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下一個機會,應先考慮需求,而非我們可以做什麼/Tempo
在朋友牆上看到這篇「台灣真的適合發展軟體業嗎?下一個機會在哪裡?」,文章大意是不要盲目追求台灣變成另一個矽谷、台灣不適合做純軟體公司、我們應該要回歸傳統產業、培養整合物聯網和軟體系統的技術和管理人才、讓年輕人與傳統廠商攜手合作等等。
客戶需求比自己能做什麼重要
我不贊同這篇文章的許多論點;而且不只這篇文章,很多為台灣把脈的文章都有同樣的問題,就是論述是從「台灣可以做什麼」為出發點,像是傳統產業跟 IOT 的關係,或與中國、韓國、美國的競合等等。
從開發經驗來看,市場需求比自己能做什麼重要。
但從我的產品開發經驗來看,做產品最重要的考量,應該是「客戶需要什麼」,而不是「我可以做什麼」。從「台灣可以做什麼」出發,不考慮用戶和市場需求,就會淪為紙上談兵式的空想。
投入新領域前,夠了解這個領域嗎?
幾年前我在某個場合遇到某位業界人士,聊天時他說:「Tempo,你們要不要轉做IoT?未來十年一定是IoT的時代。」當時我只能一笑置之。並不是說他的想法或是好心分享有什麼問題,但他並沒有考慮到我對IoT的了解到什麼程度:我認識會買IoT產品的買家嗎?我是否知道市場需要什麼新的方向?我對IoT產品有自己的深入了解嗎?缺少這些理解,我要怎麼去做IoT?
我覺得這就是所謂從「台灣可以做什麼」出發,而沒有想「市場或客戶需要什麼」的典型現象。就算我們知道IoT可以應用在某些領域,但現在是正確的時機嗎?用戶是否都需要這樣的產品呢?如果這些問題都無法回答,那要怎麼做出能被市場接受的成功產品呢?
先觀察市場,再決定策略
在思考未來策略時,應該先觀察市場。以防止老人走失的裝置為例,要先考慮市場是不是有這樣的需求,然後再考慮這個裝置該是手錶或是其他形式、是否要能夠連上網路、該用什麼技術平台、該怎麼定位產品等。從客戶的需求開始發想,往回走到解決方案,才是正確的做法;如果從自己可以做什麼開始,再回頭找市場,那不就跟先射箭再畫靶一樣嗎?
不了解市場而做出的產品,其實就是先射箭再畫靶。
回到這篇文章一開始提出的問題:台灣真的需要一個方向嗎?我倒覺得,創業者能夠更加了解市場與用戶,才是最重要的關鍵。創業者如何觀察市場,進而推出產品滿足市場需求、社會各界如何了解創業者面臨的挑戰,願意提供資源讓大家多試試,接受創業者失敗的風險;有了這些之後,台灣才可能找到下一個方向。先射箭再畫靶,是永遠找不到方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