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納商業評論 | Tuna Business Review

吐納商業評論 | Tuna Business Review

Share this post

吐納商業評論 | Tuna Business Review
吐納商業評論 | Tuna Business Review
🔏Apple的AR眼鏡:「下一隻金雞母」的候選人/Jean-Louis Gassée
Copy link
Facebook
Email
Notes
More
Jean-Louis Gassée

🔏Apple的AR眼鏡:「下一隻金雞母」的候選人/Jean-Louis Gassée

在前一篇文章〈Apple Car:「輕資產、重軟體」模式的潛力典範〉之中,我們討論到電動車或許是Apple的「下一隻金雞母」;但這並不是唯一的可能性,AR擴增實境眼鏡也是另外一個可以思考的方向。所以,就讓本文來探究一下這另一隻金雞母的候選人。

Jean-Louis Gassée's avatar
Fred Jame / 傅瑞德's avatar
Jean-Louis Gassée
and
Fred Jame / 傅瑞德
Sep 15, 2022
∙ Paid
1

Share this post

吐納商業評論 | Tuna Business Review
吐納商業評論 | Tuna Business Review
🔏Apple的AR眼鏡:「下一隻金雞母」的候選人/Jean-Louis Gassée
Copy link
Facebook
Email
Notes
More
Share

在前一篇〈🔏Apple Car:「輕資產、重軟體」模式的潛力典範〉之中,我們討論到電動車或許是Apple的「下一隻金雞母」;但這並不是唯一的可能性,擴增實境眼鏡(AR眼鏡)也是另外一個可以思考的方向。所以,本文就來探討一下這另外一隻金雞母的候選人。

當某個市場接近飽和的時候,表示已經沒有足夠的新用戶可以開發,於是廠商別無選擇,只好開始進入犧牲毛利、打價格戰的階段。這一點在商場上是常態。

然而,對於習慣操作高單價、高毛利產品的知名品牌而言,卻又不一定是這樣。包括LV、Mercedes Benz、Patek Phillipe……還有Apple,過去都曾經有人根據這種所謂「常態」,預測它們即將完蛋,但事實證明,並沒有。

所以,當筆者在寫前一篇關於「Apple Car會不會就是下一隻金雞母」的文章時,其實心裡還想著另外一件事:

Apple到底需不需要「下一隻金雞母」?

如果從市場飽和淪落到價格戰這種「常態」並不適用於Apple,那麼是不是光靠iPhone(現在的金雞母)以毛利不墜的方式一代一代的賣,其實就夠Apple吃喝不盡了?

但答案是「不行」,Apple還是必須找到下一座金礦。這不僅是獲利所需,「創新」原本就根植在Apple的DNA中;Apple必須掀起跟當年iPhone規模相同的革命,因為為產業帶來革命就是這家公司的天職。

Apple的AR眼鏡

所以,讓我們來討論一下另一隻可能的金雞母:Apple AR擴增實境眼鏡(Apple Augmented Reality Glasses,以下簡稱「AR眼鏡」)。

所謂AR,簡單的說就是將資訊重疊在人眼看到的真實景像上。這些資訊包括圖文訊息、導航地圖、(開無聊的會時可以偷看的)娛樂內容、或是視訊電話等等,未來還會有更多充滿商機的可能性。

Apple對開發AR眼鏡有興趣,早就已經是公開的秘密;在開發商大會的論壇、以及產品展示會上都可以看到許多蛛絲馬跡。當有人問口風一向很緊的Apple執行長Tim Cook關於AR眼鏡的產品計畫時,他總是笑著回答:「別轉台喔,之後就會看到我們出什麼東西了」。

雖然Apple Car的進度還在一團迷霧之中,但AR產品計畫可以說是確定的,只是我們還不知道它會是什麼樣子、什麼時候推出、賣多少錢、以及會賣多少而已。

Keep reading with a 7-day free trial

Subscribe to 吐納商業評論 | Tuna Business Review to keep reading this post and get 7 days of free access to the full post archives.

Already a paid subscriber? Sign in
A guest post by
Jean-Louis Gassée
法國巴黎人,曾於1980年代擔任Apple歐洲營運負責人、以及Mac電腦開發主管。 之後創立Be公司,旗下產品BeOS為當時Mac OS X候選產品之一。之後任職於PalmSource,目前為Allegis Capital投資公司合夥人。 本站已獲作者直接授權編譯作品。
© 2025 吐納商業評論
Privacy ∙ Terms ∙ Collection notice
Start writingGet the app
Substack is the home for great culture

Share

Copy link
Facebook
Email
No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