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的「改善」精神帶動台灣創新團隊成長/解聰文
有些人說,亞洲企業似乎比較不擅長創新;尤其是近幾年西方流行的所謂「破壞性創新」,在亞洲文化的框架之下更是處處受限。事實上剛好相反,創新正是現今台灣企業文化的核心價值。
過去多年以來,台灣一直在持續創新發展,而其中最好的經典範例之一就是新竹科學園區。在30年前成立之初,它的底層基本精神是軍隊般的紀律、再加上日本式的「持續改善」精神[footnote]這個觀念在西方企業之間以「kaizen」之稱聞名。[/footnote];後者的意思如同字面所示,代表著「不斷進步」。
雖然這裡所說的「改善」理念來自日本,但卻是在二次大戰後由美國顧問協助日本人建立的;這些顧問之中,還包括了知名的品管專家W. Edward Deming。不過「改善」似乎並不是新東西;對我來說,它比較像是在現代商業理論之中加上一些儒家思想的結果。
台灣過去的成就
要舉出在這方面非常傑出的台灣企業,名單會非常的長;在這裡舉幾個例子:全球最早將玻璃纖維遊艇量產商品化,讓遊艇價位更低、更普及的正是台灣廠商;讓蘭花價格平民化的,也是台灣花農。台灣釀造的威士忌酒獲得過世界級的獎項,台灣的研發者也獲得了亞洲最多的專利。
紀律和改善精神還能支撐台灣科技產業的發展嗎?
進入21世紀之後,科技方面的突破越來越多、改變的速度也越來越快;漸進式的改進已經不再吃香,破壞性的創新比比皆是。所以我們接下來要問自己的問題是:「軍隊般的紀律」和「日本式的改善精神」還能夠支撐台灣未來科技產業的高速發展嗎?
相對於這些傳統價值,新一代的台灣企業為新創團隊建立了各種啟動設施和孵化器;一身創意的年輕人在這些地方驗證產品概念、持續開發、並且由業師輔導如何將產品商業化。知名的管理顧問Thomas Walker-Lynch曾經問過一個有趣的問題:
如果台灣人用他們的聰明才智來改善「創業孵化器」這個概念本身,會發生什麼事?或者換句話說,他們能創造出新一代的「改善」概念嗎?
編按:「新一代的改善概念」在原文中稱為「meta-kaizen」。
新一代的「改善」概念
依照Lynch的說法,新一代的「改善」概念應該包括:
讓成員分享成功
新創團隊的成員是整個團隊的一份子,而不只是之後所屬公司的一份子;所以在新創階段,無論哪個產品最後獲得成功,他們都應該取得股份。
因為每個人都很努力,所以都應該享受得到成功的果實。
每個人都做好自己擅長的事
最好能提供一個讓成員不需要操心生活瑣事的環境,讓專精於技術、營運、或是其他領域的人,能把時間花在他們擅長的事情上。
尊重年齡與資歷
這個創業環境中應該要容納不同年齡層的成員,甚至已經「退休」的人士,用他們的經驗來導引並聚焦年輕人的活潑能量、同時也延續他們的人脈和商業關係,也就是一般所說的「線」。
在工作以外也是團隊
有時候不妨包一輛車,整個團隊一起出去玩;因為團隊成員不只是「在辦公室坐在一起的人」。
整個團隊一同成長
年輕的新創團隊成員,無論在集體作戰或專業能力方面都需要磨練;但相信在一段時間之後,就可以將這些學習成果傳遞給下一批同仁。由於許多企業會藉由併購整個新創團隊,來補強部門或產品線,所以經過上述洗禮的團隊自然就具備了「改善」精神、以及在基本訓練和產品開發方面的能力;而這對於企業買主來說,也會是一個提升投資意願的誘因。
雖然這些想法多少有點理想色彩,但比起西方團隊成員直接彼此競爭的模式,或許這種「改善」方法更適合亞洲的新創團隊。然而這樣的方式可以帶來更高的效率嗎?不一定,但值得一試。
(感謝Thomas Walker-Lynch與彭峻浩提供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