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電子支付必然失敗的困境,與可能的解答
除了Apple Pay/Android Pay這種類型的行動支付,因為本質上就是數位信用卡,所有的機制都與現有信用卡產業的基礎建設完全相容,所以自然不會遭遇先有雞(消費者),還是先有蛋(商家)的問題;其餘的行動/電子支付,如果繼續按照目前的作法做下去,筆者敢大膽預言註定失敗。
閉環競爭的零和遊戲
為什麼其餘的行動/電子支付註定會失敗?原因很簡單。台灣目前的行動支付架構,都是消費者端與商家端各有一個軟體;消費者端的軟體通常是手機上的某個App,商家端有時候是個App,有時候是個專用的POS軟體。不論採取的是消費者端發動的「正掃」,還是商家端發動的「反掃」,這兩端的軟體加上一組雲端服務,就組成了一個「閉環」,而所有與支付相關的動作,都在這個封閉的環內完成。
現今行動支付產業,就是「閉環」之間彼此的競爭;門檻太低,很難達到經濟規模。
換句話說,現今行動支付產業的競爭,就是這些「閉環」之間彼此的競爭。競爭什麼?競爭彼此所擁有的商家數與消費者數,是否已經到達正向成長循環所需的最低經濟規模。
問題來了。以現今的資訊技術,建構這樣的閉環實在太簡單,所以跳下來搶市的競爭者很多;也正因為競爭者很多,最後的下場,就是所有的業者都無法在錢燒光之前進入正向循環,反而都是進入負向循環,最終走向失敗。
支付寶與微信成功的基礎,在中國之外不存在
中國是全球少數的例外,主要因為中國的行動支付,是由兩家巨型通路主導:電商產業的支付寶、通訊產業的微信。這兩家公司的核心服務,在其各自的產業,滲透率都超過八成;支付只是這兩個巨型通路新的附加服務而已。此外,它們都很聰明的選擇消費者端發動的「正掃」;只要消費者端有 App,商家端不需使用App,只要提供QR Code即可,無需費力爭取商家客戶,就能完全利用兩家公司原本在消費者端的規模優勢。
簡單說,於兩家公司在數位通路上的極端強勢,才是推動中國行動支付蓬勃發展的關鍵力量。然而出了中國,微信與支付寶擁有的數位通路絕對優勢就不存在了;所以同樣的模式、同樣的技術,在中國以外地區,即使是支付寶還是微信,也還是走不通。
出了中國,微信與支付寶擁有的數位通路絕對優勢就不存在。
前幾天林之晨發表的一篇文章,也看到了相同問題;但他的解法很奇怪,是希望政府要扶持數位通路先壯大。林之晨認為如此一來,行動電子支付自然會成長。我完全同意只要特定的數位通路壯大,電子支付自然會成長;但台灣終究是經濟自由政治民主的社會,希望政府因為要推電子支付,先去扶植特定通路,就違反了公平正義的原則,實在不是適合的途徑。
解開閉環
簡單的說,我們需要重新思考,並且建構新的行動支付生態系,透過嶄新的概念與技術,打破上述的閉環。新架構中付款方軟體(也就是所謂錢包App)應該要開放,Pay收款方平台(也就是收單機構或代收轉付公司)也應該開放的。其中的關鍵,是在收款與付款方之間加入一個特殊硬體,做為收付兩方的橋樑與憑證。
如此一來不但無需依賴巨型App也能達到經濟規模,甚至可以讓更多元分眾的App得以經營。不用依賴單一的商家平台或代收轉付機構,可以讓商家選擇最適合他們的在地化服務;不用依賴單一銀行,消費者與商家還是可以繼續選擇原本信賴或合作的銀行與帳戶類型。這樣不但不影響原有業者的利益,而且還可以促使業者相互合作,達成互利雙贏的局面。
這個新的生態已經展開。從三月初公布雛形產品至今,已經有四家銀行、一家大型停車場、一項科技部的計畫、一家Payment Gateway公司、一家大型的代收轉付機構參與,並且正式簽署合作協議展開行動。當然,也歡迎大家一起共襄盛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