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Google Plus的高牆/傅瑞德
先前貼出〈翻越Google Plus的高牆〉這篇文章之後,引起了一些還在關注G+的朋友們討論(其實光是「還在關注」這幾個字,聽起來就有些蕭瑟了)。
有位朋友在回應中表達了這樣的想法:
我個人覺得google是怕google+變成google buzz,才會這麼久不開放相關api的。當初google buzz也是一堆從使用者其他網站服務自動轉貼過去的訊息。結果沒隔多久,機器人比活人還多,大量外站轉發訊息而無原創,當初也有媒體為此事吐槽。所以google可能因此打算先培養活人用戶才能讓google+立足,變成用戶得先持續手動貼文。
其實無論是哪個社群網站,「允許從外站轉發訊息」一直都是兩面刃。一方面可以從外站不費吹灰之力獲得大量內容,但也會發生垃圾或重複訊息過多的問題。要以哪一面為重,Google得先想想創立G+的目的是什麼、G+的推出時機、以及在眾多社群網站之中的地位與重量。
(關於垃圾或重複訊息,我從前稱之為「無效資訊」,在〈網路寫作的「缺點」〉這篇舊文中討論過這個話題,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
以G+晚於Facebook(算是主要競爭對手)甚多的推出時機來看,要在缺乏顯著誘因的情況之下,靠這個「空殼子」養出大批原生作者是頗為困難的任務;而且事實證明,以它目前的經營方式,幽靈帳號和假內容也不見得比較少。就這方面而言,封閉API並不是有效的方法,只會讓像我這類的原生作者因為「麻煩」而打退堂鼓。
除了遊戲之外(這個G+也有),Facebook成功的因素有一部分來自個人創作的分享(例如提過的Instagram);而G+在這方面的答案,則是用行動版app拍照之後自動上傳。這一點其實引起了一些隱私方面的爭議、而且在規模上也不及已經成了氣候、而且還被Facebook買走的Instagram。
我的猜想是,Google或許自認為靠Gmail、Picasa等服務,已經建立了一個自有的生態系,所以即使不開放外部內容匯入,也已經足以支撐一個社群網站的運作。說實話,我希望他們不是這樣想的;否則從前面兩段的觀察來看、再加上Google Buzz和Wave的慘痛歷史,還真的可以歸納出「Google沒有懂社群網路的人當家」這個答案。
道理很簡單:
死忠的Gmail用戶(例如我)不一定是Picasa用戶,這一點可以推演到其他Google服務;
Google並不是在任何UGC(User-generated contents,內容來自用戶創作)服務上都領先;
Google或許在某些領域稱王,但整個網路的多樣性不是Google一家可以涵蓋的。
所以簡單來說,就是如何在「被垃圾訊息塞死」和「被缺乏內容乾死」之間找到合理的平衡點。如果單純只是「如何避免垃圾訊息」的問題,其實答案相當簡單,有幾個步驟可以漸次開放:
Google自己確實有個生態系,所以剛好是個不錯的起點,例如先開放給旗下的Blogger.com和Feedburner.com用戶自動匯入內容、並且在流程上加以整合,這樣多少也可以為這些服務帶來新的用戶;
開放從較多人使用的特定外部服務匯入內容,例如Wordpress、Tumblr、Instagram、甚至Facebook等等;這些服務本身也多少都有垃圾和假帳號過濾機制,可以互相驗證利用;
僅開放經過認證的G+使用者使用內容匯入功能(不然認證是做什麼用的?),鼓勵真正的「活人」用戶分享內容。
當然,這些方法不可能完全避免無效內容,但至少結果不會比其他網站差;以Google的技術和人力,要做這些事情絕對輕而易舉。只是或許他們的想法不同、我的猜測不對、或是他們開G+根本不是想認真搞社群(有國外評論者猜測,他們只是想收集用戶在這類網站上的活動模式資訊),所以前面說的這些「常理」並不適用。
說到Feedburner順便提一下,這個我相當愛用、先前也被Google收購的RSS轉址服務,據說也因為RSS應用的沒落、而且也不賺錢,因而可能被Google列入下一波砍頭名單。
就我們從外界看來,無論Google也好、或是號稱「新創服務殺手」(被買去之後都會爛掉)的Yahoo和AOL也好,其實手邊都還有一些仍然相當好用、而且在改造整合之後相當強大的武器;只是相對於廣告、SEO、關鍵字等金雞母而言,獲利並不明顯,往往就被當做雞肋優先放棄,相當可惜。
總之,我並不是說G+一定要開放內容匯入API、或者說這是G+唯一的反攻武器,但就目前Google看似無心經營這個社群的情勢看來,要直接培養原生內容可謂事倍功半;至少有限度的開放內容匯入,卻是讓G+可以立竿見影熱鬧起來的方法之一。
寫到這裡忽然想到,Google不妨把Disqus.com買下來,然後將各網站上的回覆討論內容跟站主和發言者的G+帳號綁在一起,也是個不錯的作法;類似Facebook提供給各網站的回應討論外掛(讀者回覆時,內容也會出現在自己的Facebook頁面上),只是方向反過來而已。
據我的觀察,G+至少在華文市場的活躍用戶並不算太多,所以「觀察G+」似乎是個相對冷門的話題;不過跟已經成為顯學的「觀察Facebook」相較,觀察G+多了幾分像是研究恐龍胚胎的樂趣。如果G+有一天可以鹹魚翻生,也算是不負我一番期望;如果翻不過來的話,也不過就證明了Google那一道高牆搞了半天終究還是翻不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