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時代已經漸漸來臨,而且除了車子本身的效能和潛力之外,車廠更在疫情和地緣政治導致的晶片短缺之際,展現出了更大的生產彈性。電動車廠的這個特色,能為傳統車廠帶來什麼啟示嗎?
看來“電動車也是要分成很多種不同等級”的
是
1. 只吃電,不吃油
就叫電動車
或
2. 不怎麼需要人手操作,可用手機遙控
才叫電動車
甚或
3. 完全智能操控,動口不動手
相信,隨著科技發展,定義會越來越明顯
目前的電動車市場(連兩輪的都算進來),基本上只有「高階」和「低階」兩個極端。
所謂低階就是隨處可見的電動腳踏車(就是中國所謂「電瓶車」),那個就沒有任何軟體問題,屬於文中所謂「機械公司」的範疇。
而高階就是除了馬達、電池、車身之外,有很大部分是靠電腦晶片和程式控制,包括電源管理、車體姿態和運作的監控和管理、放電和過熱保護等等,甚至連網功能(自動駕駛就先不談了)。
有趣的是,介於這兩者之間的選項非常少;一來是因為現今即使是中低階的燃油車,也都有行車電腦控制(只是控制的型態跟電動車不太一樣),而且電動車因為省略了燃油引擎,自然也少了很多油水管路和機械連結,都改用電子訊號控制,所以自然非常偏重軟體。
也就是說,即使沒有自動駕駛,只靠駕駛人力操控的車子(無論油電),其實也有相當程度已經「電腦化」或「程式化」,而只是程度上和深度上的差異而已。
看來“電動車也是要分成很多種不同等級”的
是
1. 只吃電,不吃油
就叫電動車
或
2. 不怎麼需要人手操作,可用手機遙控
才叫電動車
甚或
3. 完全智能操控,動口不動手
才叫電動車
相信,隨著科技發展,定義會越來越明顯
目前的電動車市場(連兩輪的都算進來),基本上只有「高階」和「低階」兩個極端。
所謂低階就是隨處可見的電動腳踏車(就是中國所謂「電瓶車」),那個就沒有任何軟體問題,屬於文中所謂「機械公司」的範疇。
而高階就是除了馬達、電池、車身之外,有很大部分是靠電腦晶片和程式控制,包括電源管理、車體姿態和運作的監控和管理、放電和過熱保護等等,甚至連網功能(自動駕駛就先不談了)。
有趣的是,介於這兩者之間的選項非常少;一來是因為現今即使是中低階的燃油車,也都有行車電腦控制(只是控制的型態跟電動車不太一樣),而且電動車因為省略了燃油引擎,自然也少了很多油水管路和機械連結,都改用電子訊號控制,所以自然非常偏重軟體。
也就是說,即使沒有自動駕駛,只靠駕駛人力操控的車子(無論油電),其實也有相當程度已經「電腦化」或「程式化」,而只是程度上和深度上的差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