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力:談談績效指標管理的核心觀念/游舒帆
很多人其實並不知道如何正確設計學習指標,其實指標的意義並不僅僅是一個數字;好的指標設計可以協助我們理解現況、找出問題、並且校正方向。本篇的閱讀與理解可能會花上30分鐘,但如果你有文中提到的一些管理問題,相信你會有所收穫。
看了很多 #OKR 跟 #KPI 的文章,還是不知道如何有效的設計指標;
訂好了指標,但管理還是卡卡卡,總是找不到關鍵問題;
跨部門時,大家都只顧自己的KPI,時常要開一大堆會;
組織愈大,管理愈來愈複雜,到底是團隊問題還是我的問題?
花點時間看這篇文章,我相信上述問題在這篇文章中都有解。
指標管理的基本觀念
其實我先前已經寫過很多篇關於KPI或績效管理的文章,大多數的觀念我都已經提過了,像是績效考核的問題不在工具,而是經營者的心態、績效管理真正的問題不在OKR或KPI、關於績效考核的兩三事、KPI的意義在「協助衡量」而非「監督」、目標管理與績效考評,必須「質」、「量」兼具。
在這些文章中,我大致把KPI管理的問題與觀念都交代清楚了,所以關於SMART原則、KPI與OKR的差異、KPI的問題、KPI扮演的角色、質化與量化等議題本篇都不會談,想看這些的建議去翻翻上述幾篇文章。
本篇的開頭,我想先跟大家聊一個重要的觀念,那就是「領先指標」(leading indicator)與「落後指標」(lagging indicator)。
領先指標與落後指標
落後指標基本上都是結果,例如業績表現、服務滿意度、品牌知名度等等;而多數公司的KPI其實都是落後指標。那領先指標是什麼呢?基本上就是在一件事情發生前的早期徵狀;掌握領先指標,可以讓我們對落後指標的可能結果有所預期。
舉例來說,業績衰退的早期徵狀是「流量」(或是「客戶拜訪量」)下降,或是「轉化率」(或是「成交率」)下降;此時,流量與轉化率就可以稱之為業績的領先指標。
看到流量下降20%,在轉化率不變的狀況下,我們應該預期業績可能會掉20%;看到轉化率從10%提高到12%,在流量不變的狀況下,我們可以預期業績可能會成長20%。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數學算式,我相信難不倒大家。
如果拿典型的銷售漏斗當例子,從最上層的流量、名單、訂單到銷售業績,這是整個漏斗的轉化過程;愈下層的愈屬於落後指標,愈上層則愈領先。訂單是業績的領先指標、名單是訂單的領先指標、流量則是名單的領先指標。
領先或落後是相對的
上述案例中,業績是屬於落後指標;但若相較於利潤,業績就有可能成了領先指標。相較於股東權益,利潤有可能成了領先指標;相較於社會價值或使命,股東權益有可能又成了領先指標。
高層對落後指標負責,基層對領先指標負責
企業的指標管理邏輯,其實可以用我先前說過的數據脈絡來解釋。從下圖你會發現,愈上層的愈屬於落後指標,愈下層的愈領先;而組織內在分配指標責任時,一般也是愈上層的人對愈落後的指標負責,愈基層的人則對領先指標負責。
關於這個概念,我們可以看看下面這個案例,我想能很輕易的理解:業務部門增加收入的方法中,有一塊是仰賴服務,而公司的服務有一部份是線上客服。線上客服被賦予的KPI通常是「電話接聽率」,而電話接聽率與收入之間的脈絡關係是:
電話接聽率高 → 服務滿意度提升 → 退費減少、回購與推薦增加 → 增加收入
這條路徑就是所謂的「數據脈絡」。而這個脈絡上的幾個重點指標,負責的層級各有不同;常見的案例就如下圖所示:電話客服團隊負責電話接聽率、服務部門負責滿意度、業務部門負責客戶的退費(有時是服務部門負責)、回購、推薦;事業單位負責人(BU head)則負責整個單位的收入。
然而,實際上對落後指標的人,也對所有的領先指標間接負責。
成果看落後指標,管理看領先指標
若要優化落後指標的達成率,我們必須從領先指標下手。
KPI或OKR基本上看的是對目標的衡量指標。落後指標的達成,一般就等於公司目標的達成;若有偏差,一般是指標設定不對。但落後指標是屬於執行成果,若要優化落後指標的達成率,我們必須從領先指標下手。
所以我們不會空喊著要改善業績表現(落後指標),而是會從具體的增加拜訪數量、增加流量、提高轉化率(領先指標)等地方下手,而這正是管理過程的優化方法。
指標如何協助我們優化管理過程
在做指標設定與管理時,我通常會建議大家自問三個問題:
「所關注的指標與落後指標之間的數據脈絡為何?」:確認你掌握了該指標與公司經營間的關係;
「所能看到的最領先的指標為何?」:確認你知不知道影響當前指標表現的源頭在哪;
「我們能否從解讀既有的指標就找出管理的問題?」:確認應當掌握的指標都被掌握了。
以下,我以一個很常見的管理場景,來示範如何透過這三個問題來優化管理。
這邊先設定一個場景:我們是一家健康食品廠商,我的角色是亞太地區的負責人,今年主要的KPI有兩個:
是業績需要達到30億台幣;
是業績中需要有30%來自於老客戶的回購。
問題一:「所關注的指標與落後指標之間的數據脈絡為何?」
第一個KPI:業績再往上一般就是利潤,而這也直接反應到第二的KPI上;第二個KPI:回購率提高→客戶留存 →獲客成本降低 →利潤提高。
所以我們大致知道,設定這兩個KPI背後的考量點,其實是希望在市場擴張過程中同步提升長期的利潤率;而總部透過要亞太區的求回購率來改善整體利潤率,透過數據脈絡,其實就能大致掌握這些資訊了。
問題二:「所能看到的最領先的指標為何?」
我們負責的落後指標愈高階,相關聯的領先指標便愈多。
下圖是一個示範性的案例,實際上複雜度可能更高的多,基本上若我們所負責的落後指標愈高階,相關聯的領先指標便愈多,且愈複雜。從下圖我們可以先看到我被總部交辦的兩個KPI的位置,它們個別的落後指標以及領先指標有哪些。
一般來說,如果要讓營收提升,基本上我們會希望能增加訂單數、或者提高客單價;而要提高訂單量,一方面是增加業務開發量,另一方面則是提高成交率。
要增加業務開發量,則是名單數要充足,或者人均開發次數要增加;名單數要增加,則仰賴瀏覽數的提高,或者留單率的上升。
若你要再追溯上去,如何提高瀏覽數,你可能會再列出社群媒體發文數、eDM/簡訊發送數、SEO排名、廣告曝光、點擊率等等。
我很建議第一次承接新任務的各位,能花點時間把這整個領先與落後指標的關聯脈絡畫出來,對於你理解現況與解構問題會很有幫助。
問題三:「我們能否從解讀既有的指標,就找出管理問題?」
當脈絡圖被繪製出來之後,你應該將它實際運用在管理上。怎麼用呢?大致上有以下幾種場景。
第一種,當某個指標沒有達到,往它的領先指標找答案
例如開發量不足,請看看名單數是否足夠;如果名單數沒問題,業務人數是否有衰減。如果也沒有,那接著可以看看人均開發數;如果平常一天一個業務可以拜訪8個客人,但這禮拜卻減少到平均只有6個人,這意味著開發量不足的問題可能出在人均開發數未達標準。
往下細追原因,發現是有2個業務人員本週缺席了2天,所以拉低了人均次數。由此看來,「每日出席人數」其實算是影響人均開發數的領先指標,應該被加上去。
當每日出席人數被列為需要管理的領先指標時,那業務主管們便必須要妥善安排業務人員的排休,否則業績便可能因此受到影響。
第二種,某個指標沒有任何領先指標
例如成交率。在上圖中,我們並沒有看到它有任何領先指標;這有兩種可能:
我們根本不知道它的領先指標是什麼;
它的領先指標不在我們可以掌控的範圍之中。
後者我們將在下一個段落中說明,我們先來聊聊前者。
根據過往經驗,影響面銷成交率的原因一般有兩個:「業務開發技巧」與「名單品質」。
業務開發技巧不多說明,名單品質則包含他對產品的需求程度、對價格的接受範圍等。如果我們產品的定價在8,000-10,000元,但對方的預算只在1,000–2,000元,那成交的可能性基本上就會大幅下降。
當你不知道某個指標的領先指標是什麼時,請教專家一般是最快的做法。
第三種,已知的領先指標無法解釋落後指標的成因
例如退貨率,它的領先指標是產品良率跟客戶滿意度,但現況是產品良率維持穩定,而客戶滿意度從9.2提升到9.5分,但退貨率卻反而上升了。會出現這種問題,通常意味著我們並未窮舉所有的領先指標。
仔細分析退貨原因後,發現退貨的客人大多發生在購買的第6-7日,也就是趕在7日鑑賞期之前退費。經過電話回訪後發現,有70%的人認為自己難以養成每天吃保健食品的習慣;經過近一週的時間,都沒有足夠的動機去開封並開始食用。
而開封過的客戶,雖也受7日鑑賞期的保護,退貨率是未開封者的1/10不到;按這個推論,「讓客戶盡快開封產品並食用」成了退貨率的第三個領先指標。
到這個段落,指標的關聯圖已經變成上述這個樣子了,其實中間仍有許多不盡完整之處,你也可以試著去找出其中需要補強之處。
管理真的很複雜,有沒有其他簡單的方法?
談到這裡,你是否覺得負責一個業務營運實在有夠複雜,要看的指標竟然有這麼多。但不要氣餒,你學會這個觀念、並且願意用它來改善你的管理,基本上你已經贏過很多人了。而且,我還要再教你一個簡化管理複雜度的方法。
方法有,但你得有耐性。以下就跟大家介紹四個非常有效的方法。
方法一:找出共同的領先指標
舉例來說,我們可能會在管理過程中,發現服務滿意度基本取決於三個領先指標:
電話接聽率;
問題回覆時效;
首日開封率。
往下思考後發現,客戶不會因為開封就對產品滿意,更重要的應該是客戶食用產品、並且獲得一定成效後才會感到滿意。因此在服務滿意度跟首日開封率之間,我們又找出了兩個領先指標:「連續三日服用率」與「60%完食率」。
連續三日服用率:客戶若能完成連續三日食用,往下食用的意願大幅提升;
60%完食率:客戶不用全部吃完,只要吃60%左右就會感覺有效果
再往下思考,你會發現當60%完食率的表現好時,代表有更多的客戶在食用我們的保健食品後確實感覺到成效;而這通常也會推動客戶回購,並且願意將產品推薦給其他朋友,因此回購率與推薦率都會上升。
從這個案例中我們看到60%完食率這個指標,是服務滿意度、回購率、推薦率共同的領先指標。這意味著我只要改善一個領先指標,便有三個指標會同時受惠,一兼三顧,豈不妙哉?
找出多個問題的共同源頭,對症下藥解決,這是卓越管理者的共同點。
方法二:落後指標一樣時,改善效益較大的領先指標
這個觀念比較簡單,增加訂單數或提高客單價都可以改善營收,在資源有限的狀況下,可以選擇改善較容易的那一項。
如果今天產品仍在市場的早期階段,仍有龐大的潛在市場、行銷與廣告的成效也不錯,此時增加訂單數一般會比提高客單價容易。反之,若市場已經介入飽和階段,競爭激烈,要提高訂單數或拉高單一產品的單價都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此時一般會思考藉由綁定銷售、或是交叉銷售等方法來兜售更多產品,而客單價也在這過程中上升了。
選擇先優化哪個領先指標,這就是管理過程的重要決策。
方法三:先穩定其中幾個指標
盤點所有指標中,有哪些表現非常穩定,幾乎很少發生變化:
舉例來說,「名單數」是個一定會達到的硬指標;如果瀏覽數下降,行銷部門會馬上加大廣告投放,去獲取足夠的名單數。因此,過去兩年名單數都沒有發生不足的狀況;
人均次數則在業務部門的標準SOP中會做完整控管,基本上會提早安排,有不足之處也會在兩週前完成排班的調整;而受名單數與人均次數影響的開發量,也因此不會產生太大變動。因為它們不會形成變因,所以我們在管理過程中基本上可以先忽略。
產品良率則因為工廠的管理機制早已非常健全,一切都是自動化,品質一直都是超越業界標準,我們可以暫時排除品質出問題的可能性。
當我們把這些不需管理的指標找出來後,管理架構會簡化成下面這個樣子。針對訂單量,只要考慮成交率,而不需擔心開發量上面那些;因為它們已經被妥善的管理,所以出問題的機率非常低,低到幾乎可以從變因中排除掉。
這樣一刪減,你會發先需要管理的指標數量瞬間少了8個。
良好管理的好處,是可以簡化管理。降低指標達成的不確定性之後,管理的複雜性便會大幅降低。
方法四:簡化業務模式
這個方法也很簡單,不用畫圖大概就能懂。
單一產品、單一通路、單一銷售模式、單一市場要看的指標,通常會少於多產品、多通路、多銷售模式、多市場的業務;
只做實體店面也一定比同時做「實體 + 電商」來得單純;
只做零售也一定比同時做「製造 + 零售」單純。
很多新創企業,在早期就試圖經營過度複雜的業務,要兼顧的指標太多,但資源太少,因此在資源投入選擇時難以聚焦,導致重要的指標經常被忽略。
然而,公司在成長的過程中,終將往多元化發展;如果可以,建議先從一個構面下手,例如產品或通路,而非一次變動多個構面,以免管理失控。當然,如果你能承擔高風險、或者有自信管理十分到位,那還是可以大膽一些。
累了嗎?先喘口氣吧,往下我還有一小段內容要跟大家分享。
前面我們還沒有談到公司長大過程中最讓人頭痛的問題:組織分工。如果所有指標由一個人負責,那就是他自己的決策與選擇問題;但若有多個人一起負責呢?這時決策就變得複雜許多,我們再往下看吧。
指標管理已經夠複雜,再加入組織分工呢?
下圖中,先把一般公司的指標分工分了一下,這些任務大致由行銷、業務、生產與服務部門一起負責;我們將這些指標分別拆給不同的部門負責,可能的狀況大致長這樣:
一旦開始分工,跨部門溝通的問題也逐漸浮現,以下講幾個很常見的場景:
場景一:公司業績沒有達標
這種狀況下,首當其衝的一般是業務部門,在業務週會中,通常會有如下的檢討:
業務主管:「本月份業績未達成。我們在總開發量上達標了,但成交率不如上個月,從4%掉到3.6%,因此訂單數短少了400筆;這部分推測是行銷部門提供的名單品質下降,有較多的無效名單。」
行銷主管:「不可能,名單品質一直很穩定,是不是新進業務訓練不足的關係。」
業務主管:「很多業務反應他們這個月確實有較多的無效拜訪。」
行銷主管:「有多少人反應呢?不能只憑感覺啊。」
業務主管:「你說名單品質很穩定,那也麻煩拿出證據來,不能空口說白話啊。」
會議就這樣僵持不下,直到有人提出可靠證據為止;而最後的結論,確實是名單品質所造成的問題。行銷雖然跟過去提供了一樣的名單量,但來自好通路的名單少了1,000筆,而較差通路的名單則增加了1,000筆。
行銷部門的KPI做到了,但最終結果仍是不好的,這也是很多公司導KPI後出現的狀況。
場景二:客戶退貨率大增
這種狀況下,生產部門與服務部門一般會是首當其衝的對象。
服務主管:「這個月的退貨率是12%,比上個月增加了3%,共800件,其中的320件與產品有關,佔比40%,比上個月上升了將近50%。」
生產主管:「但我們產品的良率並沒有衰退,想了解一下那320件與產品有關的退貨案件,具體原因是什麼?」
服務主管:「客戶的回覆大多是說與期待不符。」
生產主管:「所以不是說產品有瑕疵嗎?」
服務主管:「是的。」
生產主管:「那會不會是業務沒跟客戶講清楚所造成?找業務主管來討論討論吧。」
(沒多久,業務主管也加入會議。)
業務主管:「業務應該不會犯這種錯誤才是,要不要再確認一下。」
本案最後調查的結果是,有幾位業務為了拿到當月的業績獎金,因此半哄半騙要客戶先做購買,如果不合需求再退貨就好;所以很多訂單是這樣簽下來的,但退貨比例高達60-70%。
又是一個典型的只顧自己部門KPI,而忽略了整體利益的案件。公司的營收確實提高了,但為了處理退貨而衍生的成本也大幅增加;整體來說,公司當月的利潤率反而下滑了。
場景三:部門間的資源競爭
今天公司的首要任務,是要同時提高營收與利潤率;而行銷、業務、服務部門所負責KPI都與這兩者有關,因此都特別努力,努力爭取公司IT部門的協助,希望能提供更妥善的系統,來輔助部門達成KPI。
然而IT部門的資源有限,無法同時支援三個部門的需求,因此召開了協調會議:
業務主管:「IT部門應該先投入資源協助打造銷售輔助工具,讓業務員的開發效率提升,我估計可以提升20%左右。」
行銷主管:「我覺得應該先幫我優化官網的SEO跟到達頁(landing page),提高原生流量比例,一來省錢、二來流量的品質也比較好,對業務開發會有直接的幫助。」
服務主管:「應該投入在改善客服系統上。只要能協助我們做新客戶的自動訊息推送,就有機會讓客戶更頻繁的食用我們的產品;如此一來,回購跟推薦都會增加,業績跟成本都會下降。」
三個人說的都對,看起來也都是站在公司角度思考;但你會發現,他們其實仍在捍衛自己的KPI,而非一起討論出哪個方案較佳,然後優先將資源讓給該部門。
當更上層的主管出面決定時,其中一個主管獲得資源,而其他兩位則難免心生怨懟;上級主管如果稍缺決斷力與領導力,這種問題就夠頭大了。
所以組織分工到底該怎麼分比較好?
其實類似的問題我在先前的文章中就提過了,可以參考〈當組織分工不再高效時,怎麼辦?〉一文。
不過本篇我再補充一下,從指標設計的角度思考。在前面的篇幅中,我曾提到生產部門的良率維持得很好,所以多數狀況下可以視為一個穩定狀態;因此,在日常管理時可以少花心思在上頭。
這代表什麼?
這意味著,當某些指標非常穩定時,將這些指標獨立成一個部門問題通常不大;因為變化小,所以跨部門間的溝通需求也會大幅降低,資源競爭問題通常也較小。
再來一個例子:若公司壟斷了十多個好通路,每個月的名單在數量與品質上已經維持半年以上,此時,將名單相關的指標切為一個部門獨立運作,問題基本上也不大。
從上面兩個案例中,我們可以發現一件事:如果有些指標表現非常穩定,將這些工作切出去成為獨立部門,基本上對整體的影響性不大;甚至可以讓這些人專注在相關指標上,超更高的標準邁進。
反之,若通路不穩定、流量也起伏很大,此時又單獨切出一個行銷部門,而不是讓行銷與業務工作交由同一個人進行決策,彼此的溝通就會非常頻繁;若各自又都被壓了KPI,那效率就會下降。
所以我建議,當面臨的環境多變、指標很難穩定下來的時候,不要做多餘的部門拆分與分工;盡可能讓組織單純、分工單純,直到部分指標較為穩定時,才考慮拆分部門與進行分工。
本文很長,但我試著從另一個角度來跟大家分享指標管理的觀念,最後再複習一下我們都學了什麼:
領先指標、落後指標與指標脈絡
透過三個自我提問來思考指標管理的問題
簡化管理的四種方法
指標與組織分工間的考量點
很硬的一篇文章,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