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臺灣的動漫產業缺乏消費主力?/Cheng Lap
其實產業是一種生態。而生態,在於他能夠循環運作。把事情放在任何一個單一因素上,例如人口,都是錯誤的。
不要忘了,臺灣的小說和漫畫以前繁榮過;蔡志忠很容易就能賣十萬本,這就是在二千萬人口中產生的市場,今天你要賣一萬本都很難,但人口沒有減少。
同樣地,印尼有兩億五千萬人,你有見過印尼的輕小說有因此能夠賣到菲律賓?更好的例子是港漫,港漫非常發達,可是香港人口只有臺灣的三分一以下。
消費力並不在於人口的基數,而是在於整個社會的消費結構。
舉一個例子,大陸的遊戲,是所謂的「T型消費」,他就是怎樣?一成的人付九成的錢,九成的人不付錢;一個人可以充值一千萬人民幣,但大部份人都是玩免費的。
只要遊戲能爭取到那一個人的歡心,實際上那些玩免錢的人,並不重要;所以某些營運商抓到一個這樣的消費者時,他直接去聘用一些窮人去伴他玩就行了。
你看例子就會發覺,其實這個情景跟人口數量沒關係;它並不如大家想像一樣,是靠成萬上億的人口,每人平均地給一塊錢去支撐起遊戲。實際上付錢的人總數令人驚奇的少,甚至可能比臺灣還少。 他是建立在幾個現實上:
大陸愛玩網遊的人有很多老闆級的企業家或地主
這些人可能就二十至五十歲,他們是電玩世代的人
這些人擁有拿出一千萬人民幣消費的消費力
這些遊戲有足夠大的坑,容許他們充值一千萬,不然一般遊戲,你想花一千萬也花不掉
是臺灣沒有一千萬人民幣消費力的人?還是有一千萬人民幣消費力的人,他們不愛打電玩?明顯地,臺灣是屬於後者。
臺灣不是人口少、市場少,而是相關市場的消費者沒有錢。我在臺灣,經常看到巨大的佛像、寺廟、昂貴的風水用品、保健用品。這些難道又不是消費力?
相對而言,臺灣的情況是怎樣?八十年代四十歲的人,能夠賣得出十萬本蔡志忠;這個十萬本的消費力,以前是存在的。 那些人今天七十歲了,而主要的消費力還是集中在他們身上。這是因為臺灣的主要收入,都是建立在一些活得越久領得越多的東西上:年金、退休金、社會福利、租金、資產增值、宗教、保險龐氏騙局等。
也就是說,那些令蔡志忠賣十萬本的人,他們佔的消費力比率,在臺灣社會一直都沒變,甚至在增加;當他們老去的時候,這個消費力也被拿到老年階級,而年輕人的數量其實從不少,只是他們沒有消費力,有人數、沒市場。
那是因為臺灣的年輕人消費,本身也很受那個世代的影響。 年輕人的收入本來就不高,而他們的消費,多少是父母以社會壓力安排之下,一些自己並不喜歡但父母指使形態的消費,包括而不僅限於:
孝親費
租金,房貸買下高價房子
讀大學及補教
各種長期的保險支費
勞健保等年輕人主要付款,老年人主要享用的東西
你會發現臺灣的經濟結構,就是整個年輕人的產值向上一代輸送的結構;其實臺灣富有、而且消費力非常強,只是非常集中在某個世代。
這些吸走了年輕人大部份的消費力,賺到錢有了不花的前設,是因為害怕還不出未來的常態開支。所以人口沒有改變,但是年輕的消費力極度萎縮;這不是一個人口問題,而是消費力分佈的問題。臺灣的問題不是人口少,而是擁有消費力的人,一旦沒有重新將消費力攤分至之後的世代,三十年前是那些人在消費,三十年後也是那些人在消費。
二千萬人口的國家其實很龐大,不斷把事情歸咎於人口少,反而使大家忽視了真正的結構問題。
臺灣並不是買不起十萬本書,而是買得起十萬本書的人已經老去了,但他們還是持有社會主要的資產、資金、以及主要收入來源。
哪天我們老去,我們的立場也會隨年紀而改變,需要更多的醫療、想要把資產留給下一代,只是社會的消費結構一旦失衡,就會開始崩壞枯竭;經濟不好,就要檢視整個經濟消費力結構。
人口只是降低購買比率的風險,人口夠多,就算比例低數量還是夠多人?
這個是假定了,可能高比例就是 1%,低比例就是 0.1%,而覺得主要人口是大數,低比例也是可以生存的。我認為這個是一個盲點:消費力並不取決於人口數,而是取決於貨幣的流動量。
比例低是一個結數,他只是反映最後人口當中有多少消費力,而不是消費力從人口比例中計出來;所以這其實擾亂了我們對事情的理解。也就是說,是因為有 6000 人消費,在 60 萬人口才是 1%,而不是因為 60 萬人口,有 1% 的消費力所以有 6000 人。
很可能一件事能消費的,本來就只有六千人,無論人口是六十萬還是六億,這個數字都不會有甚麼大變化。
所以,二千萬人口中能賣十萬本,並不導致在二億人口時能賣一百萬本;這反而很適合用政治作比喻,你就會明白:當臺灣有 50% 支持臺灣獨立,那就是約一千萬人,是否等於去到大陸,就該有 50% 的人也就是六億人支持臺灣獨立?
同樣地,消費市場和政治市場,其實也很相近;因為事情本來就不是用比率乘出來的,反而市場是一個個人一群群人的開拓出來。
台灣1年發行上千本漫畫,要怎麼和人競爭?
這個是質素決定論,但作為現實的經營者,這裡最大的誤解,就是認為質素在於「產品最後的質素」。
但現實的競爭,涉及的更多不是產品的質素。市場的投資額、產品的多樣化、本土消費額、甚至愛國程度,也是質素的一部份。
產品也是從自己市場中慢慢磨練產生的,韓國就是這樣,日本也有很多質素不高的 H 漫,質素並不僅在於最後產品,也包括市場整體的體質,產業鏈的完整性。
也不要忘了韓國在九十年代的遊戲,本來就不怎麼樣,一樣可以透過大規模的改革而變成電玩大國;那中間的質素是怎樣跳的?他們也不是突然跳升,而是慢慢透過改善內部市場,然後質素從內部競爭中提升的。
無論如何,他都不是人口決定論,不能歸咎於臺灣「人少」。
蔡如果是生在日本 我想是不只十萬而已
我在這方面是異議。
蔡志忠是吃臺灣的水土成長的;若生在日本,他的作品不見得出道成功。也可能就和大部份日本漫畫家一樣,稍微連載被打槍,然後就沒沒無聞。
理論上可以用較高的品質克服較少的消費者數量 理論上~
這樣比喻:
在一個孤島上有九個人,六個老人、三個年輕人;那些老人訂下了規則,把得到的食物依年紀去分。那年輕人當然會飢餓。因為年輕人年紀一定少,但需要的食物卻最多。
而年輕人的體力卻比他們好,年輕人能夠從大自然得到更多的食物。如果真的拿棍棒對打,老人加起來也打不贏。單靠他們自己其實養不活自己。
那麼該怎樣做?繼續服務這種架構,給他們食物?還是拿著棍棒改變這規則?
在這個規則下,就算年輕人要生子;那個一歲的嬰兒能分到的份量,一定會餓死。年輕人如果把自己僅有的食物分給嬰兒,可能就會一起餓死。這不就導致了年輕人不想生?有問題的是規則本身。
臺灣也不過是同一個問題而已。所謂少子化的問題,真正的解決方式。和平的方式,是老人們願意減少對社會經濟的分成。
另一個方式,是直接減少老人的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