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相矛盾,自我打臉的台灣FinTech法規政策/林威宇
台灣的金融法規很有趣,他們大概覺得人民都沒有自主判斷能力,所以對提供金融服務的門檻拉得很高。其實門檻高也沒什麼問題,但有趣的是門檻和規定非常模糊。
舉例來說,法規規定不可以意圖影響股價[footnote]證券交易法第155條第6款規定「意圖影響集中交易市場有價證券交易價格,而散布流言或不實資料。」[/footnote]。什麼叫做「意圖影響股價」呢?
不知道,他沒說。
再看最近很紅的機器人理財。根據金管會的報告,台灣目前是不開放機器人理財的。但是機器人理財跟傳統投顧服務的界線在哪裡呢?做什麼叫做機器人理財,沒做就是傳統投顧?
不知道,他也沒說。
以下兩個故事,就是我試圖理解這兩個問題的經過。
到底能不能做?進法院才知道
法規說不能意圖影響股價,這種模糊的法規,我要怎麼遵守呢?沒辦法,只好把我想做的事情,直接拿去問問看了,對吧?
所以我寄了一封信給金管會,問他們:
「如果我今天只根據財務報表公開的數字,代入財務學教科書的公式,例如:『每股盈餘 x 元,歷史盈餘成長率為 xx%,以 PEG 合理數值為 1 推算,合理股價應為 xx 元。』全都是公開的財報數字及學術廣泛使用的公式,放在網站上,是否會有暗示價位或意圖影響股價的問題呢?」
你們覺得他們怎麼回?
(A)不可以; (B)可以。
老實說,我原本的想法是A。儘管是用公開的數據,來代入基本的財務公式,計算出誰都算得出來的數字,但以台灣封閉的金融創新環境,為了以防萬一,可能還是會禁止。
沒想到他們的回答是:「這是司法單位認事用法權責,應由法院依據個案具體情節予以認定。」
也就是說,儘管我問了監管機關,我還是沒辦法知道這是否違法;只有當我做了,然後被檢調起訴、上了法院,之後法官判我有罪,我才會知道:「啊!原來這個不能做啊!」
下面是金管會回信的全文截圖,請各位參考。
金管會就「是否意圖影響股價」的說明。
白皮書說不能做的東西,實際上可以做
像這種東西好歹我還有點 sense,看了法規會覺得有點模糊想要釐清看看,但另一個經驗,卻讓我更搞不懂金管會這個機構到底在想什麼。
現在大家都在講 Fintech,在今年新舊政府交接前夕,金管會發布了一份《金融科技發展策略白皮書》。裡面我最有興趣的一塊是機器人理財。
這份報告書對機器人理財的說明,跟我想像的也差不多:「國內推動現況:考量國內該業務技術尚未成熟,信託業得推介客戶之金融商品多元,且需揭露資訊以確認客戶了解風險,因此,目前尚不得從事機器人理財顧問服務。」
金管會於金融科技發展策略白皮書中明白寫了「目前尚不得從事機器人理財顧問服務」。
看到以上說明,請問你覺得台灣政府對於機器人理財的規劃,目前的態度是:
(A)目前金融業提供的商品已經好棒棒,不需要有機器人理財,所以不開放; (B)金融業的技術太差了,目前先不開放機器人理財。
這題我本來的想法是B,畢竟金融業不熟網路,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現在突然開放,他們也不知道怎麼做。不如等他們都做好了再開放。
沒想到我還是錯了。
這邊要先說明什麼是「機器人理財」。我覺得機器人理財的定義真的非常模糊,基本上只要你號稱你是機器人理財,你就是機器人理財。
傳統理專的流程可能是:
你親自到櫃台
服務人員拿問卷給你填
填完之後,服務人員用計算機把你勾選的選項加總
根據財務專家事先寫好的手冊,你得幾分就推薦你什麼商品
但如果今天有一個服務是這樣:
你在家上網站
網站有一個問卷給你填
填完之後網站會自動把你勾選的選項加總
根據財務專家事先寫好的邏輯,你得幾分就推薦你什麼商品
這樣子的網站,如果號稱是機器人理財,那它就是機器人理財。
很荒謬吧?人按計算機都還可能按錯,政府開放這樣的理財服務,但邏輯完全相同的網路問卷,用戶上網給電腦算就不行?如果今天傳統投顧公司可以聘理財專員坐櫃檯按計算機,沒道理不能把這種服務放到網站上讓電腦自己算啊。
所以我又寄了一封信給金管會:
「《金融科技發展策略白皮書》裡寫『目前尚不得從事機器人理財顧問服務』。請問一下法源是什麼呢?如果今天台灣的投顧公司,要藉由機器人理財平台提供投資建議,會觸犯哪些法令?」
他們的回答居然是:投顧公司要做機器人理財平台提供建議,是合法的!他們怕的是新種業務的產生,也就是沒有投顧執照的公司跨足投顧服務。
金管會「樂見」發展機器人理財的回函截圖。
欸,這跟白皮書裡的內容完全不同吧!白皮書裡面寫「目前尚不得從事機器人理財顧問服務」,誰會知道只要有投顧執照就可以做?
難怪台灣的FinTech落後
前幾週跟一個在新加坡創業的朋友吃飯,瞭解新加坡這個號稱亞洲最支持FinTech的國家,政府如何支持新創公司。其中讓我最羨慕的就是,他們有很多官方、半官方的組織,可以給你各種諮詢的服務。你可以一個下午就問到各種需要的人脈、法規、以及建議的策略等等。
回頭看看我們的台灣政府,雖然法令規章多如牛毛,三不五時就會出現一堆看似積極進取的政策白皮書,但語焉不詳,甚至自相矛盾。看了半天,你其實還是不知道,到底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法規說的跟實際情形完全不同,莫衷一是,不難理解為什麼兩邊金融科技發展差這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