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大神不會告訴你的學習秘技:最小必要知識架構術/Mr. Sophie
要找出學習內容不難,難就難如何在有限時間內,如何找出對自己工作任務最具含金量的學習訊息?今天筆者就跟你分享秘技「最小必要知識架構術」。
今天老闆跟小盛說:「我們品牌臉書專頁都已上線了一陣子,但粉絲反應好像都不太活躍,所以我想替我們公司的臉書做些廣告,提昇一下品牌知名度,顺便吸引一些新粉絲到我們的網站消費,增加網站的營業收入;你這幾天就先做一份臉書廣告企劃給我,看看公司怎樣下廣告效果最好!」
在這個時候,一向只主力負責社群小編的小盛,對臉書廣告操作實在不太熟悉,於是他決定第一時間先請教 Google ,可是當他輸入「Facebook Ads Tutorial」,卻竟然發現有 400 多萬個結果,那一刻他呆了,一時無從入手。
於是他不死心,立即又再登入國外著名學習平台 Udemy 看看,卻發現平台上至少有 500 多個課程是關於臉書廣告教學,這一刻他更苦惱了,他只有幾天的時間去完成這件老闆交託給他的任務,那到底他到底怎樣應對才好?
小盛所面對難題也是今天很多數位產業者面對的難題,面對網路上的海量資訊,要找出學習內容不難,難就難如何在有限時間內,如何找出對自己工作任務最具含金量的學習訊息?今天筆者就跟你分享,那些產業大神絕少公開的快速學習秘技:「最小必要知識架構術」(Minimum Viable Knowledge Structure)。
什麼是「最小必要知識架構術」(Minimum Viable Knowledge Structure)?
在精實創業(Lean Start Up)的門派中,有一個稱為「最小可行性產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MVP)的概念。它是指以「用最低的成本,快速完成一個既能回應客戶需求、又能獲利的產品」;而整個概念的精粹,在於「低成本的製作」、「顧客回饋」、以及「產品內容快速修正」;而這個概念也同樣適用於我們在工作時,需要對某個新領域快速入門的學習情景上。
為了方便你進一步了解如何應用,我先把「最小必要知識架構術」(Minimum Viable Knowledge Structure)化為三個簡單的操作步驟:
步驟一:以終為始,翻譯你的「學習目標」成為具體「學習任務」
目標是一種面向「結果」的語言,用來交待人「做什麼」,任務是一種面向「過程」的語言,用來交待人「怎麼做」。
當你學習一個新領域時,你心裏要先有一個「結果」,在心智上要先想出你希望透過這次學習能達到什麼目標?能解決什麼問題?當你能清楚明確地說出這個「學習目標」後,你就可以開始逆推你的學習過程要怎樣進行。
一般人在學習上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因著「焦頭爛額想解決問題」,而直覺地被「我要立即勤勞起來」、「現在做比坐著等一定更好!」及「別人都動起來了,我不能再等了!」這類思緒困擾著自己。
而他們為了安撫自己的情緒壓力,大都會選擇把精力用在「能即時操作的學習任務」,而漠視了「需要花時間拆解及定位的學習目標」的重要性,而前者這種「焦頭爛額」式的學習,充其量也不過是一種「低水平的勤奮」。
就好像上述例子中,小盛的老闆表面上是要求小盛做一份「廣告企劃」,但他真正想達到的目標其實是:一、利用臉書提昇品牌的知名度,二、想提昇網站營業收入;如果小盛一開始只心急如焚地把學習焦點都放在「臉書廣告的基本操作」,那他做的事很大可能會和老闆的真正目標根本毫無關係。
那我們在開始學習一個新領域時,可以怎樣更好地拆解及定位我們的「學習目標」呢?「工作分解結構法」(Work Breakdown Structure,WBS)是其中一種有效的方法。
WBS 最大的特點在於「維度分解」,而當中最常被用到的維度是「空間」及「時間」。所謂的「空間維度」是指他的學習任務總和,應該是等於老闆的真正目標,即是:
利用臉書提昇品牌的知名度+提昇今個月的營業收入 = 全部學習任務
而在目標分解時,要儘量達到「相互獨立,完全窮盡」;而「時間維度」則是指把大目標分解成若干階段性的小目標,過程中透過不斷調正學習方法,例如把任務折解成更小的學習元素,並按照各個學習目標的緩急輕重及自身的學習背景,逆推你的學習過程,好像這樣:
有了 WBS 協分解你的「學習目標」,你將會更效地把目標翻譯成自己可以有能力操作到的學習任務;在學習的過程中,你將會產生更宏觀的學習路徑,在過程中就更不容易迷失在「焦急的資訊海」當中。
站在巨人的肩膊上會你使你飛得更高更遠,想知道創新大亨鋼鐵人 Elon Musk 是如何分解自己的創意目標嗎?歡迎你參考我早前寫過的文章〈引發驚人的爆炸力!Elon Musk 知識軍火庫中最強殺傷力的武器:「第一性原理」(First Principle)〉。
步驟二:找出你的「最小可行知識」(Minimum Viable Knowledge)
在精實創業界(Lean Start Up)裏,有一個概念叫「最小可行產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MVP),這個概念強調在初創期間,由於創業者難以即時完全掌握客戶的需求,因此「產品會出錯」幾乎是必然會出現的事實,因此既然必然會犯錯,那創業者更應該用最低的成本儘量「試錯」,再從用戶的產品試用反饋中,修正錯誤,建立出真正受歡迎的產品。
而把 MVP 的概念應用在快速入門學習中,亦有類似的概念,我稱這個概念為「最小可行知識」(Minimum Viable Knowledge,MVK)。
註:「MVK」的概念並不是我首創,只是在中文世界中我暫時還沒有找到一個正式普及的譯名,因此我就暫且稱它為「最小可行知識」(Minimum Viable Knowledge,MVK);如果有讀者知道相關的中文譯名,歡迎再留言和我分享。
而在國外早已有很多提倡學習效率的意見領袖,例如著名學習效率大神,超級暢銷書作家 《一週工作 4 小時》(The Four Hour Work Week)的 Tim Ferriss 就有提出過類似觀念。在 MVK 的學習概念中,它強調「選擇」(Selection)的實踐,那怎樣選擇?)
例如在小盛的例子中,經過小盛和老闆溝通後,他得知原來老闆最重視的目標是「增加營業收入」,其次才是「增加品牌知名度」;因此基於這個認知,小盛先用 WBS 的方法把學習目標拆解,然後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根據老闆期望分配自己的學習次序及權重,然後整合成:
有了上述這個 Mind Map,小盛的學習目標就會變得非常明確,也可以正式進入Google 新知識的流程。同時除了臉書廣告學習外,「MVK」也可以應用在「如何選擇適合自己開發產品的語言」的初學者學習情景中。
如果你去問問身邊資深的工程師,當他們開發一個產品時,對於自己要不要選用一種新語言(Language)去協助自己開發 ,他們大多數會考慮以下三點:
新語言使用者社群(Community)品質:品質又分有「社群大小」及「互動程度」;產品開發的過程往往是動態的,因此一個規模大、活躍度又高的語言使用者社群,不單可以令這種語言的表現不斷提昇,如在開發上遇到任何難題,工程師也可以快速在不同的開發論壇上,找到相關的專家提問解決;
個人的學習週期 (Learning Curve):回顧自己的技術背景,這種新語言的學習門檻高不高?在有限開發時間內,自己是否有能力可以掌握這種語言,令這種語言的表現(Performance)達到一般水準以上?
使用案例(Use Case):新語言過去是否獲得權威性的公司採用?市面上有沒有與新產品相似的應用開發 (Application)案例存在?
上述三點的原則,對一位資深工程師來說,只是一種專業知識上的基本功(Common Sense);但如果你是一個新手,要一下子便獲得全面的了解,會有一定的難度。而這個時候,你除了向資深的工程師請教外,使用「MVK」+「課程大綱」(Syllabus)的概念,也可以幫助你迅速學習到這些「基本功」。
那麼,Syllabus 到底又是什麼東西?
找課程大綱由 Google 開始。在國外大學進行第一堂課前,學校老師大多會先請同學到大學課程的官網,看看他們將會就讀的課程大綱(Syllabus),在「Syllabus」中,你會找到這門課程的基本內容、適合哪個程度的學生、上課前要先準備或學習的素材或參考書籍等等,而當你去研究這些「Syllabus」時,你很容易就會看出這門課程的知識架構。
你看,在大學要開一門課程是很不容易的;教授在組織授課內容時,必須要遵照嚴謹的學術框架,課程的脈絡也必須引經據典才可以獲得學院的開課許可。因此當你學習一門新知識時,如果用大學入門課程「Syllabus」的好處,是你可以用更短的時間,把基本功都建立在巨人的肩膀上。
那面對這些「Syllabus」的內容,我們可以怎樣活用 Google 技巧把它們統統都挖出來?我會建議你用:
[filetype]+[:]+[pdf]+[空格]+[學習關鍵字]
例如在上述工程師要決定到底是否選用一種新語言的例子中,你可以在Google 搜尋器中輸入:
filetype:pdf Program Language Selection Criteria
我會建議你選用「PDF」作為搜尋格式,是因為「 PDF」不單排版整潔、讀起來賞心悅目,也是大學官網中常用的文件格式;因此用「 PDF」格式作為搜尋導向,將可以更方便你發掘出那些隱藏在學校官網「深處」的課程大綱文件。
當你運用以上的搜尋語法,你很快就可以在 Google 上找出國外不同大學有關「開發語言的選擇標準」的課程Syllabus;譬如以下就是美國愛達荷州立大學(Idaho State University)的「Criteria for the selection of a programming language for introductory courses」(入門課程所使用程式語言的選擇條件)的課程大綱:
你看,上面這門課的內容是不是似曾相識?沒錯,它正正是上述資深工程師決策是否採用新語言時的「三大原則」內容;而它在課程大綱格式中的內容更仔細、也更有系統。
而當你進一步把這些搜尋回來的課程大綱與不同大學的版本對照,很容易就會發現這些專為初學者入門而設的大綱裡,會有一些重疊或不斷出現的題目內容;這些內容,基本上可以說就是這門領域中最為核心的「MVK」。
也許你會問,那如果有一些新領域的知識或技術是非常嶄新,可能連大學也還沒有相關的課程,那該怎樣找出「MVK」?在這種情況下,我會建議你可以在「慕課」(MOOC)的平台上去發掘這門新領域的課程大綱。
所謂的「MOOC」,是指大規模網路免費公開課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這是 2011 年末從美國矽谷發端起來的在線學習浪潮。 一些美國著名的大學,例如史丹褔(Stanford)、哈佛 (Harvard)、麻省理工學院(MIT)、以及其他開放教育資源平台,也響應了這個浪潮,紛紛把他們的課程影片上傳到特定的學習平台,如 Academic Room 、Coursera、edX、Khan Academy、Udacity及Reddit University等等,供全世界的人們免費學習。
在這些平台中,你不單可以找出適合你的課程大綱,更可以免費參加他們的課程,和你的同學互相學習交流心得。
步驟三:以教為學,把你新學到的知識找方法分享給別人聽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理查.費曼(Richard Feynman)是一個著名的物理學家,也是一個教育家。過去他現衷於把自己新學到的物理學知識,以簡單的語言去教授給不懂物理學的人聽。
而他為了令這些人可以更容易理解他的教學,他決定為自己立下一個標準:所有的教學內容,必須要達到一個 8 歲小童也可以完全聽得懂的程度,因此當他分享知識時,他會儘可能摒除所有專業術語,化繁為簡。
而在這個複述傳授的過程中,費曼發現自己新學到的知識不單獲得鞏固,同時他也更理解到自己那些「無法簡單地向人解釋清楚」的部份,通常也是自己學習不夠透徹的部份,有了這個認知,他便更有方向自己要怎樣重新釐清、填補及複習新知識。
而這個費曼的學習技巧,後來慢慢演進成一個稱為「費曼技巧」(The Feynman Technique)的學習模型,如果你想更了解「費曼技巧」,歡迎你參考以下的影片:
https://youtu.be/tkm0TNFzIeg
把「費曼技巧」應用在我們的快速入門學習上,我們也可以嘗試按以下四個小步驟進行:
找出及學習你在新學習領域中的「最小可行知識」(Minimum Viable Knowledge)
不用任何專業術語,以最簡單顯淺的詞彙把自己新學到的「MVK」教授給對這個領域完全不認識的人,教授的形式可以是面對面,寫 Blog文或製作視頻等等
找出別人的反饋,了解自己到底有什麼地方使別人聽不懂,然後把這些地方重新學習
重覆再次教授,看看今次情況有沒有改善,並從中再次獲得回饋及修正,直至你能把你的「MVK」向人簡單解釋清楚為止
小結 :突破低水平的「勤奮學習」, 由「最小必要知識架構術」開始
我們華人由小到大,總是聽著年長一輩告誡我們要「勤有功」;可是在資訊爆炸的年代,如果你只為了舒緩自己對工作的壓力和焦慮,而罔顧「學習目標」,焦頭爛額地「勤奮學習」,那你的學習很大機會只會停留在「零價值創造」的平庸程度。
再說白一些,這也不過是在浪費你和別人的時間而矣。
上述提出的學習框架及例子,不一定是最好或最適合你,但筆者最希望達到的,是引爆你的本身累積已久的學習潛力,並鼓勵你透過實際操作應用,建立你專屬的學習模型,建立你的競爭優勢。
最後,如果你沒時間,請至少記住這些重點
「最小必要知識架構術」(Minimum Viable Knowledge Structure,MVKS)的定義 :把精實創業中的 MVP 精神「用最低成本試錯」、「顧客回饋」及「快速修正產品」融入在快速入門學習的一個概念
MVKS 的操作步驟:
以終為始,翻譯你的「學習目標」成為具體「學習任務」;
找出哪些知識是你的「最小可行知識」(Minimum Viable Knowledge ;MVK);
以教為學,把你新學到的知識找方法分享給別人聽。
知識需要配搭行動力,讓我們一起刻意練習:
可否把 MVKS 模型應用你最近學習的新領域中?完成後把你的 MVK 分享到你的社交媒體,或相關的領域的學習社群,使更多更多人從中獲得啟發?
可以和我分享一下,除了MVKS 的學習方法外,你還有沒有想到其他醠好的學習方法,可以幫助你在學習一個新領域時,令你學得更快更好?
預告
數位產業的工作及創業路中,我們每天都忙著解決各式各樣的複雜問題,面對有限的資源,千絲萬縷的問題,我們可以怎樣更好應對?在下一篇文章中,筆者將會跟你一起探討「如何成為一個數位產業界的解難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