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老兵看軟體開發#9:開發計畫的風險與賭注/葉光釗
在微軟歷練久了,對於風險的敏感度會愈來愈高;這算是產品組上上下下都應該具備的能力,尤其是PM這個角色更是如此。
微軟的PM大神Steven Sinofsky,在帶領Office產品開發時,建立了一個慣例:就是要撰寫「vision document」;在這份描述開發專案願景的文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章節稱為「Big Bets」(重大的賭注),其中會特別提出從高層的角度所預見的技術風險。
比較特殊的是,在文件中提出這些風險加以警告的用意,並不只是為了警告而已,更要讓整個團隊有更周全的風險準備。
Office 2003的冒險
翻開Office發展史,過程最一波三折的應該算是Office 2003了。Office 2000在1999年釋出之後,S大神決定進行一項非常冒險的計畫,當時稱為 「Office.NET」。這裡的「.NET」跟微軟後來的.NET開發技術,並沒有直接的關係,而是Office轉向服務化的第一步。
如果大家還有印象的話,Google到2004年才 IPO,而Google第一個網路版的文書處理服務要到2005年才發表。筆者並不是要說S大神多麼高瞻遠矚,而是要強調網路文書處理,這個概念在當時實在太過先進;即使很多人非常興奮,但是主要的研發幹部也都認知到風險實在太高。
團隊競爭原本是為了創新,卻造成技術路線之爭。
S大神做這個決定,並不是突發奇想。在Office 97在市場大有斬獲之後,微軟就開始考慮新的架構,並且使用A/B teams的觀念,設立一個獨立的小團隊,開始研究使用瀏覽器發展平台的可能性,並把這個專案稱為「NetDoc」。
NetDoc最早的產品目標,是以Word、FrontPage為假想敵,開發一個所見即所得的HTML編輯器,使用當時使用率最高的IE瀏覽器為平台。為了讓團隊能專心在發展上,除招募微軟內外最頂尖的人馬加入團隊外,還將團隊獨立於 Office專案之外,不受Office開發時程的限制。
意外的發展
原來這樣的設計立意很好,微軟高層也再三強調這是秘密專案,必須低調進行。但是NetDoc團隊都是金童級的高手,公司哪裏管得住他們的嘴巴和行為;所以專案原來是為了探索新架構可能性,後來卻慢慢變成技術比拚,最後更變成了技術路線之爭。
當時正是網際網路泡沫到達頂峰、尚未破滅的前夕,NetDoc 團隊甚至揚言要「幹掉」Office,成為新一代的生產力工具。
對此S大神自然不敢大意。他也認知到Internet服務的潛力,決定也要投入一部分資源去研究可能的做法。當然他的角度並不是要讓網路應用完全顛覆Office那些當紅的產品,而是要以輔助Office各組件的形態存在。
但是就算如此,由於之前完全沒有經驗,很大一部分的資源都被用在嘗試錯誤上面;就算真的做出了某些原型產品,到底有多少商業價值,也沒有人把握。
在環境尚不成熟的情形下,NetDoc的嘗試最後以失敗告終。
後來隨著網路泡沫的破滅,Internet服務化的技術窘境一下就浮現出來。A/B teams模式的結果是兩敗俱傷:NetDoc首先舉白旗投降。受限於HTML和瀏覽器的技術限制,產品使用體驗始終做不到應有的水準;而Office.NET所規劃的各種服務,由於缺少成熟的資料中心技術做為基礎,也看不出明確的商業模式,所以也無法繼續走下去。
好在S大神發揮他神奇救援投手的能力,快速將NetDoc收編並轉型成HTML form的用戶端,把它做成InfoPath,列入Office家族成員。Office.NET則轉型成當時的Office Online,用來提供Word、Excel、PowerPoint及其他Office產品的線上說明內容,以及範本等等的免費加值服務。最後微軟還是順利的推出Office 2003,只是技術上就沒有太多創新之處。
潮起潮落
現在以更廣的時間尺度回顧,這個階段的轉折對微軟的影響非常非常大:Office在當時把桌面生產力工具的寶座坐得更加穩固,一直到Web 2.0的崛起為止。
但是話說回來,大規模的A/B teams模式後來就沒人敢再次使用,這也影響了團隊良性競爭所能帶來的各種創新。而Office的主流變成了桌機軟體模式,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後來Google所帶來的破壞式創新,差一點讓微軟翻不了身。
所以這段經歷對微軟的是非功過到底如何,其實也很難簡單幾句話就蓋棺論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