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台北捷運「全新指標系統」的設計建議/許瀚文
昨晚看到網友貼了台北捷運幾乎沒改過的所謂「全新指標系統」,我覺得為甚麼可以做事的空間那麼多,但捷運局還是選擇停在哪邊?大修改就算了,可是細節也沒有處理好,所以來花個一小時弄燈箱指標看看。
設計只是提議、或是提供更多可行觀點,供大家去討論看現有、「全新」、跟想像中可行的分別。
捷運局的官方新版設計示意圖。
就「新」的指標燈箱來看,主要問題可以看出有:
紛亂的資訊層級劃分、版面的空間劃分,讓資訊接受不順暢;
底色跟資訊顏色對比不夠清楚;
重要的箭頭指示紊亂;
使用了不適宜背光使用、也沒有考慮指標系統中、歐文字型,影響辨認性;
沒有考慮適當的羅馬拼音站名辨認性和資訊排列比重,對外籍遊客造成不便;
多餘的指示資料佔據了緊張的版面空間;
欠實用性的轉乘標誌設計;
沒有把握顏色對路線辨認所帶來的優勢。
我根據捷運釋出的圖片比例做了些圖。
資訊層級比例
空間必須要劃分好,才不會有紛亂感。所以規劃了X的空間,讓箭頭有足夠空間擺放,形態也清晰;然後是Y的放路線資訊用。資訊上下必須有合理留白,除了讓資訊能夠清晰看見外,也讓版面整體通暢、舒適,不會有累的感覺。
這組設計,我把「方形+字母」設計完全撤掉。紅色、橘色為甚麼還需要加上R(Red)、O(Orange),難道沒加會看不出顏色嗎?如果是因為色盲人士考慮的話,直接換掉色盲人士看到的顏色就好了,不要架床疊屋多此一舉,指標上的空間是很寶貴的。
顏色好好使用的話,它佔用的空間可以多點,又極有效可以辨認出線路和方向,是可以大加發揮的部份。
箭頭重心和留白
箭頭擺放位置是其中一個重點。箭頭的擺放要有方向指向性。像「轉乘」箭頭,便打破了資訊的行列,讓方向自然而然看出;左右兩邊也放有足夠留白(Z空間),讓箭頭更清晰,也由留白替它作適當的強調;最後右邊留有2Z的大小,為整套指標留有一個舒適的完結。
箭頭設計
這裡採用 Neue Frutiger 字型家族內含的箭頭(編按:原文為香港慣用的「箭咀」)。小林章先生和 Adrian Frutiger 先生經過多組測試,在箭頭上的視覺修正、「偷空」工作,見圖中可以很好抵住光暈效應(Halo Effect)。
原有的轉乘標誌太擁擠,「電車」符號沒意義,「轉乘」、「Transfer」字樣根本看不清楚。以台灣的教育程度,「T」、「Transfer」的意思根本不會不懂,怎麼不試試只在箭頭上加上一個「T」就完成?也減少了看資訊時各種混亂的視覺。
字體選擇
這次的字體分別選擇了「ヒラギノ角ゴ W8」[footnote]編按:「角ゴ」為「角ゴシック体」的簡稱,也就是中文的「黑體」。[/footnote]跟「Neue Frutiger」的搭配。
之前不是說不要選用日語字體嗎?為甚麼這次還是會推薦了?這裡有幾個原因:
原有的字型也是日語筆劃造成,用了那麼多年大家其實都習慣了;
「ヒラギノ角ゴ」的粗細選擇多、適當,原有的黑體字雖然過粗,也不想因為換掉字型而造成太明顯的突兀感,W8正好可以填補這部份;
日本的高速公路已經陸續更換「ヒラギノ角ゴ」,個人也認為它的辨識度十分高,用在指標一類需要快看的系統上正好適合;
「ヒラギノ角ゴ」的設計有大量視覺修正,除了「喇叭口」設計能夠減低背光造成的光暈效應,各種的粗細修正、二十年不斷的架構修改也令他足夠成熟,成為十分可靠的指標字型;而且 Mac OS X 也有一整套ヒラギノ角ゴ可以使用,捷運公司這部份大可以省預算。
歐文字使用 Neue Frutiger。Frutiger 是歐洲各大機場(像英國希斯洛、荷蘭 Schiphol、法國戴高樂機場等)、道路都指定使用的字型。
這是歐文大師 Adrian Frutiger 特地為指標系統設計的,除了感覺友善外,各種的視覺修正也讓它能夠完美抵住光暈效應所帶來的各種視認問題;Neue Frutiger 則是小林章先生跟 Adrian Frutiger 合作完成的「新 Frutiger」版本,粗細完整、更適合數位平台用外,新的設計把視認性再進一步推進,成為更完善的字型。
這組搭配的感覺,似乎已經接近完美。
中歐文字比例、間距
要了解比例,先要明白中文黑體是以「一顆一顆」的方塊字型去閱讀,反之,歐語文字則由字母組合成字型(wordshape)而成字。
歐文字的比例大概是中文字的二分之一,或是視覺上再大一點點;這樣安排起來,兩者的粗細、大小印象就會相若,看上去舒服、清晰。而中、歐文之間的間距必須要清楚,就算在遠距離看兩者也要清晰、有足夠空間,感覺上不會太疏離,才有整體一致、卻又各司其職的視覺感受。
這裡只是一種示範,最終的大小必須要經實地測試;因為視覺會受環境、燈光等影響,所以必須視現場狀況來作相應的適當微調。
過長的羅馬拼音路線名字?
台北捷運路線名字多是5字,就算將來再多估計也不會超過7-8字(超過的話要另行再做設計);然而像松山新店線的羅馬拼音名字,就已經比一般的路線名字長。
一般的鐵路公司,像香港鐵路,會採用「數位壓縮」的硬來方法把文字壓扁,最後破壞了字體的對比、字腔(counter),最終破壞辨識度。所以歐文字部份一般會建議採用擁有「Condensed」(窄化)字重的設計,像 Neue Frutiger 的窄化版本在瑞士、德國等德語系國家(一般德語較英語較長,所以德語系歐文設計多有窄化字重)便多有使用。
由於這類字型本身專為窄化應用設計,所以比例、字腔也經過字體設計師專業調較,可以圓滿解決歐文字過長的問題。
設計細節
就算捷運公司的管理層完全不讓指標系統做任何修改,也有很多細節可以修正。
像中、歐文搭配,因為視差做成的對齊不一,也必須要修好,那是專業的一部份;「Line」字眼前的空間,也不要隨便用字母間距(letter-space)來隔離。
因為在原有的大小、間距上,letter-space 太大的話有欠美觀;如果能調至視覺上適合的狀態,則讓文字清晰之餘,也不會有跟前列文字疏離太遠的感覺。
結語
如之前所說的,就這樣基於指標原有資訊所作的改動已經很大,也讓整套系統更清楚、更有效率;為甚麼維持現狀就當成是改變了?就單單一個燈箱指標,已經可以講一整天了。
如果其他部份還有改動的可能性,我會再陸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