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工」與「品牌」:台灣品牌做不好,是鴻海的錯嗎?/程天縱
有許多媒體朋友希望採訪我,談談我對鴻海或郭台銘董事長的看法,我都一一回絶。因為,我的原則是不加入競爭對手跟老東家競爭、也不評論老東家。不過,我今天還是忍不住要跳出來講幾句公道話。
企業必須各司其職
有個道理,我想跟批評鴻海的網友們說清楚:「一樣米養百樣人」這個道理,也適用於企業;有的企業適合做代工、有的企業適合做品牌,就如同有的人適合幹市場業務,有的人適合幹研發設計一樣。
因此,在整個產業生態系裡,各種各樣的企業都有,應該各司其職,把整個產業的大餅做大、把自己的份內工作做好。如果一個負責做品牌的企業做不好,並不能怪生產製造代工的企業做得太好,因為這個邏輯是不對的。
我們應該去檢討「做品牌的企業為什麼做不好」,而不是去責怪「做代工做得太好」的企業。
一個強盛的國家、或是經濟大國,必定是農業、工業、電子業、金融業、服務業等等,各行各業都能做得很好;如果其中製造業反而做得不好,一定會有問題。因此,歐美國家都在絞盡腦汁,希望在自己的國內重建製造業。
製造是台灣的優勢
台灣是個小島,內需市場也比較小,產品、品牌、通路雖然仍在摸索中,但製造方面卻是我們的一大優勢;因此,台灣應該集中資源、挑對產業,把產業生態做強、做大。然而,這也不能只靠一些大企業,從產業鏈的材料源頭、一直做到最終的品牌和通路。
類似韓國三星大企業集團的這種產業結構,對台灣未必是好事;因為,政府這樣扶植大企業集團「從頭做到尾」,會扼殺許多年輕人創新創業的機會。
產業鏈要斷開並且分工,產生長尾效應。
所以我比較支持產業鏈要斷開,產生長尾效應;在產業的生態系統裡面,應該有許多大大小小的企業,各自培養自己的核心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各司其職。如果做得好,要給他們掌聲和鼓勵;如果做得不好,則要想辦法檢討改善。
如果企業自己做不好,卻怪其他產業上下游做得太好,這就會誤導企業改善的方向。也會產生劣幣驅逐良幣的結果。
鴻海也在尋找轉型出路
鴻海在電子製造代工方面做到世界第一,我們應該給他們鼓勵和掌聲;鴻海並沒有因此而傲慢和停頓,他們很清楚知道,在守住這個代工霸主地位之外,他們需要轉型、也很努力的在找方法。
可是他們在代工製造成功的基因,卻變成了他們的包袱;對於這一點,我們應該給予理解和同情。
相對於鴻海聚焦在代工製造上,台灣電子業也有很多企業敢挑戰品牌和通路。他們的困難和失敗,都有各自的內部和外部原因;但是,我們千萬不能夠把這些做品牌企業的失敗,怪罪於其他做不同領域成功的企業。
至於鴻海郭董所說的,鴻海的成功關鍵在於擁有,「一流的客戶,二流的設備,三流的管理,四流的人才」,我認為這是鴻海謙虛的說法。
試著想想,一個白手起家,在創業40年不到就成為世界第一的代工製造企業,年營收高達五兆台幣,全球僱用130萬員工的鴻海,如果說人才都是四流的,怎麼可能?這種說法對於代表鴻海征戰全球、立下無數戰功的台幹們,公平嗎?
弱勢正是機會
我希望這些批評鴻海的朋友們,是秉持著「愛之深責之切」的心情;更希望這些朋友能夠正面看待台灣在品牌、通路方面的弱勢,這就是年輕人創新創業最好的機會。
比較日韓大企業集團林立的現象,也造成了日韓年輕人創業的障礙,因此中小企業難以發展壯大。台灣的年輕朋友們,應該把握台灣在品牌通路方面的空洞,利用台灣在供應鏈和生產製造上的優勢,創立自己的一番事業。
與其批評鴻海,何不善用鴻海,使之成為自己創業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