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聽、獵奇和一意孤行的台北市政府/TH Schee
關於台北市政府最近希望破舊立新,卻又引發討論話題的政策,在此舉幾個例子來討論一下。
即時線上報告
首先是市府員工使用特定即時通訊軟體以進行公務。很多這方面的觀察,筆者已經在這邊陳述過。
若要簡化行政溝通成本、優化政府單位(或是商業機構)的溝通效率,本來就有非常多的方式可以達成;但絕對不是公開,甚至是鼓勵局處首長和市府員工使用特定即時通訊軟體。
筆者會說「獵奇」的原因,是因為目前台北市政府是使用非客製化的消費型商業即時通訊軟體,而這本來就不在全球各市政府的主流溝通方案之內;但因為市長在兩年前首度體會到所謂網路「即時」的威力,從此愛不釋手,於是將這股看似雷霆萬鈞的威力送進了市府,轉性轉不過去。
這就好比是某個小朋友第一次搭車離開生長的鄉村,以為能帶他離鄉背井來到大都市(或是到其他地方)的就只有這台車。
首長和局處主管對於「網路世界」的認識,筆者認為也不過是最近兩三年的事;而這兩三年光景,又只接觸了偏聽之下的網路世界,於是,越來越多令人稱奇的舉措,就這麼的陸續展開。
網路決定民意
第二個例子是「i-Voting」,筆者認為,它也是在這樣的獵奇脈絡下產生的。
市府將市府局處拉政績投票,以及年後決定社子島發展的投票,都叫做「i-Voting」。在我看來,這根本就是要把「網路投票」的大眾胃口,在一年之內摧毀殆盡,搞到什麼都不像,裡外不是人。
i-Voting在愛沙尼亞是有專法規範的電子投票機制(別懷疑,就叫做i-Voting),同樣叫i-Voting,差距不知是幾萬里之譜。愛沙尼亞早就有超過十年的實務經驗,也就是說,i-Voting根本不是什麼新穎的概念。
[embed]https://vimeo.com/112041827[/embed]
就算要正其名,回頭來討論「電子投票」,瑞士各州(Canton,如日內瓦)也有非常豐富的歷史,連遠離政治的筆者,都曾經在日內瓦聽過負責人的介紹;堂堂的市政府怎麼會沒有研究?
一年多前,市長、一級主管(團隊尚未到齊)和研考主管在對電子投票實務尚無所知悉的狀況下,在一年後還必須咬牙強調,為了符合「開放政府,全民參與」的理念來推動 i-Voting。
筆者只能說,這是偏聽之後獵奇不成,導致一意孤行,處處撞壁。
研考會主委的離去是很嚴重的問題,而如此弱勢和低調存在的研考會,也成為這種獵奇心態下的犧牲者。
eTag等於交通流量
第三個例子就是使用 eTag 來計算流量。
先不論計算交通流量有多少種方法,但以市長的高度,卻強調用單一技術來解決城市交通治理的問題,這根本是自降規格,下指導棋下到秘書的層次。
想要更進一步細緻化了解城市交通的現況,自行蒐集數據當然是切入途徑之一;但 eTag 是不是在法規、成熟度、財務成本、採購規範、輔助決策效益和政治判斷上能達到市長的期待,又似乎有些以偏概全。
交通專業人士本身就會知道,目前有哪些方法可以採集數據;而沒有交通專業,但對交通也能講上一兩句話的民眾,也會以本身的經驗和專業來「回饋」給市政府。
這些意見都可以透過各種方式取得。台北市人才濟濟,在各種實設和虛設的委員會成員,才俊之秀不少,怎會不知道各種技術在交通資料蒐集的權宜利弊?
問題明顯又是出在偏聽。
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案絕對不應該強調單一技術。技術是拿來解決問題的;但一種技術手段會有適用的情景(scenario)。如果是要滿足某種需求,那採取什麼樣的技術,應該是更多考量之下所得出的手段。
技術本身不是引以為發展的主要目的(例如 eTag)。更何況,技術是需要投資的,技術也是會快速過時的。雖然交通技術導入城市治理的節奏,相較於其他技術領域要慢上很多;但只要把需求定義清楚,技術如何搭配,那是專業幕僚的事。
上述這些,在媒體上看似鬥嘴鼓的討論根本是不必要的,只是累死所有人;有的人手累,有的人嘴巴累,有的人則是心累了。
關於「交通是一個很影響廣泛,但專業很封閉的領域」這個論點,不少人認同。我們只要看看各級政府歷年的道安會報是如何的光景,就會知道這封閉性是多麼的不可思議。
如何解決城市發展的交通問題,幾乎是全人類的挑戰。台北市雖然也算是「交通便利」的城市,但全世界有類似問題的城市可能不下上千個。
藉由強力拉抬單一技術或載具(如自行車)來符合溫減、綠能、現代和友善的願景,提昇大眾運輸的運量,拉抬城市自行車系統(諸如 YouBike)的意象,這點筆者能理解。但請不要偏聽、獵奇,然後一意孤行。
小市民的心聲
想要提高公共參與?讚。
想要讓道安會報容納更多的專業?好。
想要開放政府直接由民意決定?談談。
覺得台北市沒有願景?說說看吧。
問題是:偏聽是病。獵奇是偶一為之,但不可常自淫的心態。該好好研究的時候還是要好好研究,否則一意孤行的意志,讓鋼鐵幫的鐵鏽已經掉滿了一地。時間沒有這麼趕,趕了反而是會更晚到達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