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道伯經驗談(II):扁平化組織是最大的成功因素之一
若有人問我,「公道伯粉絲團」能夠有這麼好的成果,最大的原因是甚麼,我一定會說「是大家缺一不可的投入」。
而能夠做到這種氛圍,主要是靠所謂的「扁平化組織」;在沒有階層、大家一起參與討論的環境下,每一個人都可以說「不要」或是「要」,這才是真正的扁平化。
1. 資訊與決策的透明化、公開化
的確有人問過「是否能夠複製公道伯經驗」、「要找誰來做事」。我真的認為,「公道伯經驗」是可以複製的,但絕不是單純大家所認知的「找到 key man」那麼簡單。
執行這樣的事,的確不到 20 人就可以做到,這或許也是扁平化組織的最大人數;也就是說,每個人對於相關的事都能夠讓所有人知道,不需要中間人去轉譯,就可以提高溝通效能,此時靠的是資訊決策的透明化。
只是這前提對於既有的政治團隊而言是相當困難的。畢竟政治的「超額利潤」也是架構在「資訊不對稱」上;尤其習慣使用權力的人,通常都認為只有自己能夠做決策。要把資訊與決策透明化、扁平化或許相當困難,但在某些時候是相當有用的。
一個人的思考決策,往往會有很多「茫點」與「盲點」;透過更多的共議與討論,才能夠更快獲得比原本更好的結果,而網路就是最好的工具。無論是聊天室、社團、或是討論區,大家盡量使用每個人都能看到的工具,讓每個人都參與意見與決策,就會產生很多不錯的火花。
2. 合作先於分工
雖說任何事情都有其專業,都要分化工作(分工)才能做得好,但前提是要能夠先合作(合在一起做事)。
這邊說的「合作」,是每個人都能夠嘗試著把工作一個人從頭做到尾;雖然不屬於自己專業的部分不見得能做好,但自己專業的部份一定要做得好。
只是這代表的就是,你必須對這樣的工作連結有基本的經驗與概念,千萬不是把工作推給同事說「這很簡單吧,我們明天就上線」。
每一個工作都有其專業,代表也有其困難的地方;若無法真心感受其他合作伙伴面臨的困難點,就會發現要把事情真的分工、甚至之後把環結串起來,都沒那麼簡單。
說穿了,如果沒辦法很精確的把每個環結的優缺點釐清,最後的作品可能是所有缺點的加總;相反的,如果知道每一個環節的缺點如何彌補,最後的作品就會是優點的加總。
要做到這樣的事,就是透過不斷的實作;就像 Hackathon 一起做作品一樣,一起嘗試著幫別人解決缺點,而不是事不關己的放任不管。如果每一個人都很能「Full Stack」(全層面)的思考事情、做事情,就會發現作品的成果是超乎預期的。
3. 扁平化,去階層化
這邊說的扁平化,指的是去階層化、去中心化。但不得不否認的,組織的運作中多少還是會有層級;但除此之外,如前面所說的,資訊與決策的透明公開,甚至採用共同議決,讓做事的人也是決策的人、決策的人也要下來做事。
如同前面所說的,「合作先於分工」才是重點;而這也代表這樣的工作流程必須盡量扁平化、去階層化。
畢竟網路上的事情是瞬息萬變的,不可能每個人都能將每件事準備好;每件事都必須在很短的時間決策與反應。如果沒有扁平化、去階層化,訊息傳遞的落差會相當大、工作流程的效益也會差很多。
如果這樣的話,還能夠期待好的作品嗎?
4. 自發性,自主性
一個作品能做好的前提,是做這個作品的人自己想做的東西。如果作品是在心不甘情不願的情形下做,很難有好的作品誕生;也就是說,如果製作的人認同這份工作,就能判斷甚麼樣是好的作品。
相對的,如果製作者對這份作品不認同、或是所知有限,只知道這是交辦的工作,就很難做出好的作品。
所以若是能夠自發、自主的想做這個作品,或是認同這份作品的必要性,做出來的成果才能有精神、有精神才能獲得認同。
所以在粉絲團的經營方面,「自發性」與「自主性」是很重要的。事實上,這一點在內容產品上也是很重要的;尤其每次看到外包的作品或「業配文」時,如果這類作品不只沒有精神、甚至有時完全搞錯作品與受眾的屬性,往往就會發生災難。
5. 避免團體迷思,任何人都可以說「不」
如果一群人往往都停留在同溫裡層裡、而且沒有想清楚,就很容易發生剛剛提到「搞錯作品受眾屬性」的災難。
這次選戰無論是「洪秀柱的自嗨」、或是「朱立倫的咖啡」,很明顯都是「團體迷思」(Group Thinking)的錯誤典範。
做的人不知道為什麼,自己怎樣看都覺得很好;通常這是因為沒有人敢站出來說「不,我不完全是這樣想」,或是「別人不見得會這樣想」,最後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
所以,一個團體是可以有向心力,但不能「同溫層」得太嚴重。大家要嘗試用不同的角度思維,但更重要的是每個人都可以說「不」,甚至說不的人知道要怎麼改才好、而且真的下去做,這才是最大的價值。
一個作品若是有五個人說「不」,而且這五個人都願意下去把它改得更好,這樣的作品不好才奇怪;唯一怕的是,說「不」的人其實只是想展現自己的決策權與優越感。如果能避開這一點,就比較不會有問題。
在網路選戰團隊中,一定要有人生活在不同的網路社群圈,包含 PTT、部落格、Facebook 等等,知道每一個層面不同人們的想法與大忌。
說穿了就是,決策者本身也必須是生活在網路上的人,這樣就可以避免網路選戰發生錯誤。大家應該都已經看到,在這次選舉之中,有多少人是因為在網路上犯了錯誤而落馬了吧?
§
在這邊,我很感謝公道伯團隊的各位,畢竟這些想法能夠實踐沒有那麼簡單;甚至經過這段時間的體驗與實踐之後,我更覺得這件事是更重要、甚至是決定這成果的首要條件。
很多人以為「執行長」是公道伯的人去做的,但事實上這兩個組織除了我之外,並沒有相同的人;而我當時在執行長任內所傳遞的思維、要求、概念,主要也就是上面這幾點。
我相信,如果能徹底實踐上面這幾點,就能做出好的作品,不是嗎?
只是在未來的台灣政治中,無論行政團隊或是國會,能不能真的嘗試透過網路技術與心態朝這方向走,我認為這可能是「未來政治」真正的關鍵點。
因為這點剛好跟「傳統政治」是相悖互斥的,而且說不定就是最大的分水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