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雲端加速技術看台灣高階人才培育問題#6:政府和廠商不應只追求短期績效/洪士灝
上一篇談到普羅大眾多半看不到的電腦應用,或是藏身在網路服務幕後的Enabling Technologies;台灣的業界原本在這方面頗有基礎,可惜多數業者固守疆域、裹足不前,而學術界的工作者必須在學術殿堂的階梯上,按規矩一步一步得到長官的肯定,創新突破談何容易?
短視近利的企業與政府策略,是台灣現在落後的關鍵原因
我在2005年回到台大教書,看到台灣這麼多系統產業、晶片設計製造的人才,政府又砸大錢在推動「兩兆雙星」和「矽導計畫」,也增聘了不少相關的大學教授。
我原本以為我在矽谷學到的軟硬整合最佳化技術,應該是非常適合台灣產業發展的項目,然而我卻發現:多數的公司只要現成的解決方案,致力於低成本化(Cost Down)的程度遠高於創新(Innovation)。
因此,絕大部分從事系統與晶片設計行業的人,都在與時間賽跑(其實是與其他本土公司自相殘殺),忙著打造那些很快就能賣錢的晶片和系統。
這些國人以為是高科技的東西,實際上有不少是上一篇所講到的,許多美國公司覺得利潤不夠高而Offshore給台灣做的產業;所以多半是「代工」設計和製造。
台灣的代工產業,從早年技術門檻極低的手工,到後來演變為需要買昂貴設備並雇用高階人才與時間賽跑,當然成長了很多,但許多地方仍然得仰賴國外。不過,只要有錢賺,代工又有什麼不對?
電子業利潤下降到難以為繼,政府科技轉型計畫一一落空,關鍵都在於短視近利的心態。
筆者小時候,政府推動「家庭即工廠」,我也幫家裡做過手工,知道台灣人刻苦耐勞的傳統。早期台灣民間生活普遍單純,大家靠勞心或勞力賺錢,心安理得,因此我不反對代工;前提是要有合理的待遇、不斷提升技術能力、尋找與開創新商機的策略。
早年晶片設計的利潤還不錯,為國家帶來許多收入;很重要的原因,是大量第一流人才的投入。我當年念建中時,有三分之二的學生選擇第二類組(理工);而台大電機系從1970年起一直是理工科的第一志願,這個現象非常獨特。
我在美國求學和工作時才發現,理工科系未必能吸引最好的學生,因此台灣可以說幾乎是「以上駟對彼中駟」;加上美國的刻意扶植,台灣代工產業在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下順利成長茁壯,是各種條件水到渠成的自然現象,不能說是什麼奇蹟。
近年電子業在技術和市場成熟的狀況下,業者一窩蜂擠著做差不多的產品領域,再加上中國產業的崛起,近年來台廠的利潤大不如前;從茅山道士(毛利百分之三到四)落到坐二望一。
顯然當年的「兩兆雙星」和「矽導計畫」,並沒有達到拉拔產業轉型升級的預期效果;而撥給學術界兩次的「五年五百億」經費,又都用來改進哪些項目?我想關鍵在官僚機構主事者的短視近利。
上一篇講到我在矽谷的所見所聞,其實矽谷是一個優勝劣敗、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環境,矽谷的公司需要搶人才,就得提高待遇,或是自己設法從國外找人才;想要學校多培育軟體人才,就要主動出面贊助學校的教學和研究,以行動告訴政府該領域有利可圖。
台灣的很多公司老想著政府補助,緬懷早年股票分紅不繳稅的優惠措施,還把大學當成技職訓練場,希望有多一些有即戰力且刻苦耐勞的人力來幫他們抬轎,有沒有真的想轉型、找新商機,有沒有把機會讓給年輕人?
別再務虛:過度強調短期績效營收,等於自斷長遠生路
中國近年來積極發展自主的資訊科技,作為國家的全球大戰略的一環。晶片設計技術是資訊科技重要的enabling technology;掌握這項技術,才有機會在資訊系統的創新上與先進國家爭鋒。
所以中國將此列為國家重點投資項目,但並非狹隘地要求幾年內扶植出賺大錢的晶片設計產業,而是去提升其高階系統和應用服務的研發能力。先前中國以自製的處理器打造「神威太湖之光」超級電腦,就是此一戰略思維的代表例。
是的,在中國以國家力量來支持晶片產業的情況下,台灣的晶片廠在世界舞台競爭上面臨極大的挑戰;但是要知道,中國的目標是提高國家競爭力,而不是以代工賺錢為滿足。華為研發手機晶片,可以十年磨一劍。
但華為所開發的,何止手機晶片?華為雇用了多少一流軟硬體人才,台灣要如何跟他們硬碰硬?
政府和業界都應改變想法和做法,長期耕耘,不要強調短期效益,不要為了達成眼前目標而浪擲資源。
我一直認為台灣在科技產業發展上,要轉型、另謀出路,不要繼續走大資本的代工路線;例如我這一系列談加速高階雲端應用相關的技術,商機甚多,但需要多年潛心研發,並非那種看到訂單可以短期研發出來的東西,所以願意嘗試的廠商不多。
而政府這些年來缺乏長遠整體的規劃,每年的科研和產學計畫,總是希望在短期內交出亮眼的成績;每贊助一塊錢,希望衍生兩塊錢的效益,這種數字治國的作法,產生了許多務虛的弊病。
所以我這些年不斷批判、提供建言,例如這一段談到「痛定思痛、解決根本問題」,就是從我寫給教育部參考的長篇報告中摘錄下來的。
先前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找了包括我在內的一些專家學者,討論如何培養軟體人才,並且運用開源軟體。我直言,政府和法人很多的規定、做法、思維都要改變、資源要到位、而且給對的人,但不要過度強調數字指標和短期產業效益。
如果照過去那樣,巧立名目、到處撒錢,再要大家呈報績效:每年產生多少人才、專利件數、技轉金額、論文數量(最扯的是問我們貢獻了多少行原始碼),那麼我想還是會像過去這些年來,很多人為了產生數字,不斷務虛,浪擲寶貴資源與光陰。
多年務虛之後,真的想要翻轉,恐怕也得花上多年時間,產學研各方面都要務實,努力去做才有可能。
開源系統軟體,是值得投入的領域,但我很抱歉,實在想不到什麼能夠在一兩年內奏效的好主意;如果產官學願意長期耕耘,我倒是可以提供不少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