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求職小故事,明瞭IBM與HP的企業文化差異/程天縱
企業的價值觀是洋蔥圈的核心,而面試方法則屬於第三層的「目標與管理」;雖然先前曾經以其他例子來解釋這個第三層,但是遠不如本文中引用的兩個面試故事,來得更加生動、令人震撼。
網路世界真的令人著迷,我透過Facebook聯繫到了小學、初中、高中同學,還有多年不見的好友。
最近有位新加我的Facebook朋友劉維鯤,他告訴我,遠在1981年就曾經和我見過面。這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於是請他提醒我,是在什麼場合、什麼時間見的面。
後來他把最近幾年寫的文章之中,兩篇跟我有關的抽出來寄給我;這兩篇故事實在太精彩了,於是我徵得他的同意,讓我分享在Facebook上。
這是他1981年在台北的IBM和HP公司面試時,發生的真實故事。
IBM的應徵經驗
現代人十分忙碌,人與人的互動也十分頻繁。人們之間的互信是很重要的,而人品則是潛意識下的表現;心裡面有什麼,表現出來的就是什麼。萬事,都是由心發出的。
有一種人格測試的方法,就是在你不防備的時候,看你因應急狀況的表現。
1981年,也是我在3M公司工作的第四年。我去參觀台北的第一屆資訊週電腦展覧會,看到了個人電腦的應用;於是愛上了電腦,馬上買了日本富士通的第一台桌上個人電腦「Fujitsu Micro 8」。
因為沒有應用軟體,所以我在公餘閒暇的時候,按照當時市面上Apple II的軟體規格,用Basic程式語言來寫富士通電腦的軟體。
後來完成了很多程式、也迷上了玩電腦。至今,我還保存著這台Fujitsu電腦。
後來,我決定轉職到自己喜愛的電腦行業去。
當時IBM是最大的電腦公司,而我也想進入IBM工作。經過IBM一家客戶的電腦部主管推薦,讓我有機會投遞履歷表過去;他們見到我的履歷表上寫的是3M的現職企劃人員,就馬上通知我去考試、並且做性向測驗。
當時,一共有30個人擠在ㄧ個小房間裡考試;考題共有100題,但在我才寫了30題的時候,卻有一個人進來喊說「還有3分鐘!」
我嚇了一跳。考了30題,還有70題,這不幾乎等於交白卷?心想「完了,進不了IBM了」。 頓時,有個意念進入我腦中:去偷抄隔壁那考生的答案題。
當時沒有做任何思考。情急之下就抄了三題(沒有思考如何可能抄到70題、也沒有想到其他事,只想到解決當前的困境)。
此時,隔壁的考生馬上轉過身來對我說:「對不起,劉先生;你沒有錄取,因為你不誠實。」
其他29個考生也同時站起來,一個個的走出了門。我一個人坐著發呆:原來,IBM派出了29個員工來陪我考試。
哦,原來今天考的是「誠實」。
從此,Frank(編按:引文作者劉維鯤的英文名字)就是我終身不改的名字;「誠信」也成為我為人處事永遠的信條。
與你交往的人,人人都忙、人人都怕受傷;沒有人有時間查核你說的每一句話、每一件事是不是真的。
每個人都怕被誤導、被欺騙,也都希望與誠信的人交往。所以不知道的事、不懂的事不説,不實的話不説,更不可存心欺騙。
話説了就要做到,後悔了也要堅持到底、言出必行,這樣你就會有許多朋友、許多信任你的人、與你合作的機會、敢寄予你重任的老闆、甚至能拉拔你成功的貴人。
雖然我因為不知所措,而失去了加入IBM的機會,但IBM考試給我的教育,卻使我一生受用不盡。
行事誠實為本。信實為忠,情緣永在,機會不斷;因為,人人信你、敬你、謝你,欠你這份對他誠信的情。
(劉維鯤寫於2016/06/23)
HP的應徵經驗
1981年我去IBM應徵,想加入這電腦界的巨人。在沒有被錄取以後,我為了堅持進入電腦界的夢想,再去應徵HP的電腦行銷業務員。
應徵的第一關,是HP的人事經理;見到面、看了我的履歷表之後,很快就通過了。我問他,怎麼沒有(像上次IBM那樣的)考試;他說:「不必,我曾經是3M的人事經理;你在3M做了四年的行銷,我可以接受你。那麼,你現在去見產品經理。」
產品經理過關了,下一位面試我的則是程天縱先生。後來他去了德州儀器,又成了德州儀器亞洲區總裁,現在是郭台銘的主要幹部,他也通過了。
最後是總經理吳傳誠先生(他後來成為美國宏碁的總裁),他這一關也通過了。他找了程天縱經理來,要我去讀一套HP3000電腦的書;讀完之後,來公司用投影片簡報來做HP3000的產品說明。
我玩過當時流行的Apple II及富士通微電腦,但對這佔了個機房的大型電腦(mini mainframe computer)一無所知。當時是週五,面對這三大本英文手冊,我覺得坐困愁城;看來,這回轉入電腦業又沒有希望了。
我靜靜的向上帝禱告之後,馬上開始讀這三本厚厚的英文書,進行這破冰之旅。我花了整整兩天時間,終於完成了產品說明會的簡報投影片(幸好在3M幹了四年,用投影片來演講是駕輕就熟的)。
週一上午,打電話告訴程天縱經理我準備好了,於是他約我週二去上台演講。
進入HP的大會議室,投影機巳經準備好了;台下像IBM考試時一樣,也有大約30個人。不同的是,他們來聽我如何在短時間內做好這個產品的演講,而不是來考我在時間不夠時會不會偷抄答案。
前者是考負面的危機處理,今天是考正面的,考我有沒有專業、有沒有研發和表達能力。
上台以後,台下鴨雀無聲。我用了3M的「FAB分析」的產品說明技巧、以及3M投影簡報的應用技術,向很懂HP3000電腦的這30個人説明得清清楚楚。十分鐘後説明完畢,全場掌聲幾分鐘不停,十分感人。
在3M工作四年的行銷專業、與這二天的努力,都得到了正面的肯定。
吳總經理來向我表達正面的認可,程經理也過來握手說:「恭喜你,錄取了,明天等我的通知。」
第二天,有一位HP的秘書來電,要我再去一趟,HP董事長柯文昌要跟我面試;因為,他們希望我直接擔任新產品的市場經理。
吳傳誠總經理告訴我。HP即將推出個人用電腦,而且要我去做這款新產品的經理;但要等總公司推出這款產品之後,才讓我上任。
結果吳總每個月都來電要我「再等一下」,接連八個月他都打給我,要我繼續等。
六個月之後,我得到致福公司當時的總經理吳地泉先生邀約,去推廣Epson的手持式個人電腦;後來,我在台北成立了「五加二資訊有限公司」。
HP的吳傳誠總經理來看我,說他知道我不等他了;但他也告訴我,以後只要是我找他,他一定都會接見。多年之後,我去找過他幾次;他即使已經到了宏碁美國公司,都還是願意見我。
我當時沒有「堅持」等下去。因此又失去一次在大電腦公司成長的機會。
後來,HP在內部提升了一位優秀的人才來接任那個工作。很久以後,我也不經意的認識了這位人才,他就是HP的第一任個人電腦部經理王冕先生。後來,他一直都是我很好的朋友。
堅持是必須等待的,但也可能得付出放棄其他機會的代價。
(劉維鯤寫於2016/07/10)
有關於企業文化的思考
這兩篇精彩的小故事,引起了我對IBM和HP這兩家公司企業文化異同的省思。
1981年時的 IBM,是全球電腦業的龍頭老大。究竟有多大呢?如果把同一產業的企業,依照營收大小,以柏拉圖的格式依次排列下來,通常就會像下樓梯一樣一格一格往下走。
當時的電腦產業,IBM肯定是第一個階梯,如果往下踏一步的話,可能就會跌死了;因為IBM的營業額,比第二名到第十名加起來都還要大。
1981年在台灣的情況也是如此。有人形容說,要進IBM工作比登天還難;而當時的HP,營業額一半以上還是要靠各種儀器設備,電腦所佔的比例非常小。
總之,當時兩家公司在電腦產業的規模和聲望,遠遠不能相比。
我2017年5月31日在本站發表的〈坦誠、尊重、妥協:聯想併購IBMPC部門的成功案例〉一文,稍微提到了IBM和HP文化的差異;兩家企業也分別代表了美國東岸文化和西岸文化。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我這篇文章,再來思考在這兩家公司面試方式的不同,是否與文化的差異有關?
https://tuna.press/?p=329
企業文化洋蔥圈
從價值觀來看,不論是IBM或HP,都強調「以人為本」和「誠信」;但為什麼在面試的方法上有如此大的差異?這就必須回到我的「企業文化洋蔥圈」來解釋了。
我在2017年8月5日於本站發表的〈核心價值觀與企業文化〉一文中,介紹了「企業文化洋蔥圈模型」。
https://tuna.press/?p=776
價值觀是洋蔥圈的核心,這一點應該是恆久不變的;而面試的方法屬於洋蔥圈第三層「目標與管理」,或是以英文表達更明確:「Policy and Practice」。這第三層,是會隨環境和領導者風格的不同而改變的。
雖然我在這篇文章裡面,用了幾個例子來解釋這個第三層,但是遠不如我的朋友劉維鯤的兩個面試故事,來得更加生動和令人震撼。
價值觀和企業文化的重要性,經常被海峽兩岸的華人企業所忽視。雖然每個企業都會提出自己的價值觀,但是真正的執行程度,是可以從他們企業文化的強弱中檢驗出來的。
我2018年1月4日透過商周出版社出版的第二本書《程天縱的管理力》,其中第二章的九篇文章都是在探討價值觀和企業文化。
希望我的讀者們,尤其是台灣企業的大老闆們,都能仔細閱讀我的這本書,認真思考價值觀和企業文化對企業經營和未來發展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