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調整自己,成為一個「無我」的人?:管理者系列#7/程天縱
當你扮演好越多人的「配角」時,成就就越大;而當你只顧著追求自我、扮演主角的時候,你所能服務的人數就變少了。所以,演好配角、成為別人人生中的貴人,反而更能幫你成就自我。
為什麼在職場上拼搏時,最大的敵人不是外面的競爭對手、也不是內部的同事,而是「自己」?
俗語說:「事不關己,關己則亂」。只要事情不牽涉到自己,大部分人都可以很客觀、很理智的來處理;然而一旦牽涉到自己,那麼利益就混雜其中,而最不瞭解的敵人(自己)就會牽扯進來,與理智敵對。
關鍵就在於,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我」在控制著自己。那麼,我們就先看看東西方文化之中,兩個最具代表性哲學和宗教對「我」的說法。
西方哲學的「我」
17世紀法國哲學家笛卡兒(René Descartes,1596-1650)的名言「我思故我在 」(I think therefore I am),意思就是「我思想,因而意識到我的存在」。
我們以為正確的日常知識,常常被發現是錯誤的,對此大家都習以為常;但嚴謹的笛卡兒卻極為不滿,他認為知識應該是「正確無誤的」才對;但是,在我們的知識系統裡面,卻混雜了不少錯誤的觀念。
笛卡兒認為,只要「可被懷疑」就可能出錯,無法成為知識的基礎;只有透過不斷懷疑,最後留下無法懷疑的東西,才可以用來建立知識。笛卡兒稱此為「懷疑論方法」(The Method of Doubt)。
為了找到這個無可懷疑的基礎,笛卡兒建立了兩個經典懷疑論證:一是「惡魔論證」,一是「夢境論證」。
根據這兩個論證,我們的知識幾乎都可以被懷疑,無一倖免;要嘛就是有個全能的惡魔在欺騙我們,要嘛就是有可能我們根本身處在夢境之中。
那麼,還有什麼東西是無法懷疑的?笛卡兒認為,那就是「我正在懷疑」這件事。
因為,無論我在懷疑什麼,都無法懷疑「我正在懷疑」這件事;因為當我懷疑自己是否正在懷疑,我也是在懷疑,因此「我正在懷疑」本身是無法懷疑的。
如果「我正在懷疑」是真的,那麼「我存在」也必須是真的;因為前者蘊涵後者:不可能「我正在懷疑」,但「我」卻不存在。因此,笛卡兒就把「我思故我在 」稱為知識的第一原則,也就是一切知識的基礎。
我不是哲學家,我也無意討論這個數百年來廣為西方哲學領域奉為圭臬的知識第一原則
;但由此可知,西方的知識體系是從「我」這個源頭發展建立起來的。
所以可以總結說,在西方的知識體系裡,「我」是好的。
東方佛教中的「我」
在佛教術語中,「我」通常指作為輪迴主體的「自我」;而古代漢譯典籍中,就將這個字的梵文原文譯為「我」,不跟一般人稱中的「我」區別。而現代在佛教文章中,則常譯為「梵我」以示區別,也有人將它意譯為「主體」、或是俗稱的「靈魂」。
在佛教中,輪迴主體的我稱為「人我」,而佛法中的本性則稱為「法我」;個人的錯誤見解稱為「我見」,個人的執著則稱為「我執」。
在佛教的最基礎教義「三法印」中,提出了「諸法無我」的概念;意思是說,人對「自我」的認識和執著都是虛妄的。人的身體是由物質組成,沒有一丁點是真正屬於自己的;人也沒有靈魂,而是神識(意識)隨著業力(行為)流轉而已。
因此,佛教從根本上就否認「我」的存在,認為「我」只是神識暫時停留的地方;而且認為,「我執」是一切痛苦的來源和惡業的開端,若消滅「我執」便可以得道、脫離輪迴。
我並非佛教皈依弟子、對佛法的理解也不深入;做為一個現代企業的經營管理者,我無意深入討論東方哲學(如奧義書)和宗教(佛教、印度教、錫克教、耆那教等)對於「我」的論述。
但是,由以上佛教的論述看來,「我」似乎是不好的。
管理者眼中的「我」
有人把企業的「企」字拿來解釋企業的組成,如果把「人」拿掉的話,那麼只剩下一個「止」。也就是說,企業是由人組成的,沒有了人,企業就會停止運作。
人的本性和動機就是從「自我」出發,而本性本來就有「善」與「惡」兩個面向。管理者並非專業的心理輔導師,所以不要嘗試改變部屬的本性;重點在於:
透過管理,充分放大員工個性上的優點、和人性中善的一面;並讓員工的缺點和惡的一面,對企業經營成果的影響降到最小。
因此,企業有各種激勵和獎懲制度,來激發員工的潛能、為企業創造最大的價值。
在經營管理的實務上,企業不能夠像西方哲學一樣,認為員工的「自我」都是好的,管控和防弊的機制還是必須建立。
但也不能像東方的佛教理論一樣,認為「自我」都是不好的。人性化管理、以信任為基礎的團隊合作、管理階層的領導魅力、價值觀與文化等等,都是企業必須建立的和具備的基本能力。
「我思故我在」還是「眾思故我在」?
我在〈你真的瞭解自己嗎?〉和〈如何瞭解自己?〉兩篇文章中都提到,「真實的自己」就是周遭人眼中的自己,不是主觀意識認定的自己。
笛卡兒的「我思故我在」,是西方哲學中知識的第一原則、也是一切知識的基礎;但就如同學校中學的許多知識一樣,很難應用在現實世界的企業經營管理實務上。
因此,我在管理實務中,反而認為是「『眾』思故我在」。
也就是說,週遭眾人心中和眼中認定的我,才是真正的我,我才會存在。這種想法,不僅僅能夠幫助自己更加瞭解自己,而且可以調整或減少「自我為中心」的心態。
前世今生
為什麼你週遭的人非常重要?
在東方的宗教中,大多都會提到「因緣果報」和「輪迴轉世」;但這些在西方宗教和哲學中,則很少有人提及。
有一本我很喜歡的書,叫做《前世的因,今生的果》;作者Brian L. Weiss是美國耶魯大學醫學博士,曾任耶魯大學精神科主治醫師、邁阿密大學精神藥物研究部主任、西奈山醫學中心精神科主任。
他專攻生物精神醫學與藥物濫用,曾發表多篇論文、並帶領許多研討會與專業訓練計畫;是一位在心理治療、精神藥物的研究上倍受尊敬的科學家。
1980年,他在為一位病人進行催眠治療時,突然從病人口中聽到生命輪迴的事;被催眠中的病人表示,自己「至少有86次的前世」、並清楚描述了許多世的生活情景。他在震驚、懷疑中,不斷探究事情的真相;最後他不得不甘冒西方世界之諱,大談生死輪迴、並且把這段心理治療的經過以小說故事方式呈現,出版了這一本難得的好書。
我從這本書中學到的重點,就是生命是無限的,「我們不曾真正死過,只是變換意識層次」。許多人回溯自己的前世,都看到自己在不同的身體、不同的時空裡,扮演不同的角色,多次死亡又重生。
我們從前的親人也是不朽的、也不曾真正和我們分離過,他們經常在另一個輪迴中,以不同的身份和角色和我們重逢、陪伴我們一起學習人生的功課。
我很尊敬的夏祖仁波切曾經跟我說過,他沒有辦法證明輪迴的存在;但如果這世界上的人相信輪迴,那麼人類就不會過度開發、耗盡地球的資源。因為,未來的後果還是自己輪迴來承擔。
所以,我選擇相信輪迴,我也選擇相信《前世的因,今生的果》書中說的,你在短短一生當中所碰到的人,都是有原因的;或許他們就是你前世的親友,因此他們給你的回饋,是來幫助你這一生的學習。
主角或是配角?
每個人的人生都會扮演許多角色。假設每個角色就是一頂帽子,那麼從出生就開始戴帽子;對父母來說,我們就是子女,對祖父母來說,我們就是孫子女。對每個家庭或家族成員,我們都分別戴上了不同的帽子。
隨著我們的成長,遇到的人、主導的人不斷增加,我們的人生也不斷的增加角色,帽子也越戴越多。就學以後,成為學生、同學;工作以後,成為部屬、主管、老闆。成家以後,成為父母、親人。
在所有人生的角色當中,只有在自己的人生故事裡,我們所扮演的是「主角」;面對週遭的人時,在別人的人生故事裡,我們所扮演的全是「配角」。也就是說,我們一生當中戴過成千上萬頂的帽子裡,只有一頂是主角,其他的都是配角。
可是由於人對「自我」的執著,讓我們只喜歡演主角,而不去扮演好配角。試想在一部電影裡,如果只有男女主角,沒有其他配角、或是路人甲路人乙,那麼這部電影會是多麼枯燥無味呢?
在退休後,我開始回顧我的人生,發現扮演配角的時候,才是我學習速度最快的時候;當我執著於扮演主角的時候,我就會掉入「忙、盲、茫」的陷阱。
我也發現,當你能夠扮演好越多人的「配角」時,你的成就也就越大,這一點在進入第二人生時尤其明顯。雖說在第二人生中,一個人的成就未必只是名利與財富,但是很現實的就是,一個人的名利與財富,往往跟能服務的人數有正向關係。
當你只顧著追求自我、扮演主角的時候,你所能服務的人數就變少了;演好配角,反而會幫助你「成就自我」。
結語
進入第二人生之後,學歷只是一個幫助你「敲開大企業金字塔底層門」的工具;一旦登堂入室,就不看學歷、只看能力了。而每個人也都在努力學習,希望能夠攀爬金字塔的梯子往上層走。
在攀爬的過程當中,每個人都會習慣性的「往上看」,瞭解上級主管的喜好,希望得到他們的青睞,爭取升遷的機會;而「往上看」就是在扮演主角,為自己的利益打拼。
一旦你得到升遷機會,成為主管的時候,你要開始學著「往下看」;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到你部屬的工作與生活。而「往下看」,就是開始扮演好配角的角色。
這一系列文章,談到了如何從週遭的人眼中瞭解自己、如何舉行feedback session、從屬下口中得到回饋,目的就是要減少「自我」的心態,才能夠成為一個更好的管理者。
這篇文章的主旨,就是提醒讀者們:你或許做不到「無我」的地步,但仍然要扮演好配角,成為週遭人們的人生貴人,才是「成就自我」的正確做法。
後記
「人」從一出生開始,就被賦予無數的角色;隨著年齡的增長,接受教育、開始工作、成家立業,面對新增的週遭的人,不斷增加新的角色、新的身份。
可是在眾多角色中,只有在自己的人生故事中扮演的是「主角」,其他的都是在別人的故事中,扮演配角,或短暫擦肩而過的路人甲路人乙。
或許是因為,他人的故事在自己的生命接觸中都是短暫的,只有「我」會不離不棄的陪伴自己一生,因此多數人都只熱愛扮演「主角」這個角色,執著於「我」的得失與苦樂。
但是,人生的得失與苦樂,其實並非由「我」的名利財富權勢來決定的,而是處處都由身邊的人牽動自己的情緒而決定的。
我們身邊的人、周遭的人,都是一面面的鏡子,反映出真實的「我」。
如果你視而不見、不承認真實的「我」,只堅持演出自以為是的、一切以利益為主的、虛幻的「我」,忽視周遭人們也有的人生故事、不承認自己在別人故事裡扮演的配角角色,那麼圍繞你的一面面鏡子,最終會將你的行為投射回來,成為痛苦的來源。
嘴巴說著「不在乎別人對自己看法」的人,往往最在意別人的看法。人是群居動物,永遠脫離不了人與人之間發生的七情六慾;而得失和苦樂,都更是彼此互相牽動的。
作為一個企業的管理者,你應該扮演以自己成就為主的主角,還是扮演幫助屬下更加成功的配角?哪一個角色會為你贏得周遭人的信任與尊敬?
上一篇文章是跟大家分享,如何從屬下得到真實的回饋,才能看到鏡子裡真實的自己、找出過於自我的部分,開始調整和改變;而這篇文章想告訴你的,則是調整和改變的有效方法,也就是減少扮演「主角」的時間,增加「配角」的份量。
當你做好一個稱職的「配角」、成為他人的「最佳拍檔」、成為他們人生中的「貴人」時,你就會發現,真正的快樂和成就來自周遭人們對你的「信任」與「尊敬」,而不是名利、財富、或是權勢。
一篇文章可以在學習路上給予不同觀點,釐清一些疑惑,這也是成就別人,也成就了自我。
非常同意。謝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