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是新聞,但時機已過的Apple News/傅瑞德
蘋果終於開放iOS版的「News」新聞app給合作夥伴(=大媒體)之外的內容提供者了。雖說是在去年秋天才發表的工具、而且大約半年之後就開放,但以整個出版市場來看,其實已經晚了好幾年。
每一部iOS上都預先安裝的蘋果「News」新聞 app,即日起開放給所有出版者使用。在2015年秋天推出時,這個app的出版工具僅提供給蘋果的合作夥伴使用,包括Conde Nast、紐約時報、CNN等媒體。現在包括個人部落客在內的任何人都可以使用這個工具、並且靠內容獲利。
來源: Apple opens its iOS News app to all publishers | TechCrunch
蘋果終於開放iOS版的「News」新聞app給合作夥伴(=大媒體)之外的內容提供者了。雖說是在去年秋天才發表的工具、而且大約半年之後就開放,但以整個出版市場來看,其實已經晚了好幾年。
從比較早的Flipboard、Google Currents(後來演進成為「Google書報攤」)、勉強算是一種電子雜誌形式的Feedly、到現在的Apple News,都沒有做到一件事:讓還有興趣、有能力提供內容的人(不一定是大媒體),都能利用這類工具來開拓新的閱讀市場。
如果您是上述幾個服務的用戶或訂戶,不妨回想一下:
您上一次為了「看新聞」而開啟這些app是什麼時候的事?
這些app能不能很快的讓您找到或訂閱「合作夥伴」之外的小眾媒體?
在這些app上的閱讀體驗會比直接開它的網站好嗎?
如果您有幸在這些平台上出版過內容,曾經因而賺到錢嗎?
不僅是Apple News,這類的app型態新聞閱讀工具,都會遭遇兩個共通的問題:
外在問題
至少在台灣,已經有很多人把Facebook當做「看新聞」的入口,就像從前看Yahoo首頁一樣;但有一點更好的是,在Facebook上看到的新聞多半已經經過「同溫層」(興趣、口味、立場都相近的朋友圈)的過濾,所以像是廣告、或是應該沒興趣的內容,都已經經過篩選。如果是朋友多的人,甚至還可以從點讚數來判斷是否值得閱讀。
(最後這一點令人想到曾經因為類似的「讀者評價」機制而紅極一時的digg。)
也就是說,無論各內容網站本身的首頁也好、這類新聞標題聚合app也好,在吸引眼球的競爭力方面,都已經很難和已成氣候的Facebook競爭。目前一些流量比較大的內容網站,都有兩個明顯的現象:
流量來源單一化
有很大部分的流量來自單一網站:Facebook;從前部落格流行的時代,一般網站的「轉介者」(referrer,也就是「讀者按了哪個網站連到我這裡來」)比較多元,某一篇比較紅的文章,流量可能來自數十個網站,再加上Yahoo奇摩或PCHome之類有新聞連結的入口,也就差不多了。
但現在,同一篇文章的流量可能有一半以上、甚至絕大多數來自Facebook,而且跟來自其他網站的流量有著極為懸殊的差距;也就是說,在這種狀況下,任何企圖成為新聞入口的機制(包括Apple News和上述其他app)都等於是在向Facebook挑戰。
而從目前的數字看來,這些app頂多都只能成為Facebook流量幾十分之一的「長尾俱樂部」成員。
跳過首頁的「深連結」
因為流量來源單一化的緣故,目前多數讀者的閱讀動線可能是「Facebook(或其他入口)> 直接透過連結進入文章 > 關閉離開」,而鮮少經過各站的首頁,這種型態稱為「深連結」(deep link)。
「深連結」一直是網站經營者的麻煩事。對於比較熱門的網站而言,總點閱數或許不會受到影響,但這樣進來的讀者比較不容易藉由網站本身動線的引導,去多看幾篇文章、或是去看站方希望訪客「順便看一下」的東西(例如商品)。
也就是說,透過Facebook深連結進來的讀者,往往只看一篇文章就走,也就是跳脫率(bounce rate)很高;而新聞app因為連續閱讀的特性,在跳脫率方面或許會好一點,但仍然多半會跳過站方安排的首頁或行銷動線,甚至根本不會進入文章網頁。
對於站主來說,來自這些源頭的流量都還是令人頭痛的深連結。
內在問題
缺乏決定性的特色
依照筆者的個人經驗,過去大多數這類新聞聚合工具的來源,都是各網站提供的RSS(簡單說就是網站主動推播,提供讀者以各種方式訂閱的內容);也就是說:
每一個app拿到的內容都一樣:一張刊頭圖、前幾段內文,看不出各自的特色。
如果RSS提供的不是全文,讀者還是得點深連結回到原站去看。這對原站的流量或許是好事,但如果是這樣,我用Apple News或Google書報攤來看又有什麼不同?那或許還不如用原本就跨平台、而且相當成熟的Feedly來看就好了?
過去在「回應式網頁」(RWD,會隨著視窗或螢幕大小改變,自動調整為最適版面的網頁)還沒有出現的時代,用新聞聚合工具來閱讀的好處之一,就是在使用小螢幕行動設備閱讀時,不會因為看的是電腦版網頁而讓內容擠成一團;但在RWD普及、而且像Facebook之類強勢社群服務原本就有行動版app的情況下,新聞app似乎又少了一個存在的理由。
到底要做幾種格式?
也因為如此,Facebook推出了「Instant Article」(文章快手)格式、Google推出了「AMP」(加速行動網頁)、蘋果這次也來了一個「Apple News」格式;換言之,只要出版者利用這些專屬格式來處理內容,就可以獲得在各平台上的理想顯示效果(至少比RSS好)、顯示速度也比連回原網站快上幾倍。
現在問題又來了:
出版者到底要改製幾種特殊格式的內容去上架?
到處上架的特殊內容,流量多半不會回到原站,那這樣的話,站上掛的廣告怎麼辦?這些特殊平台的特殊格式怎麼獲利?
這些問題或許不久之後就會有技術解法:網站可以透過工具自動生成各個特殊格式、各平台也會有各自的廣告方案。
但長久下來,如果Facebook加上這幾家主要的長尾會佔絕大多數流量,那麼網站本身還要不要做?還是(在市場狀況不變的前提下)直接讓內容寄生在這些平台上就好?
目前有許多獨立網站,流量已經有近半數、甚至更高比例來自行動設備;除了行動設備本身就快速普及之外,當然也是拜Facebook這類來源的用戶快速「行動化」之賜。
雖然行動用戶增加對這些app版聚合工具有利,但回過頭來還是又得面對已經穩坐江山的Facebook。要讓用戶願意在時常開著的Facebook(而且已經有號稱顯示速度比原始網頁快10倍的「文章快手」)之外,願意為了看某家新聞再多開一個app,在使用體驗上就是個相當大的挑戰。
時機已過
筆者作為一個長時間研究各種數位出版形式的老人,上述的這些app、網頁、工具多半都嘗試過;尤其像是Flipboard能依據標題和內容型態(圖片數量和長寬比例、圖文數量比例等等)在某種程度上進行自動排版的作法,過去令我相當欣賞、也經常在課堂上作為「下一代數位雜誌型態」的典範。
到目前為止,Flipboard仍然是美感、速度、閱讀體驗方面的最佳組合(雖然它也屬於RSS生成、表現方式因而受限的類型),但仍然尚未成為行動閱讀的主流,其他工具就更不用說了;何況Flipboard雖然好,但出版者要進入「合作夥伴圈」仍然不容易,只能在外圍等讀者搜尋、或是主動在網站上拜託大家訂閱。
對於推廣工具本身來說,其實這是很不利的。如果到處都只有紐約時報或Huffington Post可以看,那又何必有那麼多閱讀工具?
或許本文中提到的這些聚合工具,都多少已經有自己的一片天空,但在上述的「Facebook獨大」和「RWD網頁發展」的兩個決定性因素阻礙之下,現在以筆者的主觀想法來看,只能說是「時機已過」,短時間內不會再有2010年前後(上述問題都還沒有出現)那麼好的發展機會了。
Apple News我們還是會試,但不會抱太大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