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開發見聞錄#4:意外簡單的腦力激盪工具/葉光釗
將使用者需求轉換成功能的步驟與方法,我們稱之為「product planning」(產品規劃)或「feature planning」(功能規劃);這可是個大學問,即使我自己經驗再豐富,也很難用三言兩語講得清楚。在本文中,先來談談將「大量而片段的資訊」收斂成「系統與概念」的步驟。
在我從前工作的微軟公司,現在產品經理工作中關於「歸納」與「推導使用者行為」的程序,有很大一份已經轉成「資料驅動」(data-driven)的定量作法;這要歸功於在Office 2003的開發過程中,首先導入了遙測(telemetry)的功能,也就等於是現在的大數據(big data)觀念。
但是即使如此,中間還是需要人類產品經理的聰明才智,才能推導出各種功能的雛型。當初微軟推動 「資料驅動」的觀念時,差一點引發了產品經理們的大革命,這個之後再慢慢說明。
既然還是需要人類的腦力激盪,想來微軟也有不得了的數位工具系統?事實是,複雜的問題要靠簡單的方法解決。
所以我們最常用的手法,稱為 「便利貼規劃法」(Planning with Sticky Notes);所需要的設備:一個白板(越大越好)、數疊便利貼、幾支筆,連電腦都不用,就可以直接上工了,成本非常低廉。
「便利貼規劃法」在西方很常見,但蠻奇怪的,國內我幾乎沒看過(甚至包含台灣微軟),不知道為什麼。
進行腦力激盪的人數通常不能太多,約略3–5人的小組最佳;實施的步驟也很簡單:
每一個人將腦袋中跟主題相關的每一個想法,都寫在一張便利貼上,越多越好、越發散越好,原則是「沒有想法是笨想法」;
所有人寫完之後,每人按順序大聲念出想法的內容,並稍作說明。有幾點很重要:雖然可以要求做澄清,但是嚴禁評論別人的想法好壞、更不能攻擊;另外,所有人一律平等,即使是總經理或副總也都一樣。
開始討論的核心:每個人逐一將自己的想法貼在白板上;如果你覺得你的想法跟別人類似,就貼在一起。整個輪完一次,白板上通常就會有大大小小的群組。接下來,這些意見相同的人就可以給這個群組下個定義、或是取個名字,然後開始討論相關的行動方案(action items)。
至於那些零零星星的想法,出主意的人可以決定加入別的大群組、或是邀請其他人加入;整個概念就環繞在 「收斂」以及 「共識」上面。如果是對過程熟練的小組,30–40分鐘就可以完成。
本來以為微軟以個人英雄主義著稱,意見收斂應該比較困難;但是我經歷過許許多多的討論,透過這樣的做法總是都能聚合共識,真的很神奇。
這樣的程序應用很廣,我所見到最多的用途,是在功能設計(feature design)上面、也有用在大型的願景規劃(Vision Planning)上的。參加的人都是非常資深的高階長官,但是他們的參與方式並沒有不同,所有人都平等。
另外也有一些有趣的場景,例如有人在面談的時候,即使只有一個人,也會用這種方式歸納自己的優點與缺點。
這種做法的成本實在太低了,真的很推薦大家動手試試,了不起就是浪費幾張便利貼而已。如果各位有些這方面的心得,也不妨分享出來!
「軟體開發見聞錄」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