出業界的責任:
台灣科技教育的當務之急,是要在職場環境中做大幅度的改革,在所有大公司裡,除了一般短程必須完成的活動外,需要有一個創新的組織,用革自己命的思維,找尋突破性的方法和商業模式、甚至於仿效矽谷公司內部創業模式,創造其他非本業卻有相關性的產品和新創公司。
台灣產業沒有提供好的工作機會,第一流的人才只好出走。
最近李琳山教授接受自由時報的專訪,談到「推動產業轉型,大學必修課程先鬆綁」這個議題。他說:
學生之中有本領的,一個是用腳投票,一個是用手投票。用腳投票就是大學畢業後無論如何要到國外去念書,或是有些課我沒興趣,根本不去上。用手投票就是自己上網找資料自己學。但是這些年輕人才是我們的未來,如果不解決他們的困難,台灣會沒有未來。
我曾修過李老師兩門課以及三學期的專題,知道李老師說話比較謹慎、客氣,不像我會直接批判產業,但他說「用腳投票」、「到國外去念書」的意思,指的就是產業沒有提供好的工作機會,以至於第一流的人才只好出走,這樣的狀況已經相當嚴重。
教育的目的,不是為產業製造立即可用的機器人
關於教育的問題,李教授說:
產業轉型升級,但遭遇很多瓶頸,一個基本原因是:教育沒有轉型,沒有升級。產業要轉型靠的是人才,如果我們的人才是用七十種課程,訓練出七十種機器人,這樣的人進入產業,要帶動產業轉型與升級當然是辛苦的。
他也說:
當產業無法轉型升級,社會沒辦法進步,國際的競爭會從國外進來搶占市場,我們是擋不住的。
我前一陣子跟幾位教改計畫主持人說,這些年教育部不斷以補助鼓勵學校增開新課程的作法,應適可而止,不要因為產業目前要某種「機器人」,我們就開個新課程幫產業訓練出這樣的機器人。
這不是說不開這些課,而是說產業本身該負擔相當的責任,而不是以教育部的高度和績效指標去推動,讓我們把最好的一群學生訓練成機器人。
事實上,我這些年見到不少的老師、學長、同學和朋友,在多年辛勤工作、事業有成之後,看到台灣目前經濟、學術、教育的窘境,開始擔憂起台灣的問題。
有些人,如同以上提到的兩位學長,經過一番思考和轉折之後,毅然決然投入實際的行動;然而,還是不少人還是不明究裡,問我該怎麼辦?
我想,為了要建立生態系,我們必須關注於產業轉型之道,也希望有更多中堅分子出來以行動關注產業、學術、教育的轉型。尤其是身處在業界、學界的中高階主管,無論老闆怎麼想,如果各位不帶頭創造更多、更好的就業機會,乃至於不假思索地過自己的日子,那麼高科技生態系的建立,恐怕遙遙無期了。
大家都知道,矽谷的車庫新創文化,歷經數個世代,絕非短期可致;但事在人為,如果真的想做,務實去做,以台灣和矽谷深厚的連結,還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