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隔閡消除之後,我們要面對的文化挑戰/解聰文
筆者十幾歲的時候,偶然讀過最近剛過世的義大利作家Umberto Eco所寫的《玫瑰的名字》這本書。在這本書的吸引之下,我開始學義大利文;這也讓我進一步發現自己在語言方面的天賦和熱情。所以,我在接下來的幾年之中又學了其他幾種語言。
有很長一段時間,當有人問我以後想做什麼職業時,我都回答自己想當譯者;我在學生時代,甚至開過一家叫做「CodeXchange」的翻譯公司。這家公司多年來的主要營業項目,是協助軟體業客戶做產品本地化;到目前為止,已經為上百家公司將軟硬體手冊翻譯成多種語言。
翻譯本身是一門不錯的生意,但是當專業級的翻譯套裝軟體問世時,我覺得單純當個譯者可能不會有未來,往後或許用電腦來翻譯會更有效率、也更準確。所以我把手頭上的公司股份賣掉,從此踏上商業顧問的職業生涯。
回想起來,即使我當初的預感是對的,但處理公司的動作其實稍嫌過早。因為我沒有料到,資訊產業花了二十幾年的時間結合人工智慧、大數據、雲端運算,才能發展成目前算是先進,但還不夠完善的系統。
機器翻譯時代來臨?
如今,翻譯資訊系統成熟的時機終於到來。Google和數百家規模較小的公司,已經為翻譯軟體發展出相關的演算法、資料探勘技術、人工翻譯範例、專業用語、背景分析、以及書籍寫作時所使用的工具,來打破語言翻譯的障礙。
現在,您可以使用自動翻譯功能來轉換各個網站的內容,而且大部分語言的翻譯結果已經是可以接受的。在Twitter上,每一則外語推文下方都會提供一個連結,讓使用者能將它翻譯成其他國家的語言(它的基本功能由微軟的「Bing翻譯」提供,不過常常會有令人驚呆的翻譯結果)。
有些社群網路會以使用者預先設定的顯示語言,進行即時線上翻譯文章內容;有些交友App裡也有自動翻譯選項,以便於使用者和講其他語言的朋友溝通。
換句話說,現在已經有數以百萬計的人們,每天都習慣於閱讀非母語所寫成的文章,只是他們不一定知道。
機器翻譯的快速發展(無非是模仿人工翻譯,再加上人工智慧),或許有一天能讓語言不再是這個世界的問題:說法語的商人可以和日本客戶無障礙即時溝通,而且雙方其實都不太懂對方的語言。
Alec Ross在《華爾街日報》的這一篇文章中預言,我們不久之後都會戴著一副小耳機,裡頭會有個小精靈在耳邊說話;而且拜最新的生物語音技術之賜,語音的頻率、波長、強度、以及其他特徵在經過精密測量之後,讓小精靈不會用生硬的電腦腔跟您說話,而是模仿說話對方(例如日本客戶)的語調,翻譯成您聽得懂的語言。
持反對意見的人主張,人工翻譯一定比機器翻譯要精準,但筆者認為這並不完全對;現代的電腦系統已經可以在短短幾秒鐘之內分析上億筆「人工」翻譯資料,因此,它們將能夠做到比人類譯者更快、更好、而且達到更精確的翻譯水準。這一點只是電腦能力和時間的問題。
據說Facebook正在計劃讓所有內容都具備自動翻譯功能,讓您在跟遠方的朋友聊天時,甚至不需要知道他原來使用的是什麼語言。
此外,Microsoft Hololens之類的擴增實境設備,可以在您漫步在首爾的馬路上看著韓文招牌時,提供即時的英文(或其他您所選擇的語言)翻譯、並且使用您慣用的語言買東西;英文不再是通用的溝通語言。或許拜這類技術之賜,歐盟終於能發揮一點功能了。
文化問題浮上檯面
但是,問題也才正要從這裡開始而已;自動化翻譯本身就隱藏著潛在的危機。
因為語言是文化的表象之一,所以有些內容翻譯出來很奇怪,其實並不是翻譯本身有錯誤,而是因為我們對那個語言的文化背景不夠瞭解。筆者從事現場口譯工作超過20年,如果遇到這類問題,大多數時候的解法就是「解釋,而不是翻譯」;因為身為譯者的任務,主要是作為「文化的橋樑」,而不是「語言的橋樑」。
少了語言障礙的世界,雖然可以讓不擅長外語的人鬆一口氣,但學習外語並不只是獲得語言知識,它同時也是認識其他文化的旅程。
如果有一種狀況不需要現場口譯、也不需要學習外語,那麼只有兩種可能:一種是我們快速發展出了統一的地球村文化(然而因為政治和宗教之類的問題,這一點難達到),另一種則是彼此講話都聽得懂,但彼此卻無法搞懂對方的意思。
我們可能會因為完全「聽得懂」彼此的語言,而失去了有效溝通的能力。
換言之,我們可能會因為完全「聽得懂」彼此的語言,而失去了有效溝通的能力。
以華文環境為例,在這個文化體系下,回應陌生人請求的方式跟西方文化是很不一樣的;所做出的反應,就有相當多變化。
華人和很多其他亞洲人一樣,很難對其他人說「不」,因為拒絕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如果有一天,人工智慧收到「不」這個指令,可能還要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學習陣痛,才能瞭解這個「不」到底是真的「不」,還是「好」、「可能」、「我不知道」。
對於人類譯者來說,要分辨其中的差別很簡單;這是因為他不只已經熟悉對方的語言,而且對於對方的文化多少有些認識。雖然降低語言溝通門檻可以讓觀念流通更順暢、資訊的傳遞也更容易,但它同時也減少了人們對異國文化的理解和包容能力。
翻譯中的人性
曾經根本不知所云,需要經過一番翻譯(以及解釋)才能讓人理解的內容,未來透過科技的處理卻有可能變得更奇怪、甚至招人反感。您可以試著用自動翻譯軟體來翻新聞網站的內容,看看會不會有這樣的感覺。有很多人工智慧翻譯出來的作品,看起來不只好笑,而且對於不熟悉相關術語的人而言,甚至完全不知所云。
同樣的,如果把一些英文中常見的的愛國或宗教成語交給自動翻譯來處理,翻出來的結果恐怕也會像是令人望而生畏的極端言論一樣。
文化因素的影響到底有多重要,看看微軟前陣子推出的聊天機器人「學壞」的過程就知道了。這也反映了一個基本問題:語言是文化的表象之一,但是到目前為止,機器民族的文化水準恐怕還不怎麼高明。
當語言隔閡看似降低的時候,反而可能更增誤解和衝突的機會;原本只限定傳遞給特定對象的訊息,經過地域和文化的隔閡和轉述之後,卻可能對其他人變成某種形式的挑釁。
原來應該拉近人們距離的科技,卻可能令我們更缺乏對彼此文化的同理心、甚至在意識型態上更加對立,這一點著實令人擔憂。
到那時候,或許我們最大的問題不是如何和彼此溝通,而是如何和「人工智慧」溝通;但那又是另外一個層面的麻煩了。