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地鐵app和UI體驗的因素/傅瑞德
這幾天因故來東京出差。因為十幾年沒來過東京、對現在的地鐵路線也不太熟,所以下載了五六個手機app來跟慣用的Google Map做個比較。
或許是因為東京地鐵路線實在太多太密集,所以即使是相同的出發地和目的地,每個app也都有自己的幾種推薦搭法;而且不同的app之間,推薦的組合也都不一樣。
有些app不僅推薦的路線組合相當多,甚至還很貼心的提供「時間最短」和「轉乘最少」之類的選項;但在某些app中,這些組合很明顯都是用「理論數字」計算出來的。
理論數字與人腦邏輯
舉例來說,有些列為「時間最短」的路線,可能要先往反方向搭個幾站,換車之後再走(行車速度較快的?)主要路線,從地圖上看就是明顯的繞一大圈;此外,有些app則忽略了換車時的站內行走距離、或是等待時間之類的因素。
因為它們計算實用的資料都來自官方、而且也不妨假設計算方法沒錯,所以或許技術上來說,算出來的都是最快路線;但在「視覺上一看就是繞遠路」和「懶得走那麼遠」的人性因素影響下,一般人直覺上並不會選這類的路線。
但有些app推薦的,看起來就比較像是經過人工調校;有些直接剔除了人腦邏輯覺得不太合理的路線,有些則會先推薦「對嘛,應該這樣搭才對」(但技術上或許不是最理想)的路線。
案例:四谷三丁目到新宿
同樣是「四谷三丁目↔︎中野」的地鐵行程,Google Map(上圖左)和Apple Map(右)的首選推薦就不一樣。
Google推薦的是一開始走一段長路,但之後就不必轉車的搭法;Apple推薦的則是一開始走一小段路,但中間必須在新宿換車、在新宿站內也要走一小段的搭法。
如果是你,會從這兩種之間選擇哪個走法?
(其他app還推薦了一些就我外地人看來有點匪夷所思的走法,但或許那些才是本地人覺得內行的路線。)
UI好用的(不合理?)人性考量
相對於一般道路導航,路線固定、發車間距固定、車站位置和站內步行動線也固定的地鐵導航,理論上演算起來應該相對簡單(但當然也不容易)。
而app好壞之間的差異,則在於設計上對於人性的理解和預測、對大量現場數據的歸納(如果能取得資料的話;例如「為什麼大多數人都搭那條看起來不是最理想的路線組合」),並且把這些因素納入演算法、或是加大統計權重等等。
上面這些考量,不僅適用於演算法,也適用於操作介面(UI)的設計;或許有些UI設計師曾經有過「為什麼大家覺得『我認為最合邏輯』的操作動線不好」、或是「使用者竟然想出一些奇怪但厲害的用法」之類的疑惑。
同樣的,這跟「大家一用就覺得很好用」的UI相較,中間的差距就是設計者是否預測到這些人性上的可能、並且一開始就納入作品之中。
這或許是某些人設計的UI不知道為什麼就是比較好、或是某些品牌的產品用起來就是比較順手,但卻令人說不出所以然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