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雲端加速技術看台灣高階人才培育問題#2:深度而健康的產學合作,才能讓人才貢獻所學/洪士灝
在前一篇中,筆者談了使用新技術提升雲端運算效能的趨勢,以及我國在這方面人才短缺的現況。
事實上,這幾年我們訓練了不少會用多核心、GPU、FPGA的研究生,但是當他們出了學校,進到了業界,在職場上汲汲營營所做的工作項目,不見得與此相關。
對此我覺得還好,因為做做不同的東西,可以增廣見聞;「只要」業界看得夠遠,提供這些人高階的技術挑戰與成長學習的機會,遲早他們會所學所見所聞整合在一起,成為優秀的架構師。當然,這是基於我個人的經驗,之後會略為敘述。
學校的人才,進到業界反而停止進步
但是上一段這個「只要」的前提,在台灣似乎只有極少數的公司能做到。許多高階人力一進到業界,就一股腦投入近程產品的研發;尤其是愈大的系統廠往往分工愈細密,工作者反覆專注在特定工作工作之上,幾年之後往往就定型了,要跳出來學新的東西就更難了。
早年產業發展興旺時,做得好的人就升上去做主管,技術就停滯不前;所以難以培養出優秀的架構師;現在舊產業不景氣,升遷管道為之阻塞,要如何鼓勵研發人員繼續奮發圖強呢?
產業景氣時人才沒空提升技術,產業不景氣,升遷管道為之阻塞,難怪業界培養不出人才。
有位四年前從我實驗室畢業的碩士,最近回來找我。他說每天工作上必須完成的事項,只要花幾個小時就完成了;大半天在公司裡上網、做自己想做的事,所以想回學校念博士,好好利用時間。
他說,反正升遷管道不通暢,工作表現再好也沒有用,大家都在混水摸魚。我說,同學你當年在我實驗室也很混,老師我都看在眼裡;同學笑笑說,當時沉迷於電玩,而且不關心業界出路;現在開竅了(電玩也都破關了),知道做研究更好玩,混吃等死很無聊。
台大有很多聰明的學生,即使只花少許的時間,也能做出很不錯的東西。例如上面提到的學生,研究的主題是利用虛擬平台進行Android系統晶片設計空間的探索,研究成果後來發表在IEEE的學術會議和ACM的期刊,做的東西很務實且前瞻。
可惜他當時在業界找不到真正用武之地。我很高興他現在開竅了,而且願意回學校學東西,而且剛好遇到新一波GPU/FPGA Cloud帶來的新契機。
產業界與學校合作的幾種方式
至於業界的狀況呢?幾年前,我和一些教授組團拜訪過多家系統和晶片設計公司,老闆或總經理總是熱誠接待,說公司很想轉型,交代底下主管要多多與大學合作。
但實際上主管背負業績壓力,提出的合作需求,多半是要解決當前某部門產品研發所遇到的問題、或是尋找那種能夠立即增強公司戰力的解決方案;只有極少數的公司,願意投資在那種一兩年後才可能會用到的研發項目。因此,我們衍生出下列幾種產學合作研發模式:
公司付薪請學生前去實習,研究問題
如果產品研發所遇到的是工程問題,而且有些挑戰性,公司方面最好是付薪水,請已具備相關基礎知識的學生到公司實習,但必須有指導者(Mentor)花足夠時間,教導學生與工程問題相關的知識;而且最好不要限定解決問題的途徑,他們才可能想出創新的解決方法。
如果實習生做得不錯,公司想深入挖掘實習生的研究課題,可將問題和心得帶回學校,做更進一步的產學合作研究。
但這個模式最怕的,就是公司找學生去實習,卻沒有合適的Mentor帶領學生進入狀況,結果學生學不到東西、公司浪費錢。
因此我們這幾年幫忙規劃和執行「核心系統達人培育計畫」的時候,必須先花時間與公司好好溝通,讓公司預先做好準備。事實證明,多數公司肯定多數學生的表現,多數的實習生也相當樂觀進取,達到雙贏的目標。
產學合作
如果公司想尋找那種能夠增強公司戰力的解決方案,也不是不行;但是請告訴我們更多的技術細節,以便進一步交流。
我手上有幾個產學合作研究案,並非一開始就簽約要廠商給我們錢做研究,而是覺得廠商提供的問題很不錯:有挑戰性、我們有可能解決、解決之後頗有價值,因此就算提供問題的廠商不給錢,或是簽約時拖拖拉拉,我們也會主動去研究。
產業界與學界若能深度且健康地合作,學生、產業和學校都能因此獲益。
但這個模式很怕遇到心態不正確的廠商:口口聲聲說想合作,自己在做了什麼都不大講,自己想要什麼也說不清楚,卻好像到市場買菜般,問我們有什麼東西可以賣給他,藉機請教一堆問題。
當我們是免費諮商也還不打緊,最怕的是遇到欠缺視野又不懂禮數的,只關心自己眼前遇到的問題,嫌學校做的東西沒辦法馬上用。這樣的廠商就讓我們頭痛。
前瞻技術研究
我很樂見有公司願意投資在那種一兩年後才可能會用到的研發項目。雖然這類公司在台灣少之又少,但是我希望他們成功之後,能夠帶動台灣業界的前瞻研發風氣。目前台灣雖然有很多新創公司,但多半著重在創意和商業模式的開發,只有少數重視技術研發。
有的公司害怕機密洩露,因而「寶寶和大學進行產學合作,但寶寶什麼都不說」。雖然這可能是我自己德望不足、不受人信任,不過這似乎是台灣業界的常態和準則。
我們和國外公司合作時就比較不會如此。公司什麼都不說,我們有些事情只好靠自己去摸索,效率自然就差了,並不是理想的模式。
人才問題,需要業界放遠眼光才能解決
筆者認為,業界若想走所謂的「以色列路線」,進行高階技術研發的話,真正的問題在於人才。
例如Mellanox這家以色列公司,是高速網路最主要的技術與設備供應商,例如超級電腦上用的Infiniband網路。這家公司不和Cisco這類老牌網路設備公司搶生意,因此不是以量取勝,而是以技術在特定領域做出好口碑和品牌,打下深厚基礎之後,再進攻高階商務市場。
例如我們最近就引進了Mellanox的100Gbps Ethernet設備,剛好搭上最近雲端加速的列車。
光是幫每台雲端伺服器加上GPU/FPGA是不夠的。機器的運算能力變強了,效能瓶頸就會轉移到其他地方,例如CPU/GPU/FPGA如何交換資料?資料怎麼進出機器?資料存在哪裡?這些都是研發題材和商機!
可惜這些年談產學合作的時候,很少台灣廠商會對這類需要高階人才長期耕耘、出貨時間和數量都不確定的研發項目感到興趣。
廠商如果只看短線,不願進行前瞻研究布局,當市場出現時,就會準備不及,難以切入。
只看短線的問題,就是像這類技術門檻較高、需要深度軟硬整合的市場,光會製造硬體,再找一批人來寫驅動程式的做法,是絕對行不通的。要是沒有提早準備,就算日後看到市場和規模,但技術門檻那麼高,要怎麼像Mellanox那樣進到核心去?
我之前寫過一篇〈非絕招的絕招 — 淺談RDMA的小知識與大效用〉,講到在使用高速網路的時候,如果軟體沒有打通任督二脈,效能會差很多;而Mallanox在軟硬整合上,真的投入相當多的心血,才有今日的成績。
與其用花招綁人才,不如真心拿出好條件
另外有些公司深怕和學校一同訓練出來的人才,最後跑去他們的競爭對手,所以在產學合作時,要求加入競業條款,不讓學生去對手公司上班;或是希望老師強力主導,讓畢業生進入公司上班。
我當然明白業者對人才的渴望,但是透過產學合作和競業條款綁住人才,其實是一種過時的思維,現在很難行得通。簡單地說,公司與學校有合作關係,等於是「近水樓台先得月」。
但是公司還是得拿出真材實料來吸引人才,應該是比出花招,讓學生簽下賣身契來得有意義。不然等賣身契一到期,人才還是會用腳投票,跑去別家公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